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历史演变

 刘宇晟 2010-03-28

来源: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允都 等
                          [字体: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发展回顾

     ()课程计划的历史演变

     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一直是把基础教育分为小学和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并分别设计和制定相应的两个教学计划。到了1986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我国开始把初等教育阶段和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归为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接着在1992年国家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第一次对小学、初中课程进行统一设计,而且首次把“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至此,从理论上说,高中教育作为独立的一个阶段开始确立。但在实践操作上,直到1996年才制定了第一个把普通高中作为独立学段的课程计划,同时在提法上也与义务教育阶段一致,统一改“教学计划”为“课程计划”。

     1949年以来,我国正式颁布并实行的有关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主要有16个,这16个相关的课程计划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每一个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的颁发都反映了在当时情境条件下的一种进步和努力,总体上也都满足了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而且在实践中也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课程计划发展的基本脉络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1941年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会的决议制定的《六年制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为蓝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并实施。1950年以教育部的名义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和《中等学校暂行校历》。1952年由教育部报经中央人民政府核准,公布了《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学课程的政府文件,初步奠定了新中国中学课程的框架。以后(1978)教育部要求各大行政区(六个)根据这个规程,参照地方具体情况订定实施办法,报教育部备案后实施。《中学暂行规程》受苏联中小学课程影响较大,课程设置为单一的必修课,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要求。它的目的是为新中国培养大批的“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1953年至1958年,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主要内容是课程表和说明),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变动最多的是政治和外语。

   1963年,在总结了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后,中共中央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教育部根据这个条例,重新制定了《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新的教学计划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都作了必要的安排,确立了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训练)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1978年,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这个试行草案以及相配套的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尝试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有益的探索。

   1981年,根据邓小平同志“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精神.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该计划规定,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开设选修课,并将劳动技术教育列人正式课程。制定这个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有这样五大方面:(1)扎扎实实提高教育质量,注意防止和克服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2)努力实现双重任务,逐步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程;(3)妥善安排各门课程,适当加强语文、数学、外语;(4)教学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因材施教,适应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5)要重视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也要积极开展课外学术活动和其他活动。这个计划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分流。从此时起,开始形成高中文、理分流的力、学模式。该教学计划实行了10年,实际影响至今己有20多年。在当时中断了10年正常教育的情况下,它对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基本满足了当时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迫切需求,而目_积极反映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明确提出建立选修课制度。

   1990年,由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初中课程已从整个中学分离出去,而且原中学教学计划中高中的课程结构也不够合理,一些学科的教学要求偏高,虽然各学科教学大纲已经做过调整,但学生课业负担仍比较重,所以国家教委颁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作为新的普通高中教学示十划颁发前的过渡性教学计划。这个调整意见注意解决了原计划中文理科课程比例不够合理的问题,减少了一些教学内容,并加大选修课的比重。1990年的课程结构由单一的学科类课程改变为学科课程和活动两部分,学科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其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普通高中存在文理偏科,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在使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注意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的能力,决定在新的高中教学计划尚未制定前,对现行高中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1990年的调整意见对1981年的计划做了较大调整,如课程结构由单一的学科类课程改变为学科课程和活动两个部分,学科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然而,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中教育中文理偏科、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

    1994年,为适应国务院颁布的新工时制的要求,国家教委对199。年印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作出进一步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则是:(1)在保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整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适当调整各类课程的课时,减少周活动总量;(2)各类课程课时的调整,要有利于向普通高中新课程计一划过渡;(3)加强艺术教育,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课程。

    1995年,为执行国务院关于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的规定,国家教委对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又作了相应的调整。此次调整的原则是:(1)教学计划的调整,要有利于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有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要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2)高中各年级课时的调整,要有利于向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过渡。

    1996年,国家教委组织专家组,经过比较深人的研究,制定并颁发了我国第一个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同时,基础教育司制定并颁发了各学利一的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专家编写教材,从1997年秋季开始在天津、江西、山西进行试验。该计划与历次计划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 首次把高中作为独立学段制订课程计划,并明确提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2)建立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打破了多年来学科课程一统学校的局面,为学校办出特色、学生个性发展留有一定空间;(3)按照优化必修课、规范选修课、加强限定选修课的原则构建的学科课程体系,学生有了一定的选择空间;(4)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材设计都根据时代要求、学科发展作了较大的更新;(5)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思想,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和学校的适应性。1996年首次把高中作为独立学段制订课程计划;优化必修课,规范选修课,加强限定选修课;各学科教学内容、教材构思都根据时代要求、学科发展作了一定的更新;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思路。

    20001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快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对上述“二省一市”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并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试验。到2002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教育部对2000年修订的两省一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进行了再修订,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计划在课程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努力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试图改变学生只能按文科、理科选修课程的现状,允许跨文理选修,尽量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沟通了课程与生活、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特别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信息技术教育的逐步普及,为拓宽学生视野、形成社会责任感、学会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课程支持。课程与教学不再满足于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与结论,而是更多地要求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自己去建构知识,体验过程,获得发展。这些改革为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现行方案在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二、课程结构的变化

课程结构是课程计划的本质内涵,课程结构的变化和发展直接体现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发展的一般轨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颁发的与普通高中有关的16个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中变化比较大的、基本可以体现历史演变的有5个:1952年、1981年、1990年、1996年、2000年。因此,本文主要以这5个课程计划的相关数据和说明为蓝本,选择关键的结构要素,从比较的角度对这些计划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从一个更深层的角度来说明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演变和发展。在课程结构的要素上,本文主要考察了以下四个方面:学术性课程比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比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以及艺术类课程比例。

    ()学术性课程的变化

    无论是通过横向的国别比较还是通过纵向的历史比较,都可以看出学术性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占着主导性的地位。事实上,相当长时间以来,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把课程“默认”为学术性课程来理解的,这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就我国课程计划的发展历史来看,学术性课程在总的课程结构中的地位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变化和发展的。

    在本文中,学术性课程包括工具学科(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科学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2)根据比较分析,本表采用活动总量作为总的计算基数对活动总量的计算,除采用课程计划中有明确的课时说明之外,基本上就是按照这样的公式计算:〔教学总时间(一般三年为120)一复习考试时间(因为此时间在性质上类似于在家自修,不同于一般课时)]X周活动总量(有课程计划称为周上课时数)等于三年活动总量。

   (3)课程计划从19ti1年开始尝试进行文理分科,虽然之后都没有明确规定文、理科的课时,但1996年和200。年的课程计划还是对文理侧重不同的学生的课时做了基本说明。本表就是按照课程计划的相关说明而采用各数据的。

   (4)本文对学术性课程的划分是出于说明问题的需要,而不是一种定性的判断。本文未把艺体课程以及2000年新增的信息技术课程纳人学术性课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在学术性课程的变化和发展上起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学术性课程在整体课程结构中始终占着主导性的地位,在1990年之前的比例都在3/4以上,1990年之后也都在60%以上,1990年的课程计划比较特殊。但学术性课程的总体比例已逐渐趋于稳定,文理科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2.工具性学科一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有了比较明显的下降,但同样也趋于稳定,在文理科中都占30写左右。从语数外三门课程的对比来说,外语课程的比例下降幅度最少,而且现在外语课程的比例已经完全接近或超过语文、数学课程的比例,外语的地位实际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自然科学类课程在理科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在文科课程结构中的比例一般都在20%左右,但相比较来说,前者的比例要高,理科特性在课程结构中体现得要多一些。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变化

    从课程结构来说,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结构。可是,解放以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高中的课程结构一直都是由单一的学科类课程构成,直到1990年才把活动课程纳入课程结构。相关比例的具体数据如表2

       

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两大块,本表在数据的选择上做了些特殊的处理:把课程汁划中列出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把另外的课程(包括地方和学校选修课)都划为学科课程。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变化

    根据课程计划,整个课程结构首先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学科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选修课程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分科性选修(限选)和单科性选修(任选)。相关课程计划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具体比例变化如表3

           

    1981年开始,选修课制度逐渐成了我国的一项课程建设的制度。随着选修课比例总体的逐步上升,我国高中整个课程结构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改变“千人一课”的局面,加强课程的选择性也是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和我国今后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

    随着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比例的逐渐增加,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同时对学校的要求,及学校应当担负起的责任也相应地增加了,如1996年、2000年的课程计划都体现了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的趋势。

    ()艺术类课程比例的变化

    艺术课程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课程,参照解放前的做法,1950年的《中学暂行计划》把艺术类课程纳入课程计划,但从1952年以后,艺术类课程就完全从我国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中消失了,一直到1994年才重新出现。直到现在这一类课程的课时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还都很小,这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太相适应的。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三、关于新课程方案如何创新的建议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基本特点

    纵观我国高中课程的历史发展,历次课程改革或课程方案制定都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共同特点的形成受到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民族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现了我国课程的个性。总的说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发展有如下这些特点。

·课程计划的变革主要依赖于外在的因素,特别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而计划本身内在的逻辑所起的作用不大。

·在培养目标上,都以外在的双重任务来代替,即升学与就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基本上是单一的学科类课程,基础学科的门类在10门以上,每次课程改革主要是内容调整,并增删1-2门科目。同时,课程评价主要取决于校外考试。

·侧重学术性课程,特别是语、数、外三门工具性学科,形成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方式上长期遵循以接受式教学为主的思路,对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强调相对不足。

    ·学科改革以调整为主要策略,追求相对的稳定性,基本形成了以各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

    ·比较重视课程统一,强调学生的共同学习经历和结果,但也开始逐步追求课程的多样性,努力增加高中课程的选择性。

    ·尝试探索从文理不分科到文理分科,再到淡化文理分科的课程发展模式,并努力探索富有弹性的课程结构,寻找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合理比例。

    ·在管理体制上,我国属于集权化类型,几十年来历次教学计划均由教育部制定并颁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转发,学校照办,沿袭“自上而下”的管理传统。

    ·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高度统一性为基本特点、探索课程权力不断分享为基本趋势的课程政策,特别是逐渐关注到了学校层面的课程权力问题,这是课程政策方面一个很大飞跃。

    ·历次课程改革的基础研究反映得不够充分,特别是对方案本身的系统评估报告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

    ()关于新课程方案如何创新的建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生活信息化、学习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巨大的社会压力。为此,我们应该为21世纪的高中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使他们学得有意义、有价值,为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课程方案的角度看,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基于传统,并在传统中寻求创新。为此,在制定新的课程方案时,我们认为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应该强化新课程方案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特点、高中学生的性质与形象、普通高中的性质与任务定位、我国的课程传统等课题,都需要从国际的视野进行深人的研究,需要以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决策的基础。许多实践中的困惑都存在着一个理论原点模糊的间题,对一些基本问题缺乏细致、深人的研究和探讨,很可能会导致实践中的被动。

    第二,应该认真地研究课程方案本身的发展逻辑,并且遵循课程方案本身发展的逻辑。在制定新的课程方案时,尤其要选取一些基本的课程元素对旧方案进行系统的、完整的分析和评估,并向课程利害关系人公布评估报告,借以说明新旧课程方案的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第三,应该有一种系统的观点。从国民教育体系来看,普通高中介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从横向来看,它与职业技术高中并列;从方案内部的要素来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再到课程结构,以及关于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建议,都需要系统的思维。在策略上,需要各个部门或各类人士抛弃“部门本位主义”,无条件地与相关部门和人士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在“共创高中课程的未来”中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应该有一种民主与科学的态度。课程说到底是学生的,而学生是全社会的,因此决定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应该是全社会的议题,而不是少数专家的专利。这就需要采用民主的方式、科学的程序,以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新方案的应然性与合理性。

    第五,应该论证课程传统本身的合理性问题。结合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高中学生特点的变化、学科知识领域的发展等,对传统(如双基、学科体系、共同学习经历、统一进度等)本身进行合理性的论证,以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

    第六,应该声明该力一案有所为的范围。方案只是一种理想的课程文本,一种行将实验的计划。它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说明有关方案的决策是有依据的、可靠的,而且方案本身具有可传播性;课程结构在理论上说是合理而且可行的;假如这一方案付诸实施,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以及组织与制度上的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