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技术课后反思

 haoei 2010-03-21

这是一节综合练习,是基于在对PowerPoint掌握的基础上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本节课以协作学习的模式贯穿始终,总体上进行的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课堂上学习兴趣浓厚,无论是欣赏老师展示的作品,还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使整个的教学过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引导的新课标的理念。

导言:用flash《外婆的澎湖湾》引入,调动整个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同时优美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更深切的感受到PPT功能的强大,从而为整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任务:根据同学们的不同喜好,让他们扮演自己所喜欢的角色导游,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资源:由于四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如何上网查找资料,网上内容多而复杂,由教师提供好网址,使学生上网查找自己所需的素材。本节课在学生使用教师给定的资源查找素材时,效果不是太好。原因1、学生对使用ppt做的链接,第一次接触不太会使用,产生了找不到或不是处于放映的状态下不能打开链接。这时,教师演示操作一遍,大部分学生能会使用教师提供的资源。2、在PowerPoint2003点击资源链接时直接弹出IE窗口,而对于PowerPoint2000则不能直接弹出,也使本节课学生操作的难度增大。

其实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教师课堂预设的不够充分,对学生具体困难的产生把握不准。

方法与步骤: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读,教师在重点强调在实际操作时注意的重点、难点。学生在交流时,能够说出自己的整体构思,能为同伴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样就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而对于难点是学生们在制作幻灯片使所使用的一些技巧,突破的不是很好,我采用的是现场指导。我应该再把操作步骤做成幻灯片让学生自己学习。

评价:由于我本节课属于协作学习模式中的“设计”,在评价时及时发现并总结学习者的新思想和新思路,以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由于时间不够了,我只对学生的作品从直观上做了评价,从技巧上评价的少。

总结:教师作品展示,有些效果没有显示出来。

纵观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遗憾的存在,信息技术教学的操作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课堂上产生的突发性困难也就比较多,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做出课堂预设,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因困难的产生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