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姜

 寒江天外伴月而眠 2010-03-27
调味菜-生姜


  【科属】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

  【别名】川姜、白姜、均姜。

  【功效主治】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治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中鱼蟹毒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含水分87克,蛋白质1.4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8.5克,钙20毫克,磷45毫克,7毫克,胡萝卜素 0.18毫克,维生素 C 4毫克,还有姜、姜酮、龙脑、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

  【食疗作用】

  1.解热镇痛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

  2.助消化,止呕吐 姜的挥发油能增强屑液的分泌和胃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分离出来姜烯、姜酮的混合物均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3.抑菌杀虫 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灭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

  4.抑制癌肿 生姜有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生姜水提取液对子宫颈癌细胞JTC-26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制率高达90%以上。此外,对腹水癌小鼠细胞抑制率为82.2%。

  【保健食谱】

  1.姜糖苏叶饮 苏叶、生姜各3克,红糖15克。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瓷杯内,再加红糖,以沸水冲泡,盖上盖后温浸10分钟即成。每日2次,趁热服食。此饮具有发汗解表,祛寒健胃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诸症,尤其对患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的胃肠型感冒更为适宜。

  2.鲜姜萝卜汁 白萝卜100克,生姜50克。将以上二物分别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汁,混匀即成。不计用量,频频含服。此汁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化痰止咳的功效,可辅助治疗急性喉炎、失音、痈肿、中鱼蟹毒等病症。

  3.姜茶乌梅饮 生姜10克,乌梅肉3O克,绿茶6克。将绿茶、生姜、乌梅肉切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半小时,再入少许红糖即可。此饮具有清热生津,止痢消食的功效,适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胃肠炎,大便不畅等病症。

  4.姜橘椒鱼羹 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鲜鲫鱼1尾(250克)。将鲜鲫鱼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共装入纱布袋内,包扎后,填入鱼腹中,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熟即成。食用时,除去鱼腹中的药袋,加食盐少许。此羹具有温胃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胃寒疼痛,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虫性腹痛等病症。

  5.姜花猪脚汤 生姜、马兰各50克,石菖蒲20克,公猪前脚2只。将生姜切成碎小块;猪脚煮至八成熟,再下生姜、马兰、石菖蒲等。此汤具有散寒滋胃的功效,可辅助治疗慢性胃炎,有益于机体的康复。

  【注意事项】本品辛温,阴虚内热及邪热亢盛者忌食。

  【文献选录】

  《名医别录》:“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

  《本草纲目》:“生用发热,熟用和中。”

  《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毒”

  《本草从新》:“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

  《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文化欣赏】

  民间谚语:“晚吃萝卜早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朝含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历史传说:《东坡杂说》叙钱塘净慈寺长老八旬余,“颜如渥丹,目光炯然”,问其养生之道,答曰:“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也。”

  民间传说:相传有一天,铁拐李来到浙江临平乡下,见到一老农手里摆着一只锅盖大的青鳖,乐呵呵地走着。铁拐李一见即知是毒鳖,忙上前拦住老农,说此鳖不能吃,毒蛇化鳖缩两脚,这鳖后面两只脚没伸出来,吃了会中毒的。老农笑笑不予理睬。晚上,铁拐李又上老农家,准备救治吃鳖中毒的人,谁知老农全家一点事都没有。铁拐李十分不解,向老农请教。这老农说:我知道这鳖有毒,可生姜能解百毒啊。我就是用生姜烧煮鳖的,鳖毒都被姜化解掉了,怎么会中毒呢?铁拐李听了,才知道“人间自有灵丹药,不劳神仙下凡来”。于是将背上药葫芦塞子拔出,把药倒开,自己化作一缕青烟,重返天界。铁拐李倒药之地,后来长出十八种良药,是为名闻全国的“临平仙药十八种”。

  民间习俗:据《随息居饮食谱》载,初伏日,以生姜穿线,令女子贴身佩之,年久愈佳,治虚阳欲脱之证甚妙,名“女佩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