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干部稳步成长的“笨办法”

 金鱼树 2010-03-27
年轻干部进入机关的工作环境,会从各种途径听到善意的劝告,归结起来都是提醒职场新人要学得“聪明”一些。不过笔者认为,职场里面都是聪明人,在聪明人里面显露聪明反而会很傻,卖弄聪明显得很可笑,处处都比别人聪明则很可恨。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来说,辩证地看,巧办法固然是好办法,但笨办法也许是一个更可靠的办法。

一、不要过于迷信“办公室兵法”

目前,探讨职场人士人际准则、做事准则和人生职业发展规划的书籍与文章很多,很受年轻干部热捧。客观地说,其中不少高论也是很多职场人士多年丰富人生阅历的结晶,有些体察入微,对人心、人性及职场规则、世俗文化有着深入、独到的认识,浏览一下,体味一番,对于年轻干部增加社会知识,提高人际交往和处理公共事务的技巧,填平学校与机关、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规则与习俗鸿沟,的确有些启发。但是,这些所谓的“办公室兵法”也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商业气息浓厚,具有惟利是图的色彩,视人人为交易对象,诱导人们处心积虑地榨取别人的可利用价值,充满着伪善和别有用心的机巧心态。如果浸染过深,就会丧失人性中诚实、诚恳、仁厚的良善成分,不仅恶化单位良好的风气,诱发和加剧恶性竞争,而且也会令人自远甚至自弃于众,聪明过头必将反被聪明误。因为处处企图占尽别人便宜的人,就是别人的敌人。

二是其在党政机关的适应性也很有限。这些所谓的“办公室兵法”大多源于商业性公司,他们的人员流动很快,晋升条件往往单纯地依据利润指标和市场占有额度,更多地取决于上层领导的信任和偏爱程度,具有赚一把就走、一个图谋得逞就高升的投机色彩,而往往容易忽略个人品行、职业信用、同事口碑、公众评价等因素。但是,在党政机关,用人标准则更为综合化,人员流动频率不高,流动规模不大,不少人会在一个单位工作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乃至直到退休,这就从客观上降低了那些套现的、投机的技巧的效用,更注重“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更看重人的基本素质、良好人品和合作精神、奉献精神,个人职务晋升除了看学历、资历、工作绩效等硬条件外,还要综合参考领导评价、同事推荐、群众评议、公众口碑等软条件。重机心必薄德,一个太讲技巧的人,也会很容易令人怀疑其真实的面目,而这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年轻干部对于“办公室兵法”可以学,但不可以滥用;可以信,但不可以迷信。

二、不要刻意追求超过年龄和资历的成熟

成熟是成长的重要标志,也是在职位上晋升的重要条件。所谓成熟是指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外在环境的契合,具体表现为一个人的心智同他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与生活阅历、工作环境等因素比较一致,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表现得比较得体、相宜,个人的心理适应性良好,人际关系较为融洽,心理上较少障碍,工作上较少难以克服的困难。年轻干部心理上比较单纯,人际关系上欠老道,处事方法上不够稳重,考虑问题不够周到,情绪上不够稳定,热情强于理性,等等,这些都是局限和不足。但是,辩证地看,这些又都是年轻干部的优势。正因为存在这些局限和不足,年轻干部才会对事业有强烈的追求,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才有可能。假若在这个年龄阶段产生了像中老年一样的成熟,对事看透了,对情分看淡了,对自身的发展看到头了,就很容易对工作丧失热情,对同事丧失真情,对信仰和真善美的追求都会丧失激情。那么,这样的所谓成熟无异于就是一个年轻干部职业生命的夭折。

现在,许多年轻干部都怕别人说自己不成熟,因而都会刻意地追求成熟,甚至伪装成熟。为了怕别人说自己傻,担心工作上吃亏,就想方设法推脱工作,还自以为得计;为了怕担责任,对于一些创新性的工作、难度大的工作、复杂程度高的工作,总是刻意回避,不敢尝试,唯恐出错;为了怕别人说自己不老练,与人交往总是遮遮掩掩,故作高深,云山雾罩。殊不知,这些所谓“成熟”的表现就会给人留下偷奸耍滑、难当重任和为人虚浮、不诚恳的印象,对于年轻干部的未来发展是很不利的。再则,年轻干部拥有了与其年龄和阅历不相称的成熟,会被人认为是阴险。因此,对于年轻干部来说,自然一些,坦诚一些,甚至单纯一些、简单一些,多一分理想和激情,多一些探索未知的勇气和闯劲,即使是出一些错,只要不是品质性的错误,于别人而言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对自己则更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与财富。如果处处设防、画地为牢,也可能不会犯错,掩盖住不足,那么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自然也会影响未来的发展。也就是说,对于事要不怕出错,就怕不长记性。对于人,不要因为传言中和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复杂就放弃真诚、善良的为人准则。事实上,人际关系确实有其复杂之处,但如果以复杂对复杂,只能会无限复杂;而如果以简单对复杂,倒可能会化繁为简,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三、多劳少得比少劳多得或不劳而获会有更大的回报

年轻干部一进入机关,教他们学聪明的劝告很多,许多人也以少干工作、不下苦功、多得好处自以为得计。但是,这样一种价值观主导的结果就是,大家尽量少承担责任,多获取回报,甚至不劳而获,不承担责任。长此以往,单位事业就不能发展,甚至难以正常运转。由此,单位也自然产生了一种新的抑制和调节机制,那些聪明人只能得逞于一时,当他们显露自己的聪明时,也就暴露了他们品质和作风上的缺陷,自动降低和减损了对单位的价值,如同在透支价值和信用,他们先期可能会多得到一些实惠甚至职务晋升上的机会,但是,在中后期则会丧失更多更有价值的利益和职务发展机会。因为一个对单位没有价值或只有很少价值的人,必将会被单位所抛弃。这不仅是用人的正确导向问题,也是单位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单位绝大多数成员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而那些勇于承担责任,多付出少索取的人,如同在不断地进行价值和信用的储蓄,他们在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中往往具有后发优势,发展更平稳,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就,总体看,他们的综合回报要超出那些聪明人。

从显而易见的道理讲,人们讨厌那些处处都想占便宜的人,当人们无奈地给予他们一些小便宜的时候,实质上从心里也同时给他的利益回报划了底线,不会再给他们更有价值的回报。而对于那些勇于任事,不计得失的人,人们会最终用最有价值的利益回报他。这一点,在用人日趋科学、民主、透明的情势下,更是如此。因此,年轻干部进入职场,多干一些工作,多付出一些辛劳,少计较一些得失,不去处心积虑地追逐一些蝇头小利,任劳任怨,着眼长远地积累资历、积累能力、积累政绩、积累美誉度,就会为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年轻干部的职场生涯如同吃甘蔗,从根上吃,味道会越来越淡;从中间吃,人生的幸福体验就很短;从梢上吃,则会滋味越来越甜。

四、与人为善,人人都是靠山;趋炎附势,可能谁也靠不住

现在不少的年轻干部都很“精”,都知道人际关系很重要,往往很热衷于取悦领导,目的很明确地找靠山。很多人相信,找到一个可靠的靠山,胜过个人奋斗二十年。但是,从实际来看,这种情况也存在,不过其几率也高不过买彩票中头奖。找靠山或许能走上个人发展的捷径,但也极可能会让人误入歧途。找靠山也是有风险的,一是你自己要够资格,否则,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没有扎实做事的作风和能够成事的能力,你不过是一个一无所长的累赘,没有人会让你靠;二是靠山也可能是冰山甚至是火山,一旦冰山消融、火山喷发,你也会并遭其殃;三是曲意地攀附少数人,容易犯众怒,遭受多数人的疏弃,长远讲是得不偿失。毕竟用人注重公论已经渐成趋势,年轻干部在谋划个人的长远发展时,不能目光短浅。

对于年轻干部来讲,在单位重视处理好人际关系尤其是与领导的关系,这是很必要的,也是一种素质和能力。但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过于注重人际关系的功利性,总是企图在人际关系中牟利,就会显得庸俗可憎,遭人鄙薄。因此,对于人际关系要坚持“三忌”:一忌过于势利。“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过于势利,不仅得不到尊重,最终也会失去领导与同事的信任和根本的支持。二忌以邻为壑。单位的人际竞争不可避免,但要坚持公平竞争,不可不择手段,要知道,恶意的行为必将招来更为恶意的报复。同时,既要勇于参与竞争,也要善于合作、寻求双赢。见到荣誉要争,见到好处也要分,或者也要知道让。很多时候,善意会得到更大善意的回报。三忌见利忘义。丧失了利益会失去很多,丧失了道义很可能会失去一切。为得到一点实惠而污损名声和品行,不仅是道德修养不够,也是智力欠缺。好的人品和口碑通常比一时的得失更重要。

另外,还要“三记”:一记尊重老同事比尊重领导更重要。因为你离领导很远,离老同事很近,同领导套近乎,你既缺少资格,也缺少条件,你的表现好坏,通常领导很难直接感受到,往往要通过老同事来了解。如果一味眼睛向上,巴结领导而忽视老同事,搞所谓“远交近攻”,就会一人亲而众人毁,一人种树十人拔,劳而无功。二记多做举手之劳,勿以善小而不为。别人有求之事、利于别人之事,自己不妨多做一点,这实际上是在往自己的人情信用卡上存钱。三记不要厌烦小事,那会是将来获取做大事机会的机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刚进入一个单位,不可能让你承担什么大事,把分派给你的小事做好,甚至自己主动地揽一些小事做。当单位很多事都需要你甚至依赖你的时候,你自然就变得重要了,你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年轻干部成功的一路不止一条,当大家都在思谋着走捷径、以巧取胜的时候,也无异于在挤独木桥;而采取“笨办法”,憨厚一些,踏实一些,干好一些,或许能以迂为直,更容易获得成功。

 

延伸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