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钟书《谈艺录》笔记
2007-2-7 钱钟书《谈艺录》开篇便是《诗分唐宋》。 不过这个“唐宋”却与我们一般意上讲的“唐诗、宋词、元曲”的“唐宋”有别。 “诗分唐宋”的“唐宋”是以“体裁”(即“风格”——读者注)论,而不是以朝代论。 他说“是以体裁论,而不以世变论。” “余窍谓就诗论诗,正当本体裁以划时期,不必尽与朝政国事之治乱盛衰吻合。” “诗(唐诗——读者自注)自有初、盛、中、晚,非世初、盛、中、晚。” “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 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并举严羽《沧浪诗话》言:“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 他说:“曰唐曰宋,特举大概而言,为称谓之便。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 又引杨万里言:“诗江西者,非人皆江西也。” 由此进一步引国外学者论述: 席勒论曰:诗不外两宗:古之诗真朴出自然,今之诗刻露见心思:一称其德,一称其巧。 “所谓古今之别,非谓时代,乃言体制” “故有古人而为今之诗者,有今人而为古之诗者,且有一人之身搀合今古者。” 作者进一步引伸: “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沈潜者近宋,有不期而然者。 故自宋元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 唐以前之汉、魏、六朝,虽浑而未划,蕴而不发,亦未尝不可以此例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