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夏防病最宜藿香正气

 常清书屋 2010-03-20
阴历6月、阳历7-8月份,我国大部份地区都表现为炎热而且多雨的气候特点。这段时间,中医学称之为“长夏”。

    湿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在南方,即炎热又多雨。所以,中医学所说的湿热导致的疾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里。因为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消化不良的现象;湿气也特别容易侵犯肌肤筋骨,所以,在夏天多发生皮肤病变和关节炎等;在夏季三伏时,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 ,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状。

    因此,在长夏季节最重要的保健措施就是防暑湿,既要防止气温过高,又要防湿邪侵袭。中医学认为,在长夏季节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苦瓜、黄瓜、西瓜、藕、丝瓜、西红柿、芹菜等食物,少吃羊肉、韭菜、辣椒、胡椒等甘温滋腻食物及火锅、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处的。绿豆粥有清热解毒,养胃解暑的功效;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莲子粥能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有好处;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肿,止渴生津,并有降血压的作用;银耳粥生津润肺,滋阴养肺。这些粥都很适合在长夏季节服用。

    对于长夏多发的由于暑湿所导致的感冒、泄泻等疾病,大都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来治疗。藿香正气是一类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原方出自宋代的《和剂局方》,本方重用藿香为君,芳香化浊、理中和气、解表散寒,以紫苏、白芷为臣,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化湿浊,佐药中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苍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厚朴、腹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最后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多用来治疗暑湿之邪侵犯人体而导致的暑湿感冒、暑湿泄泻以及中暑等病证,为夏秋季人们常用的中成药。目前,市场上藿香正气剂型较多,如酊剂、片剂、胶囊、软胶囊、水剂、蜜丸、散剖等,消费者可以根绝自己的服药习惯选购,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含酒精的酊剂,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而且它的味道比较刺激,小儿及口味敏感的人不容易接受,高血压患者也不适合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