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房改实质是改变土地供应制度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房价居高不下,甚至大有继续高速攀升的走势,其中土地成本的持续走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目前房地产土地入市是垄断式供给,同时土地收入在地方财政中占居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土地出让成本不可能通过市场自由出让方式得以大幅度的下降,房价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二次房改中的“三三制”中的土地供给方式是一个大胆的尝试,针对各类需求人群供给专属的规划土地,保障各类房屋的供给量,以缓和目前的供需日益趋紧的局面,但是由于中等收入人群所占的比重很大,使得土地供给量也很大,而地方财政在土地划拨或者土地出让方面必将作出“极大牺牲”。很明显,如果更多的土地配置到保障的或者说二次房改中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准市场方式的供应土地,意味着地方政府在土地收益方面会受到影响或者说受到削弱。
“三三制”改变目前房地产市场格局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高度繁荣,从购买人群来说,高收入人群根据自身需求购置别墅、大户型、花园洋房等高档物业住房,对市场需求量不高,也不会促使房价的高速攀升;而低收入人群也无法大量入市,对房屋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恰恰中等收入人群才是房地产市场变化的实质性影响,“夹心层”对拥有住房的刚性需求又得不到政府的有利保障,于是只能被迫充当高价商品房的虚假“有效需求”,极大的提升商品房的市场供需矛盾。 从目前中等户型、普通住宅成为市场供需最高紧张来看,也是价格涨幅最高的部分,反而该阶层又是最容易风吹草动的人群,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都产生负面影响。 假设二次房改能具体落地实施,房屋供给量和供给方式的改变,使得大部分中等收入人群得以满足,房价虚高、泡沫成分得以降温,必将对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安徽房地产交易网房地产研究中心 文/陈伟 (任何单位和个人引用需联系安房网房地产研究中心,引用并注明源自安房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