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栏式民居

 田心 2010-03-02
摘自《焦点》—2009年第1期—龙源期刊网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炎热多雨,因此其典型的传统民居是干栏式民居。干栏式民居是我国原始社会的巢居的成熟形态。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广泛保存着这种建筑形制。在南方各省区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干栏式的建筑模式。
  干栏式民居主要是用木为梁柱搭成的简易小楼式建筑,也有部分地区使用竹木料代替木料的。干栏式民居的上层住人,下层为牲畜圈或杂物间。这种底层空出作为他用而不住人的形式,是干栏式民居的一个最大特点。干栏式建筑多建于地势较高的坡地上,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为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他们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地貌,创造了灵活多变的建筑形式,形成造型美观、风格独具的干栏式民居,丰富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建筑文化。
  我国使用干栏式民居的少数民族很多,傣族、侗族、景颇族、哈尼族、布依族、佤族、苗族、瑶族、壮族等。根据底层空间的高低,这些干栏式民居主要可以分为高干栏和矮干栏两种。景颇族等多使用矮干栏,侗族、傣族等多使用高干栏。
  使用干栏式民居的各个少数民族,其干栏式住宅的整体形象相仿,但具体细节又有某些小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向大家分别介绍珞巴族、门巴族、景颇族、仡佬族、瑶族的干栏式民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