分享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3gzylon 2010-02-25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中国有句古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觉得非常深刻,精辟,对写作的朋友来说,很值得多思考一下。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最近看到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也看到不少有关此奖的报道,首先在祝贺他的同时,我随便说一下自己的感想。对一个作家来说,获得某种奖励,不论大小,都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荣誉应当看小,责任应当放大。诺贝尔文学奖只是反映了某些评委和获奖作家的一定文化价值取向,对获奖者来说,并不是说他就代表着当今文学领域的潮流,更不是说他的作品就是最优秀的。

每年此时,媒体总是要提起中国人的“诺贝尔奖的情结,”这方面的文章很多,绝大多数都能很理智地对待这个问题,就不赘言了,这里想强调一句自己经常用来鼓励年轻朋友的话:追求名与利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除了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外,重要的是要去帮助更多的人。

中国还有句叫:“文人相轻”,这句话我想更多人都知道,它反映出中国从古至今存在的一种现象。其实,想一想“文无第一”,又何必“文人相轻”呢?当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文人相轻”有着很深的文化和心理背景。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文人傲气”,常听朋友说,“这个人很有才,也很傲气,”说到“傲气”,又牵扯到错综复杂的文化和心理背景。常说: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傲骨,文人的傲骨,我理解为最主要的是不能有媚骨。最后,希望我们的文人们能把“文人相轻”写成“文人相敬”,把“傲气”写成“谦逊”。
 

对于三国,上至大学教授,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讲出个道道来。说不定哪个放羊老头有机会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讲三国,也迷倒一片呢,然后说不定在哪个大学还能混个名誉教授呢。

    我看了关于三国的诸多文章,谈到后期蜀国无人,出现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几乎一致认为是诸葛亮的错,因为诸葛亮事必躬亲,全国连罚二十军棍的事情,都要亲自处理,并且他在用人上还有缺陷,喜欢用旧人,不给新人机会,这样使很多人才没有了用武之处,显不出来,所以诸葛亮死后,蜀国出现了人才空缺。

 

    这种看法,是完全不对的。诸葛亮是文人,在冲锋陷阵上他根本不能事必躬亲,还得武将们上。那时候蜀国经年打仗,只要你武艺高强,上阵多抓俘虏,多斩首级,战功自然就多,军阶自然会长,何愁不能扬名立万,受到诸葛亮的重视。想想连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多讲派系,也有很多军人凭战功升到高级将领的,更别说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呢。只有在和平时期的部队,才讲后台,讲裙带,反正也没什么事,大家都混,在用人上,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战争年代,部队过的是刀口添血的生活,不行的人你让他上他也不敢。所以,西蜀后期的那种情况,基本上应该是没人了。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说诸葛亮喜欢用旧人也是不对的,想姜维是魏国降将,诸葛亮重其才,传了他衣钵。此外魏国五路伐蜀时,诸葛亮也发现了邓芝,后来让邓芝给子龙当参谋。再说马良、马谡兄弟不也是蜀人么,前者诸葛亮用来给刘备伐吴当参谋,后者给自己当参谋(虽然这个参谋确实不怎么样),但说明诸葛亮用人上也不讲派系的。

    出现蜀中无大将的主要原因,因为历史书上没写,所以那些爱讲三国的大学问家们就不知道了。事实上,因为蜀人天生矮小,冷兵器时代往往以勇力称胜,所以想让蜀人出个大将,也多难为了他们。原来刘备开国时带的人,多是其它地方的,入蜀几十年,将士不免要老了,老了蜀人又替不上。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如果蜀人果多出大将,诸葛亮能作如此之忧?想刘备伐吴时,就带了川将数百,可能后来基本没用,所以后来没有什么出名的。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姜伯约九伐中原之时,虽知旧人老迈,也只好用了。

    此外,再加一点,易中天教授讲三国,说后主刘禅忌惮诸葛亮,并举出了一些事例。事实上君臣之间不忌讳,也是不可能的。但后主的忌讳,好像确实不值得一提。我也举个例子,诸葛亮死后,举姜维自代,姜是什么人?魏国降将,既无大功于西蜀,九伐中原更是累费师而无功,后主跟前有一谗臣黄皓,居然扳姜维不倒,姜维一直都掌握蜀国军权,换别的领导能做到这样么?这个中原因,恐怕很大部分是因为姜维是诸葛亮举荐的吧。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