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宝典

 hansa 2010-03-04
(2009-05-16 14:27:14)

刻石工具

一、刻刀

刻石用的刀是平口式刀。口是平的、两面开刃,开刃的斜度为二十至三十度角,如四十五度以上的角度,因为太钝,不易入石。刀刃薄的適宜刻爽利一類的印,刃身厚的適宜刻蒼渾一路的印,刻銅時用斜口刀,刻玉時用鑽式刀,刻木竹用薄刃刀,如刻草書邊款,除用平口刀外,也可以用吳讓之式四面有刃的尖刀。至於刀的長度,則以手持不重,且超過食指一倍為度,大約足十五公分左右,在刀桿上都需要纏棉繩或籐 條,以便於把持。

二、砂纸

磨石章必須用水砂紙,不可用木工用的砂紙,磨時墊於小塊玻璃板下方再加水磨。準備三百二十號、八百號與一千五百號三種砂紙,粗磨用三百二十號紙,磨細則用八百號,如果印身磨光,則用一千五百號紙。

三、印床

 

篆刻家治石,以左手持石、右手持刀,石轉刀動、進退自如,多不用印床。若印面過大,或刻玉製銅,因為把恃不便與過於堅實,所以必須備有印床才適手。印床的材質有木製及金屬製兩種,木質較輕便;金屬較穩重;印床的形式有楔子式和螺絲口式兩種,用螺 絲調整鬆緊較楔式牢固方便。

四、印刷

 

牙刷式的印刷,可以刷印面,以保恃印面明淨; 另有棕刷(俗稱棕老虎),乃以棕絲綑綁而成則可以用 來拓邊款。

五、印泥

 

印泥是印章的衣服。服裝不整則失之寒磣;印泥不佳,則印章不能生色。中國產的印泥,以前以漳州的麗華齋、北平的榮寶齋、杭州的西冷印社三處最有名。好的印泥,色澤鮮明,永不晦變,且沈厚不走油,拓用之後,印泥上結一層光澤,用手拂之亦不脫落"如自製印泥,則應備硃砂、印油、艾絨三種,油以菜油 、茶油為最好,煉油可以用定溫箱烘烤,到用箸沾起油時可以成絲,即可使用。殊砂可以先用酒精去掉砂中的鐵質,然後用滾筒機加油磨細,只需半小時便完成,但製出的印泥,--定要經過--段時閒才可使用。 

六、印筋

 

印泥需要時常翻攪,翻攪時應順一定方向,使艾絨之絲不亂。就不會沾印文,翻攪印泥,需用印筋,牙質骨質均可,以前方較寬,後面呈柄形為宜,印筋大小 視印泥多少而定。

七、砥石

 

刻印用刀,久則刃必不利,所以需妥時常磨利,準備粗細紙石各一,粗的用來初磨,細的用來精磨呎刃口。市面上有油石也非常合用,磨時先將石浸水中,使石含飽水分,然後磨之,先粗後細,至鋒口犀利為止,但鋒口一定要平,不可傾斜,否則刻精細的印章時,不易達到預期的效果。 

八、印規或印矩

 

印刻好後,必須有可以使印章鈐印方正的工具,這種工具,方的叫印矩、圓的叫印規,它們都有一個直角做為方正的準則。 

九、印墊、印箋 (印譜紙)

拓印上紙時,紙下必有墊物,一般是薄本子來墊紙,最好找鬆一點的紙質來鈐印,也可以用橡皮墊,效果都很好。如果在玻璃上成桌面上直接拓印,則顯得不 平或過硬,印面效果不易表現。印箋或印譜紙以薄連史紙為宜。台灣地區可用細薄的雁皮紙,拓邊款或拓印都很適用。印箋或印譜上印的框格可以自行設計,或請書家書寫後製版印刷,但不可過於艷俗,須沈厚雅緻,才顯得人方。 

十、拓包或拓墨

 

拓包可以拓邊款,它的作法足將小團新棉花裹上,如一層細的絲綢或緞面,再用線紮緊即可。拓包可分大中小三種,視印石大小與邊款文宇之人小而採用之。用墨拓邊款是一種濕拓法,又稱墨拓法,與拓碑帖一樣。後來有人發明用蠟與碳粉混煮。製成蠟墨,可以不用水、直按將邊款用蠟墨拓出來,這幢拓法稱為乾拓。蠟墨足用硬質蠟與碳粉(碳精粉或乙炔黑皆可) 式製成,為了拓後黑色不脫落,則蠟中加一些松香,更為堅硬好用,將蠟墨作成圓形,則便於拓款時旋轉 壓拓,才可拓得清楚。

目前也有用滾筒來拓邊款,速度快,但之後需擦拭印時,較為麻煩。 

十一、青棒、白土、牛皮

 

皆為印石磨光之用,白土較適合銅印,金屬之磨光,青棒則適合一般刻石。 

十二、置石袋

 

防止印敲擊磨損,如需多量,可置專賣店買大包裝,較為便宜。 

刻印须知

執刀法

執刀如同執筆,一般是無定法的。各種執刀都有利弊。無非是適應刻者的習慣。看篆刻作品的好壞,並非觀摹操作表演。但採用適合自己習慣的執刀法可有助於刻好印。編者喜歡採用的執刀法,如同執鋼筆。一般青少年都易接受。是以拇指、食指、中指執定,無名指、小指輔於中指之後,角度約45 。靠上述三指的關節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運刀方向不變,像打拳一樣便於向外發動。熟練後還可變換刀刃角度、方向,隨意運刀加工細節之不足。

摑刀式:

用手緊握刀幹,五指外裹而向內用力, 刀鋒內斜,如握拳狀,刻時自前方向懷內刻,這叫做 「全摑式」。

另一種是「低摑式」,以食、中、無名、小指握住刀幹,大拇指與四指相對,抵住刀幹,如此,握刀的力量更實更大,刻起印來,當然就更方便。這種執刀的方式,適於刻大印和氣派磅礡的寫意印,但不適 於刻小印或是精細的印,齊白石先生便是用此方式執刀刻印。

拽刀式:

與寫字執筆方式相同,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相對,撮住刀幹,以無名指抵著中指,小指抵著無名指,刻印時的方向與摑刀式相同,自前方向內刻。無名指在刻製時可以緊貼印石邊緣,使力量容易由大食中三指貫注於刀鋒。而小指則可於每一筆刻劃就後,將石粉掃於已刻的空隙間,這樣,可以使印面上的字跡黑白分明。

這種方式適用於刻製一寸左右大小的印章,因為指與腕的力量在這種執刀方式下,可以得到高度的發揮,所以,古人便把雙鉤是的執刀法列為刻印執刀的不二法門,歷代篆刻法採用這種執刀式的人最多,浙皖兩派多用此法,近代印壇巨擘吳昌碩先生也是用此執刀刻印。

推刀式:

和執硬筆(原子筆、鋼筆)的方式相同,用大、食、中三指自刀幹四周撮定刀幹,自懷內的方式向前推出,這叫做直推式;如果橫推,就叫做平推式。

這種執刀的方式,刻平直的筆畫容易得到很好的效果,刻精細的印也可以,所以採用的人很多,自硬筆流行以來,用這種方式刻印的人越來越多了。趙之謙刻印用直推法,黃牧甫刻印用平推法,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尤其是邊款,看出他用刀的方式。

運刀法

篆刻是書法與雕刻藝術的結合,故前人稱刻刀為鐵筆。前人談刀法,名目繁多,近乎玄虛,實際上運刀法不外沖刀和切刀兩種。

(沖刀)以刀角須要刻之線條推刀向前,並用無名指緊抵石章邊緣,以控制運速度,但這“沖”並非一沖了事,而要一節一節地沖,可免直沖不夠凝重之弊,沖角度較小,約30左右。

(切刀)執刀角度較沖刀直,至60左右,切刀所切線條較短,依靠角一起一伏,將長線條分段,以若干重復動作完成。因純用切刀缺乏氣勢,一般宜沖切兼用,依靠全身之虛勁,通過肘腕運到指間,而不是靠手臀大動作來完成。

選印石知識

一 青田石: 產浙江青田。最名貴的是“封門青”凍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

二 壽山石: 產福建壽山。最名貴的是“田黃”,價同黃金,呈黃色半透明。

三 昌化石: 產浙江昌化。最名貴的是“雞血石”。因石質紅斑鮮艷如雞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鐵質的砂釘、易傷刀刃。

其它還有浙江寧波的大松石、山東掖縣一帶的菜石、磨刀石(又稱羊肝石)及目前開采的石源,很多采用爆破,故出售的普通石章往往有裂紋,還有以蠟填嵌裂口的,需要仔細選擇。

石章拋光法

石章拋光就是把表面粗糙的印石經過處理,使之細膩光潔的簡單工藝。方法如下:

(一)  先把經過600號水砂紙打磨過的石章,用0.02左右的金相砂紙打磨至細潔無紋路,然後在一塊豬、羊皮里層涂上一層極薄的上光膏(俗名拋光綠油),最後把細石洗淨石粉,稍乾後在膏面快速擦試至光亮即可。

(二) 把經過600號水砂紙打磨過的石章,在金相砂紙上加一滴工業油液,將細石反復磨擦至光亮即可。石章拋光的首要條件是砂除表面紋路,其細膩程度決定印石的光亮度。無鈕印石宜磨成平頂的“六面光”形式,除篆印的一面,各棱宜以砂紙輕抹至不刃手為度。

开始刻印

怎樣寫印稿

寫印稿前須磨細面,如磨石時力度不無法均勻,會出現印面傾歪斜,須注意變換印石方位,初學者寫印稿方法如下:

一、反寫法:先將印稿設計透明度較好的紙上,翻過紙側依照“反稿”用鉛筆摹寫上石,再用毛筆復寫一遍。如臨印,可將印譜倒頭放置,在選臨的印拓邊置一小鏡,即依鏡中印章樣摹寫上石。印稿上石后,宜用鏡子對照原作仔細審視,作進一步的修正。

二、水印法: 1、先將毛邊紙(或毛太紙等)復于印面,在手掌中壓一痕跡,然後在紙透上壓痕范圍內用濃墨臨寫或設計印稿。

2、將墨跡乾透的印稿復於印面。注意固定不使紙石浮移位。

3、用乾淨毛筆在印稿上施以不太濕的清水,再用干淨的毛邊紙吸干多餘的水分。

4、復二三毛邊紙于印稿上,用指甲均勻地研磨後,揭去印稿便成。(如印文不清晰,可用筆稍加勾描掌握水印法的關鍵是:經細砂紙磨平后印面殘剩的粉質不要去。以濃墨寫印稿,宜待墨稿干透以後再濕水,以微濕均勻為要,刻者可不斷實踐中逐漸改進方法。

怎樣摹印

在臨刻前,我們應做一項重要的基本訓練─摹印。方法是幾乎透明但又不透水的描圖紙工蒙於印拓上,用手輕輕壓住紙不使移動,然後用小號圭筆蘸墨(或碳墨水、繪圖墨水),依原印線條摹寫。要盡量將每個字中筆划的起筆、收筆、轉折這些最微妙又最能反映原印精神的細節,摹寫和接近原作,同時細心體會,記住一些有規律性的東西,這對於以後創作是大有益處的。(摹前須以肥皂洗手,並用紙墊手,以免油膩污紙而難以上墨)。

摹印右列各印,白文摹字的線條,以細線勾邊。如果用臘紙坯或透明又微透水的紙摹印,只要將紙與印花大小相等的印石在掌上壓下痕跡,(摹印紙與印譜間可襯托一層不透水的透明玻璃紙以保護印譜)摹下后用水印法翻印上石,並且用墨筆稍加修描,即可臨刻。初學宜選工整一點的滿白文入手。

怎樣刻白文印

運刀又有單刀、雙刀之分。單刀即一刀直沖而下(如果刻完後反過來,順刀痕正中帶一刀,略微帶刻掉筆划中的一部分鋸齒形裂痕,則可不致太單薄)不宜初學,這裡不作重點介紹。

刻滿白文用雙刀法刻去筆划,即用流水作業法將一方印分四次刻成:依次將橫划的下部刻完,將石章轉動180°。將橫划上部全部刻完,輕轉刀角修好筆划兩終端。豎線也依上述辦法兩次刻成,最后收拾印邊及部分不夠之處。刻時“寧使刀不足,莫使刀有餘”,因為不足可補,超過則不可補救。

怎樣刻朱文印

刻朱文印與刻白文相反,即留下筆划、印邊,刻去除此以外的所有空地。也有雙刀流失作業法,一印分四次刻法,最后收拾印邊,剔去筆划、印邊之外的殘留部分。印不必刻得過深,刻刀須緊貼筆划,否則刻成鈐出后令人覺得白文變細,朱文變粗。無論刻朱文白文,宜一次完成,即盡可能刻得周到,要刻出寫寫的筆意。根據印文具體情況隨時調整運刀速度,轉換刀刃方向和角度也很重要。大印要重而沉著,小印宜輕而流暢。切忌不掌握輕重徐使筆划斷裂,或刮削重復致全印死板。一切須勤學苦練,方能心手相應,運用自如。

怎樣臨刻古印

學習中國傳統藝術,無論書、畫、刻印,臨摹是必經之路。秦漢印是篆刻史上的一座高峰,它的成就可以比之于唐詩、宋詞、無曲。臨刻古印開始主要選擇秦漢印中比較平正、質樸一路的印以滿白文為佳。到有了相當的基礎後,也可再選擇有特別的巧思或古拙奇宕一路的印,就象寫字先臨楷書,再臨行草一樣。辦法是用水印法上石后,先以鏡子校對,要力求寫得與原印接近,刻好後,可用手指染墨輕拍印面,再同鏡中的原稿核對修改。

練習

摹印並選臨右例各印,不管臨刻什麼印,在臨刻過程中,最要緊的是記熟各印的規律性的特點,如筆划的轉折、頭尾、過框的不同處理方法等,以便今後能學以致用,結合到自己的創作去。

怎樣臨刻名家印

明清以來各派名家印,是我國輝煌的篆刻藝術遺產中的又一高峰。各派的不同特點在印章中方寸之地呈現出神采各異的風貌。臨刻名家印,可根據“取法乎上”的原則,在徽派、浙派、晚清四大家(吳讓之、趙之謙、黃牧甫、吳昌碩)及其他如趙叔孺、趙古泥等名家印中選擇接近自己性格的一類。初學一般宜選臨工整一點的。朱白文都要臨,同樣也要熟記特點,仔細比較,學以致用。

練習

除了摹印,臨刻還應多多讀印,即研究琢磨一方印,體會其妙處,廣吸取養料,去蕪取精。在重點之外,還要博覽各派印家作品,開闊眼界,才能為將來的創作服務。

怎樣檢查臨刻效果

初學者臨刻印章,一般不能一次奏效,盡管刻時小心,或許還會有不到之處。這時可用於指薄蘸墨的輕拍印面,然後用小鏡對照原印,尋找不似之處加以修改,努力做到酷肖原印。并可用敲擊、研磨等手段摹仿原印的殘破效果。對照原印的過程是提高的過程,要花全部時間的三分之一來研究對照。

前人說:“小心落墨,大膽奏刀”,修改是次要的。如果是創作,則更應把精力花在構思章法上,章法不好,全印失敗,再怎麼也改不好了。

練習

認真檢查上幾次臨刻習作與原稿間的差距。找出右例各印之間存在的差距,並請你也臨刻一次。

以後在寫印稿時要做到:印寫得不滿意,寧可磨去重寫,也不隨便動刀,如該印實在寫不好,不妨留作下次選用,這次可別選一方印練習。

書法與刻印的關係

傳統認為,篆刻必先篆後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篆刻本身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合的藝術。篆刻家的作品與刻字鋪師傅刻出的領工資用的印章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是“寫”的,講究章法篆法,後者是靠“描的”,並不計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講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學習篆刻的同時一定要十分認真地選擇篆書碑貼臨寫,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便會明顯覺得篆印時的便利,不少初學者重刻輕寫,往往事倍功半。

章法與刻印的關係

章法就是一個字或一個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藝術、比較復雜而變化多端,實在是篆刻藝術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練的刀法而無高明的章法,必無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組的創作,必須方方有變化,更要顯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設計印稿時應反復構想。這一點,篆刻大師吳昌碩慎重的創作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根據文字具體的筆劃、筆勢、形體及字與字之間的相互關系設計出相宜的形式。

常用章法

一、 平正、均勻

這是最基本的要領,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勻稱妥貼。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將筆划故作盤曲的姿態填滿空間,也不能如鉛字一樣呆板。一般以筆划繁者不覺其繁,筆劃少者不覺其少的處理手法為主。漢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細細體會。

二、 疏密統一

對印面文字筆划多寡差別較大的印,古人有時以“寬可走馬,密不容針”的方法處理,對多劃字不讓其占地多,對少劃字反給予較多的地位,從而使疏密對比更強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時還可調整文字的異體和繁體,人為地安排疏密(如萬、無、一等)要彼此統一。

三、巧拙、粗細

印章的風格應提倡多樣,“巧”“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但追求“巧”不能失之纖媚: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印章文字中多巧者,則就參之以拙,文字中多拙者,則應參之以巧。在傳統藝術中,“漂亮”並非好字眼,常作為貶義詞,作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評為“太漂亮”的。印文的粗細,是在篆印時就得注意用筆,這與作者的書法和金石修養有關。應多的留意並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線條粗細的自然處理。

四、增減、重復

為求全印妥貼,對部分文字有時要作增減處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減,增減的筆划也不能太多﹔增減要不礙字義,不失篆體。如增減後變成他字,或章法上並無需要而強自增減,全弄巧成拙。

印中有重復字接連出現,一般以二小點代替,如不接連出現,則要變化篆刻,以不致雷同,單調。

五、挪讓、呼應

挪讓即在字有空處無法填實,或一字筆划無法使之平正方直時,伸縮文字所占地位,移動文字筆划的位置,使全印氣勢寬展的辦法。呼應這裡主要指在章法上兩個相同的局部,(包括空間)經過人為的強調,使之起到此呼彼應作用的一種手段,一般有“對角呼應”、“開頭呼應”、“盤曲呼應”、“留紅呼應”等。

六、盤曲、變化

字體有的帶方勢,有的帶圓勢,有屈曲、有的平直,為求章法上的協調,對個別字可作屈伸方圓處理,但一切應視印文而定。同一內容,如要求連刻數印就要變化字體,或增減、調整其字體結構、位置、或加置印框,或變化流派風格,變化朱白等,以使其不相雷同,就是對几根平行線條,也應使粗、細、長短、波折、頓挫、斜度等取得變化沖破平淡、板滯局面。

七、穿插、 筆

有時為了打破平板的章法,使字與字相互顧盼,往往將其中筆划隨勢伸縮,上穿下聯以達到氣貫勢連。但采用此法宜慎重,以免弄巧成拙。有時白文印筆划繁多瑣碎或平行線條過多,則可對文字作“ 筆”處理,使全印渾為一體。並筆相當于書畫上的“墨滲”但往往化到一定程度而止,在外圍要防臃腫,在內心必留細眼,而不是隨意信手所能達到的。在臨印時應留心學習名印中的筆法。

八、留紅、空白

印章的留空處,在白文叫留紅,朱文稱空白。尤其白文,大塊留紅,可以給讀者強烈的印象。篆刻講究方寸之地“分朱布白”,這“布白”也即留出空處,實在是最要緊的事。好比造屋,設計前,先得定好門窗地位一樣,在設計印稿時也得規划好何處留空,這種範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見的。

九、離合、變形

離是將字形太局促者分開、使者寬展﹔合是將字形太散漫者連一體,不致造成幾個字的感覺。但要離合有倫錯落有致,離不致散,合不致局促才好。有些字筆划繁簡不一,線條排列方圓雜陳,就須變動其字體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長為方,或化方為長,以取得統一調和,給人一種新鮮感。

十、 文、合文

印章文字一般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地排列,但有時為了布局上的需要,將繁簡懸殊的文字安排得斜角對稱,將文字的次序作逆時針方向處理,就是“ 文”。有時為將單數字排列成雙數字那樣均衡,或將一簡一繁的文字或兩個較簡單的文字處理從只占一個字的地位,這便是“合文”。

十一、草、隸、楷外文字

除篆書以外其它文字入印古已有之,須參考“元押”、“龍門二十品”、“漢簡”等資料,使之有金石息。偶以外文字母入印,也要以漢字結構變能處理,使之與其它渾然一體。很重要的是必要多多揣摩有關的傳統資料及名家作品。

十二、加邊,界劃

在創作中,為求全套印譜之形式多變,可以依照古印的形式,在印章中加以各類界劃,邊框。所要注意的是,是所采取的界划同所配的文字要合乎印章的傳統體制如在周秦格式中,填以漢印文字或宋元文字,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十三、十宜十忌

十宜:

s 1.筆劃、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詳

s 2.筆劃、字數少的印宜排列得沉著

s 3.方筆方形字宜丰滿

s 4.圓筆或圓形筆宜挺勁

s 5.單筆無所依者挺而略帶濡澀

s 6.有相同的筆划的字宜緊湊而排列得有參差

s 7.多轉折之字宜靈活

s 8.字的橫划或直划宜刻得渾厚

s 9.朱文一般宜刻得秀勁

s 10.白文一般宜刻得質樸

十忌:

s 1.筆劃方正忌板

s 2.筆劃圓轉忌滑

s 3.字數少忌散漫

s 4.字數多忌雜亂

s 5.巧忌纖媚﹔

s 6.拙忌狂怪

s 7.筆劃瘦忌單薄

s 8.筆劃肥忌臃腫﹔

s 9.筆劃轉折忌露角﹔

s 10.字之起筆,終筆忌尖而銳

印邊處理

印章加邊就好比房屋之有牆垣,它是一方印的重要組成部分。白文印一般在印的四周稍留一圈空地作邊或另加邊欄,不論朱白文,為免頭重腳輕,一般下端留邊稍粗、其它三面邊的粗細、完整或斷殘、搭連文字,以及借文字的橫豎筆划作邊(借邊)、干脆無邊等形式處理,都要根據印文的具體情況,?在注意到印章的傳統形式原則下加以靈活變化。

殘邊法

殘邊,也稱擊邊。這里另立一講,實因此法與布局有極大的作用。一般不懂殘邊之法,只要於邊角過新處略加敲擊使之渾厚與印文協調即可,而工整的仿鑄印及圓朱文則不宜殘破。

在邊欄與印文線條過分對稱平行之處,或為了破長直線,或在印文能通體悶塞的情況下,以及因線條太光潔與呆板,都可用殘邊法使之舒暢通氣,使印文線條活潑而富于變化。殘邊可用刀杆敲擊,也可刀尾研磨等。

名家印中的殘邊

名家印的殘邊,大多恰到好處,即使破,也必破得有板有眼,而不同地那種一味敲擊,毫無道理的殘破。

印文的殘破

古印的殘缺破損給人一種蒼茫古朴的感覺,這是古印年代久遠,斑剝鏽蝕的自然現象。在篆刻中適當地摹仿這種破可以補救印章的板滯,增加一些古意。但不懂此法而矯揉造作地妄加敲擊,甚至認為越古是完全錯誤的。一般地說,白文印中大塊留紅太多,或印文過密過勻,在章法上需要使某兩字靠緊,均可施以敲擊,?使之渾然一體。但要注意橫划宜豎破,更要防止以殘破不當而改變文字(如“田”變“甲”、“天”變“夫”)。甚至弄得面目全非,還要注意殘邊與印文殘破的統一。

古印中的印文殘破

印文的殘破必與印邊列殘破相統一,力求自然,又不能破得面目全非,或兩字破連成一字,具體的規矩是沒有的。

名家印中的印文殘破

名家印中的殘破都別具匠心,值得我們研究學習。殘破無定法,關鍵要自然,通過殘破要表現一種渾樸的美。

边款认识

邊款知識和鈐印法

在印面以外的五面刻上文字,一般稱陰文為“款”,陽文為“識”內容是署作者名號、年齡、刻制日期、地點,也有注明該印師法的來源,表達作者的藝術見解、附刻詩文,甚至配以圖案等等,文字各體兼備,形式極為豐富,是印章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刻款如逢橋鈕,瓦鈕以孔之間兩面為左右,獸鈕則刻者面對獸尾,刻款位置以左側為主,刻不下可順序向前、右、胸前續刻,也有只刻于頂端的。

鈐印前必先刷淨石屑,蘸勻印泥,使內勁均勻地著力于印面各部位,輕輕揭紙即可。印章用後宜用軟布搓淨,軟布只可有一面,以免洗手,印泥嵌入印文宜用竹簽挑剔,不可用金屬利器刻制。

怎樣臨刻邊款

邊款有雙刀刻,單刀刻。白文大都是單刀,朱文用雙刀,練習刻款可在石片上或印側先寫後刻,刻完拍墨檢查效果,熟練后不妨先將石面拍墨再刻。刻款用刀一如刻印,用上鋒角一按即成“點”,從右向左刻去即成“橫”(微見右高左低),從上向下刻即成“豎”,在一豎結束時略收刀再重按,即成“鉤”,上鋒向左斜刻成“撇”,下鋒角向上按即成“捺”。各種字體的刻法均須多琢磨實踐,自能觸類旁通。

值得指出的是,印譜中名家所刻邊款的文句和排列形式,都值得學習借鑒。初學者如文句組織困難,以只署單款(作者名字)為宜。

怎樣拓邊款

1、 將皂水洗淨刻款一側,均勻地塗上清水或極稀的白芨水。覆以連史紙或薄宣紙,務使紙面平整。

2、 紙面壓上它紙吸去部分水分。

3、 速以拷貝紙覆蓋,隔紙輕刷每個部位,並不斷更換拓紙緊貼印石,力求款識文字字口清晰。

4、揭去濕紙,以拓包在瓷碟或玻璃上薄薄地蘸上一層濃度合宜的墨(先在廢紙上拍去第一層濃墨),在拓紙(緊貼石面的第一層紙)上逐層輕捷拍打,從無字處折至有字處,反復拍至全款墨色勻淨為止(墨色濃淡,厚薄可以靈活掌握)。

5、 待拓紙乾透揭下,必平整光亮,如未乾時揭下則起皺。

附:如拓紙與石游離,則說明石上油污未洗淨,如局部脫起,可用唾沫輕涂脫處吸干后再反復補刷。

摹仿創作

摹仿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論詩書畫印,一味摹仿不想創造,不沒有出息的表現而認為一切容易,不講傳統,不論不類地報謂“創造”,其實是“捏造”。這時好比學騎自行車,開始有人扶,慢慢試著自已騎,最後達到能得心應手地駕駛。在大量摹印,臨刻古印、名家印的基礎上,開始使臨摹與創作結合,可選挪十印、名家印中有相同類似的字加以拼湊,再逐漸過度到摹仿某一內格試行創作。

套用古印或名家印中某一形式,變換印文內容,即“舊瓶裝新酒”,仍要不失古印貌,表現名家印的神味。待到這一步熟練了,才可放手創作,以致到了一定水平后考慮創新。不少享有盛名的印家,在取得高度的藝術成就之後,偶爾還戲擬古印,充實以新內容,十分有趣。

創作

學是為了用,摹印、臨刻古印、名家印,就是為了今後用學習到的傳統技巧進行創作。對青少年篆刻愛好者來說,臨摹古印名作,練習古文字知識等基本功仍是主要的。應將臨刻千百方印作為努力目標,如能結合進行一些創作可不使學習枯燥,同時也應關心報刊與展覽會上別人的創作,區別其水平和格調的高低。“閃光的不一定是金子”,提高鑒賞能力也是不學習的重要方面。

印章的章法,隨形布局,千變萬化﹔刀法也不僅僅單純是沖刀、切刀﹔執刀,刻法等學習方法也因人而異,沒有死板的公式。這里提供給青少年摹刻愛好者的只是基本知識,有一定基礎后可以進一步深入研究。如能做到“博覽(印譜及古文字資料)、勤書(寫篆字)、細察(分析名印)、強記、廣思、(創作)多刻、活用、求變(將來考慮創新)”,必能由生疏到熟練地創作出好作品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