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股有点妖!(2010-01-06 10:39:22)
由此进入→1.6实盘日志 在公众思维里,一只“大小非”持续解禁的股票,会是什么样? 它可能会遭遇庞大的抛售压力而股价下跌。 如果,它的解禁抛售一直不停,可是,它的二级市场股价不跌反涨,那又是为什么? 这说明有一股实力比较强大的资金在承接卖盘。 7.29之后的A股震荡幅度逐渐变大,问题是,以上这样情况的股票却逐渐走出了09年11月以来的反弹新高,这样的妖股确实有点妖。 根据对这些股票的基本面情况加以分析就会知道,这个的妖股基本出现在资产重组型的股票上。 重组预期或有或无,题材概念朦朦胧胧。 股票急涨了的话,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就公布一个模棱两可的澄清公告,搞得投资者一头雾水,部分投机客们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 而一旦股票加速飞涨,盘面出现巨量换手,很明显有主力资金出逃之后,上市公司就给出一个斩钉截铁的公告,说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重组动作。 这忽悠手段够绝吧。 因此,对盘中所有觉得股性很妖的股票,如果投资者找不到任何能够确定的利好因素,就只能够以投机眼光去看待,千万不要一相情愿地凭空想象什么“优质成长”,一般来讲,当个股上涨持续翻番,股价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的时候,更多的应该警惕假消息的漫天飞舞。 2010年是股改全流通全面到来的一年。 很多上市公司本身就是“大小非”,它们成为比一般机构、基金还要强大的“主力”,在配合自身解禁筹码卖个好价钱方面,它们比谁都有更得天独厚的条件,包括编制企业利润,编造或有或无的重组消息等等方面。 近两个月来,一些有配股、定向增发、增持承诺和要求的上市公司在大盘和个股面临阶段性高点的时候,抛售动作开始频繁,以某全流通上市公司为例,2009年6月30日的持股比例是47%,二级市场流通股的股价格是每股25元,7-9月期间,他们以每股24.5元的均价抛售了1200万股,随后的9月底几天时间里,它们再次以均价不足18元的价格买回。 以上是通过研究2009年三季度报表发现的问题,期间这样的上市公司为了配合自身筹码卖个好价,散发了多种假重组消息,二级市场上的买进卖出,俨然一个流性十足的资本玩家。 对待这样的妖股无论怎么样都得多几个心眼的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