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列强英法德俄美军队概况军事纵横 2010-02-21 09:36:12 阅读4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9世纪末,随着西方新的战略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列强或为了保持自己的有利地位,或为了改变自己的不利地位,无不大力加强军备建设,使西方的军事力量有了新的发展。 英国政府有鉴于此,极为重视对海军的建设,始终把它放在比陆军更为重要的位置,其军备政策具有鲜明的海军优先特色。
到了19世纪末,英国政府仍然坚持这种军备政策,仍然追求“欲使其国海军有对抗二大强国海军之强力”的建设目标。 具体地说,就是英国海军要比第二、第三位的两个国家的海军加起来还要强大。
1857~1858年度海军经费为8440100磅; 1870~1871年度海军经费为9013000磅; 1880~1881年度海军经费为10321435磅; 1881~1882年度海军经费为10497000磅; 1884~1885年度海军经费为11599711磅; 1890~1891年度海军经费为69000000美元,约合12700000磅; 1900~1901年度海军经费为38791900磅。
([英]巴那比:《英国水师考》,第20、30页;清末刊本;《二十世纪欧洲史》,第37页;《最近世界海军力》,附表第16)。
从这些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后30年中,英国的海军经费呈大幅度稳步上升的趋势。
其中:1880~1881年度比1870~1871年度增加了1308435磅,使第1个10年间的增长率达14.5%; 1890~1891年度又比1880~1881年增加了2203000磅,使第2个10年间的增长率达20.9%; 1900~1901年度更比1890~1891年度增加了26091900磅,使第3个10年间的增长率达到创纪录的205.5%。
最后10年的海军经费增加幅度如此之大,是与当时德国提出要建立自己强大的海军这一国际形势背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英国政府力图保持其海军对欧洲各主要国家海军的绝对优势,所以不惜耗费巨资与德国进行竞争。 1882年有装甲舰74艘(含在建者5艘)合523080吨、非装甲舰85艘合189046吨,共计159艘712126吨; 1890年时合装甲舰和非装甲舰共254艘计892361吨; 1899年时为472艘合1265969吨(含鱼雷艇在内)。
30年间,其舰船的总吨位刚好翻了一番,平均每年增长3.3%。
又,在1899年的472艘舰船中,1879年以前建造的有战舰8艘,海防舰11艘,巡洋舰6艘,炮舰和鱼雷艇31艘; 1880~1889年间建造的有战舰15艘,巡洋舰47艘,通报舰2艘,炮艇和鱼雷艇123艘; 1890~1899年建造的有战舰22艘,巡洋舰80艘,炮艇28艘,驱逐舰88艘,鱼雷艇10艘。 1870年时,它相当于当时法、德、意、奥、俄五国海军总和的63%,1890年时这个比例更上升到67.5%。
在这一时期,世界海军的许多新技术如铁甲防护、鱼雷、驱逐舰等都不是英国的首创,但英国海军却能积极加以吸收,并很快使之达到实用化的水平,形成新的战斗力。
因此,英国海军不仅其吨位居当时世界第一,而且其舰队的航速、续航力、装甲防护、舰载武器的攻击力等几个方面都首屈一指。
以航速为例,到1891年,英国海军的装甲舰大半航速达16节以上,有7艘达18节以上。 这个航速水平比同时期的法、德、俄、意、奥、美等都要先进。
再以速射炮为例,到1891年时其装甲舰上已装备了824门,比其他所有各国海军舰船上装备的速射炮总和还要多出几倍。 (《普鲁士海军年鉴》,1891年)
到1914年大战爆发时,英国共有大小军舰668艘,海军人员201000人。
其常备陆军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和工兵等兵种,其编制有军团、师、旅、团、营、连等。 据有关资料记载,1870年英国的陆军常备军总额为30.2万人,1880年时约为32万人,1890年时约为37万余人,1900年时约为57万余人。
英国的国民军约20万人。 除本土之外,英国在印度、非洲、澳大利亚等也驻有皇家陆军,同时又编有由当地居民组成的“土军”。 它的陆军装备虽也随着近代军事技术的进步而有明显的变化,但其水平与德国陆军相比,是存在着差距的。 在国防上,它既要防御陆上的强敌德国,又要应付海上强劲对手英国,客观形势迫使它同时具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政府对陆军的拨款也逐年迅速上升。
据记载,1870年时法国陆军拨款为7500万美元,1890年时达14200万美元,1905年时更增至679329916法郎。 军下设有师、旅、团、营、连、分队、排、班等建制。
一般每军编有步兵团1,猎步兵营1,骑兵旅2,炮兵旅1,工程兵营1,辎重兵连1。 平时每军共约士兵12000人,战时可扩编至24000人。
全国陆军官兵1870年时为38万人,1890年时达50.2万人,到19世纪90年代底更达62.5万人。
到大战爆发前,法国军队计有882907人(含殖民地军队)。 大战爆发后,经过总动员,军队又迅速扩充,法国共93个师,358万人。
1870年时法国海军有舰船45.7万吨; 1887年时为48.06万吨,其中装甲舰58艘33.68万吨,非装甲舰95艘14.38万吨; 1890年时为53.5万吨,其中装甲舰61艘35.53万吨,非装甲舰102艘16.9万吨,另有鱼雷艇194艘1.07万吨。
1890~1899年法国海军出现一个新的造舰高潮。 10年间累计造战斗舰16艘,装甲巡洋舰7艘,海防艘2艘,巡洋舰23艘,炮舰(艇)14艘、驱逐舰2艘、鱼雷艇111艘,另有3艘潜艇。
1899年时,法国海军共有各类舰船480艘,总排水量达65.25万吨。 以1899年法国海军与西方列强之海军比较,它约为英国海军总吨位的一半,但却是德、俄、美等国海军的两倍。
到1914年,法国海军共有大小军舰315艘,海军人员50900人。 其时有常备军官兵约43万人,另有续备军和后备军,合共320余万人,临战第一次动员可达131.6万人。
1881年铁血首相俾斯麦提出要扩大陆军编制,议会质询其增兵理由,毛奇将军答称: “国人如欲以亚尔萨斯、洛林两省让还法国,原可无须增兵,否则,惟有增兵之一途。”
结果,议会批准增加陆军平时编制25615人,战时编制92406人。同时,陆军经费相应增至4386万马克。 ([法]欧盟:《德国陆军考》第二卷,1901年铅印本,第34~35页) 据此,德国陆军平时扩编至487671人,加上雇佣兵、军医等,实达525000人。
1889年法国通过了扩军计划,德国立刻做出强硬的反应。 1990年德皇威廉二世颁布命令,将德军陆军平时编制又一次加以扩大,使总员额达545000余人。
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在和平的国际条件下,德国陆军常备军的总员额共计增加了约11.5万人,增长率达26.7%。
又,1870年时德国政府对陆军的拨款为4800万美元; 1890 年时达到12100万美元,其增长率则高达152.1%,是所有西方大国中增长最快的,比各国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近两倍。 当时人称德国陆军为世界第一,不少国家在从事军事近代化变革时都曾效法德国的陆军制度,购买德国生产的枪炮,并大量聘请德国陆军军官充当其军事顾问。
1911年秋,作为对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的反应,德国陆军部和参谋总部提出了将陆军由59万5千人增加到62万2千人的建议,并获得国会通过; 1913年德国国会又批准了一项再增陆军13万2千人的法令。
到大战前夕,德国陆军人数已经达到80万8千人。 其中有30459名军官,107794名士官,647793名士兵,2480名医生,865名兽医,2889名文职人员,16000名志愿入伍者。 大战爆发后,经过总动员,军队又迅速扩充,德国共107个师,382万人。
然此计划未全部实现,直到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于陆军建设,而且在海军建设中防御主义占居上风。
因此,无论是海军经费还是海军舰船的实力都比较有限。 这一时期的德国海军还只称得上是二流海军。 到1887年时,德国海军舰船总数为65艘,总排水量为17.6万吨。到1890年时,德国海军有72艘舰船约19万吨。
这时德国还没有万吨以上的战舰,而多为两三千吨级的二等巡洋舰。其作战能力也多限于防御本国的海岸和河口。 德国皇帝和大臣们都想创立一支强大的舰队以配合并保护德国日益扩大的海外商业和殖民利益,同时借以表现德国的强大。
为此,德国海军部先后于1898年和1900年两度提出扩充海军的新法案,并均获得国会的批准。
通过这两项新法案,使德国的海军经费在1900年达到了7476287英镑,其中造船费就达到239.5万英镑。 1901年后德国海军的经费投入和造船速度更进一步加大,并由此引起了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国的警惕。 两国于1904~1908年展开了激烈的建设海军的竞争。
到1914年大战爆发前夕,德国海军共有大小军舰391艘,海军人员79000人。 德国虽然尚未赶上英国,但已经由在列强中排位第七的“婴儿舰队”一跃而为仅次于英国的强大舰队。 由于它首先是一个陆上大国,所以从沙皇到俄国政府官员都很重视陆军建设。 这无疑是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支常备军。
当时英、法、德、意、奥、美等国的陆军常备军都在25万至40余万之间。 俄国的陆军总额超过了其他任意两个国家的陆军总额之和。
此后,到1890年前后,俄国的陆军总额一度减至64.7万人,但很快又重新膨胀。 至1900年达到112万余人,仍然为列强陆军规模之最。
大战爆发后,经过总动员,军队又迅速扩充,俄国共有143个师,480万人。 法国人则希望由俄国来充当欧洲宪兵以遏制德意志的野心。
但是庞大的军备就必然意味着庞大的防备开支,俄国政府每年所开销的军费数额非常之大。 以1890年为例,尽管当时俄国常备军的数额并非19世纪末年中最大的,但政府给陆军的拨款仍高达12300万美元; 加上海军拨款,俄国政府的防务总开支达14500万美元。
这个数额与德国相当,与英国接近,大大超过意、奥、美等国。
1890年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11亿美元,而英国却有294亿美元,德国也有264亿美元。 再以当年人均工业化水平而言,俄国只相当于英国的15%、美国的22%、德国的29%、法国的38%。
过度的军费开支必然影响俄国的整个国民经济,影响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激化国内的各种矛盾。 这与后来冷战时期苏联相类似。 1870年时为1200万美元,1880年为1755万美元,1890年为2200万美元,1900年达4660万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11.6万美元。 在同一时期,俄国海军的舰船数量和总排水量也在不断增加,1880年时为22.3万吨,到1900年达191艘合39.7万吨。 差不多在19世纪80年代的整整10年内,俄国所拥有鱼雷快艇数量之多,在所有的海军国家中都居于前列。
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期,俄国海军受当时席卷全球的马汉海权论的影响,其海军政策也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从前的重视防御转而强调进攻。俄国人还设计并在英国定制了世界上第一艘8000吨级的破冰船“叶尔马克”号。
俄国海军开始更多地出现在远离俄国海岸的世界其他海域。
为了完成造舰计划,俄国逐年增加海军军费。 1910年为9723574英镑,1911年为11693870英镑,1912年上升为17681207英镑,1913年又达到了24477487英镑。
到1914年大战爆发时,俄国海军共有大小军舰306艘,海军人员50900人。 舰船在港湾内停泊时间越来越多,有些水兵甚至包括一部分军官,都接受了革命思想,参加了布尔什维克组织。
俄国海军逐渐变成了列强中效能最差的一支海军。 由于受门罗主义的影响,美国政府中许多人认为,美国并不需要强大的陆海军。 因为,既然美国无意与欧洲列强竞争,国家就不必有一支强大的陆海军来向他们挑战。 南北战争中所召募的103.4万名陆军志愿部队被裁撤到仅剩下1.1万名。 1866年国会所批准的和平时期的陆军正规军为54302人,但不久又大加削减。 到1876年时,陆军最高编制数为27442人。
这个规模一直保持到美西战争爆发前夕。 这一时期,政府所赋予陆军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国家开发西部,与印第安人作战。此外陆军也驻守海防。 当美西战争结束时,陆军正规军和志愿兵加在一起共有274717名官兵。
1899年,国会通过议案规定陆军正规军为6.5万人,志愿兵为3.5万人。 1901年2月,国会又批准陆军正规军总兵力增加到88619人,另外还有1个菲律宾侦察团和1 个波多黎各团。 到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后,其陆军参战兵力迅速膨胀到100万以上。 在5年的时间内,由原来的700艘战舰减少到仅剩下52艘舰船。 而且,按照这一时期欧洲英国等国的标准,所保留的这52艘舰船也都是已经过时了的,因为都是些舰艏安装前膛炮的木制帆船。 所以,海军部便恢复了战前的远洋巡逻制度,并将活动的重点转向拉丁美洲和亚洲,在这些地区广泛开始炮舰外交。
到了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开始从孤立主义走向帝国主义,它已经从俄国人手中买下了阿拉斯加,又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和萨摩亚群岛的帕果帕果获得了建立海军基地的权力。
跃跃欲试要当世界大国的美国人很自然地关注起海军的现代化来。 切斯特·阿瑟总统对国会表示:“国家的安全、经济和荣誉都需要我们全面振兴海军。”
1884~1889年期间,国会又增批了再造8艘装甲巡洋舰、3艘非装甲巡洋舰、6艘钢制炮艇、3艘重装甲巡洋舰和几艘低舷铁甲舰。 这样,到1890年,美国的新海军的总排水量已经达到12.2 万吨。
——进入90年代后,美国海军又有10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13艘炮艇、12艘驱逐舰、15艘鱼雷艇和2艘潜水鱼雷艇下水。 合计到1899年时,美国新海军已有舰船98艘32.4万吨。
这样,美国凭借它强大的经济实力在短短的时间已使其现代海军颇具规模,实现了在19世纪末赶超德、日,仅仅落后于英、法、俄三国海军的目标。
到一次大战爆发时,美国海军已经仅次于英国和德国。 其作战舰队的实力,从1898年的11艘战列舰增加到1913年的36艘。 在吨位上,20世纪初美国战列舰一般为1万---1.5万吨级,到1914年已经达到了3.1万吨级。
美国海军不但在数量上发展迅速,而且在质量上也有相当实力。 英国第一艘“无畏舰”下水后,美国当年就将海军建设转向全部巨炮型舰只。 1914年,美国海军已经拥有了14艘“无畏”号之后级别的战列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