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中的社会行为(二)——人际交往网络(下)

 肥强 2010-03-08

网络中的社会行为(二)——人际交往网络(下)

——2010-01-12 11:36来源:互联网周刊作者:王煜全

上期讨论了SNS的互动效率问题,本期讨论的则是互动动机问题。从动机角度讲,SNS应该是人类社交行为的延伸,其目的有二,沟通和分享,这两个动机是永恒的,SNS的成功关键就是提供更好地满足上述动机的互动应用。


从沟通和分享的动机出发,人们的互动应用会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


一、个人对个人的互动


我们把所有朋友放在一起会形成一个漏斗形,这些朋友又可以被分为四种类型,漏斗敞口的一端是普通朋友,我们只是认识,缺乏深交;小口的一端是密友,无话不谈、心心相通;中间部分可以被分为两种:熟悉的陌生人和陌生的好友。熟悉的陌生人指的是办公室里经常可以见到的情况:同事或者业务关系认识的朋友,认识了很多年,可还是对对方的家庭背景、个人喜好等一无所知;陌生的好友指的是互联网上的典型场景:在网上通过聊天室、打游戏等方式认识的朋友,交往越来越深,几乎无话不谈,却从未谋面,甚至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


我们的朋友关系往往是动态的,老朋友,尤其是中间的两种,由于很久不联系而渐渐淡忘;新朋友由于工作或社交又慢慢加入近来。人际互动的核心就是要使得我们的朋友关系维系和增进变得更顺畅:了解不深的能逐步加深了解;有一定了解但不全面的能逐步变为好友;密友能经常保持联络。其中互动的重点是不同的:


1、朋友关系的维护:新朋友的交往名单往往需要和老朋友的交往名单分开,因为新朋友还需要考验。


2、新朋友的互动:新朋友互动的重点是相互熟悉,以找到共同兴趣为主,因此需要通过行为分析对每个人的兴趣做出判断,并开放给新朋友,以成为对方和主人联络的谈资。


3、老朋友的互动:老朋友互动的重点是维系互动,手机短信刚兴起时被大量转发的“段子”和开心农场的“偷菜”都是这类行为。


二、群体内的互动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一个人必须至少要从属于三个群体,否则就会感到孤单。而现代人往往忙于工作、疏于社会活动,只从属于一个群体,即工作单位,但恰恰对工作单位最没有从属感。从同学会、车友会到各种社交圈子的兴起都体现了这种孤单感,但现实社交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局限性。


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Web2.0的兴起,为人们的群体感缺失找到了对治的良方。著名的互联网营销专家赛斯·高汀(Seth Godin)在其2008年10月出版的新书《部落:一呼百应的力量》中写到:“我们并不打算仅仅归属于一个部落,而有心归属于很多部落,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你为我们提供工具,并且简化程序,我们将不断地加入新部落。”


为了顺利地形成和维系部落,三方面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部落的形成:关键是找到有共同兴趣的人,并将他们聚拢起来,例如,找到持续接收某类信息的人,并邀请他们加入相关的兴趣小组。


2、部落领导者:正如《部落》一书写到的,“领导者有追随者,而管理者只有员工。管理者制造产品,而领导者实现变革。”部落的领导者不一定是明星,但必须是坚忍不拔的变革者。


3、部落的维系:有了领导者,有了共同兴趣,技术的任务就是使领导者和追随者的联系更加经常,更加紧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