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房树人心理测试”(1)

 feige210 2010-04-02
(本文摘选自“笔迹心理分析网”) 
   “房树人测验”开始于Buck的“画树测验”,“房树人测验”相对来说方法多种多样,在测验的形式上又有许多变通。例如:有的简单要求被测者画出房、树、人,有的要求被测者在画完房树人后,再用蜡笔对画进行涂抹上彩,还有的对人物画要求画性别相反的两个人物;另有一种为综合性“房树人测验”(或称统合性“房树人测验”),要求被试在同一张纸上画有房树人来进行测试。总而言之, “房树人测验”不仅是一种人格测验,而且是一种智力测验。它可以动态的掌握病人病情的演变,并且能促发病人的创造力,甚至通过绘画,起到治疗作用。通过多次绘画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以后逐步形成了心理治疗中的绘画疗法。

()、适用范围:                             1、该测验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           2、它亦可以作为人群中,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筛选工具,以此筛选出群体中不良者。       

   3、它还可以用于门诊临床以及住院患者的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方面的信息。       

   4、此外还可用于调解夫妇关系,亲子关系,治疗和矫正不良青少年的手段之一。       

   5、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

()、优点:

1、具有主动性、构成性、非言语性的特点,避免反应内容在言语化过程中变形,从而更具体地了解被测者的人格特征,捕捉到难以言表的心理冲突。

2、能初步了解被测者的智力水平,而不象WAIS测验那样有诸多局限性,并且不易造成心理创伤体验。

3、再度测验不会导致练习效果,有得利于反复施测,追踪观察。

(三)房树人测验技术及其标准化

"房树人测验"可以有两个方面来研究:

(1)是从非言语性,创造性的角度。绘画的特点,基本上是无结构性的。

(2)从言语的统觉的角度来认识,被测者的绘画又具有一定构造性的形式,被测者所描绘的形象也涉及到环境关系,具有一定联想性作用。

(四)“房树人测验是取决于某些方面的投射为前提

                                                              

1。必须明确,在测验中所描绘的房树人是一种特定的形象,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像,因为测验者总是在描绘中考虑要把最重要的描绘特征表达出来,而这些特征可以说被测者内在心理特征的再现。

2。被测者对房树人的描绘,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组合、比例、结构、在画面上的位置、是表达描绘对象的部分还是整体等,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一般来说,他显示出以下两方面:

(A) 被测者积极的进行表达,他们在测验中,在描绘前进行积极的思考、设想。对所描绘的对象,部分与部分之间如何结合,哪些应该先画,哪些应该后画。另外,在表现手法上也显示出各种不同性。为了积极的表达,他们有的会反复的涂擦或对某一部分,在线条上进行强化(把有的部分画得很浓、很重,有些部分甚至描绘时花费时间过长,这都可以显示出他的积极性,还有的绘画表现出奇怪性,刻板性,固执性,甚至对画面进行文字上的描述说明)。

(B) 被测者消极性的表达,他们对所描绘的对象,在整体和局部之间表达不完整,尤其对一些本质性的部分表现出省略、遗漏,如不画门、窗、树叶,人物缺乏耳朵、鼻子等主要器官,还有的在表达手法上,表现出矛盾,古怪的形象,图形结构不完整,描绘时间过短而草率等。

(五)、内容分析

(House)

  房子表示的是被试所出生成长的家庭状况,也是指自己对家庭或一般家庭、家族关系的想法,感情,态度。通过对屋顶、窗、地面线等的构成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被试者在家庭成员中的自我形象,以及空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安全感,家庭成员与环境的关系等。

(Tree)

  树表现的是被试者自己几乎无意识感到的自我形象,姿态,表示其内心的平衡状态,从中可显出被试的精神及性的成熟度,当然树的直接含义表达的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另外是具有生命意义的象征。

人(PERSON

  由于人物画最明显地反映人的形象,于是被试带有意无意地予以歪曲,或画别的人,或画成漫画,抽象画的人物等。这些表现可能是对自我形象的确立困难者,人际关系不良者,不愿暴露隐私者,于是在画人时,自发地动用心理防御机制。  

  在人的画面中,反映了人物的自我现实像,包括心理上的及躯体上的(身体状况),有时也表现自己的理想像。另外,有的所表现的是对被试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无论是赞美,还是丑化,都对被试有强烈的情绪关系,好、恶及矛盾情感,再者,还反映了被试对人物的一般认识,概括印象。

六)有关部分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房树人测验”的部分分析,主要显示出被测者对日常生活的关心和认识,可以表现出对现实的反映和生活事件对被测者的影响。                                      

(1)从质的侧面来分析,在部分的一般项目上,存在着两个不同的表现。

(a)表现出对图形的描绘缺少基本的本质的部分,如:不画门、窗、墙壁、屋顶,不画树枝、树叶,人物缺少上肢、下肢、躯体等。最基本的部分对于本质部分的缺少,一般提示智力方面问题,对客观事物的不关心,对既往史方面原来是平均智力以上的人,往往是提示痴呆状态的预兆。有关部分中,比例和空间关系是否良好,往往提示被测者注意上是否存在问题,有时提示具有逃避现实的表现。如果对部分进行精心的描绘,说明被测者对客观环境过分的关注,具有强迫性的欲求。

(b)有关部分质的分析,具体表现如下:如对房屋中窗的描绘,窗是视觉的接触样式,显示被测者对客观环境的关系,不画窗户,表现出警觉性,具有封闭性的心理。有关门的描绘,如果画正面的门,说明与环境接触良好,具有开放性,画侧面的门,表现出逃避现实,不画门,或关闭的门,表现出被测者是反复思考的,警觉的,偏执的。树木画中,树枝是否残缺,伤痕折断,枯枝残叶等,是心理创伤的象征化表达,树冠的大小,显示了被测者,对客观环境的感知和认识,表现在现实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满足。拒绝和追求。树冠过大,表现性格外向,情感丰富,人际关系良好,生活充满活力。树冠适中或没有树冠,表现出性格内向,对客观环境的感知具有伤感性,缺乏性。人物画的描述,有关上肢的表现,显示被测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对客观环境的控制,上肢越离躯体,说明活动性越强,控制力越高。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倾向。人物画的描述,有关上肢的表现,显示被测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对客观环境的控制,下肢象征着个体的移动力,分开的下肢表现出在客观环境中充满活力。在人物画中,缺少上、下肢,显示出被测者的精神动力下降,无力感,具有神经质和精神病理性。人物描绘质量好,不画眼睛,提示具有过分的猜疑心(常见精分症女性),不画鼻子、耳朵、嘴,象征与客观现实不接触,心理上的孤独倾向。嘴的缺少或强调(嘴特别大、特别浓),显示出对人际关系的好恶。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提示有关口欲期的满足与否。

(2)描绘主题方面的关联性

根据测验的指导语进行房树人的描绘,但在绘画中出现与描绘主题不同的部分和内容,如:在房屋画中画树木;在树木画中画鸟、兔子;在人物画中画太阳、玩具等。这些与描绘主题毫无关联的部分,往往能提示被测者内在的欲求,人格上的丰富性,复杂性,有的还具有精神病理性的意义。

 (3)比例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房树人的描绘,表现应该与实际中的事物具有相对的符合性,这方面的比例失调,往往显示出被测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既有智力方面问题,也有人格方面问题。              

在描绘中有关空间的运用,整个房树人的描绘,在空间比例的大小,整个画面与画纸比较,图形描绘极小。该情况主要表现出被测者性格上的内向,情绪上的焦虑不安,对客观环境具有明显的逃避倾向(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还有一些对某些特定画面的图形缩小,表现出被测者,对特定事物的拒绝、否定。如房屋描绘过小,表现对家庭象征化的否定;树木过小,显示对社会,生活的否定;人物过小显示对自我形象的否定。另一种,图形描绘过大,甚至超出纸张的要求,描绘的部分被画纸的底边切断,显示出一种“空间压缩”的状态,主要提示被测者对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的欲求不满,内在具有敌对的攻击性不满,高度的紧张和兴奋。

B有关部分的比例,描绘部分的大小与整体绘画之间存在着明确的比例上的不平衡,一个高大的房屋,却描绘极度小的门,显示出被测者讨厌与别人交往,过分的紧张。在人物的描绘上,人物化的头部,过分的大于躯体,对于儿童来说,具有自我中心,对于成年人来说,显示出过分夸大自己的作用,对精神活动和自立的过分关注。                       

C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在图形描绘中,部分与部分之间比例失调,如同样的窗户几个窗户之间大小比例的差异很大,往往提示被测者对家庭的厌恶,对家庭人际的不适应。在描绘树当中,在一棵细小的树干上描绘出大的树叶,显示出被测者对客观环境满足的欲望,对女性具有强烈的焦虑不安性,如果在细高的树干上,描绘上露出新芽的小枝,往往提示出被测者的忧郁心境,对客观环境祈求。在人物画上,比例过分大的,眼睛和嘴,尤其是有关女性的描述,往往表现在轻躁狂的病人。                                    

(4)透视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有关透视的方面的分析,主要显示被测者与环境组织的关系,他们的理解力、情感和生活态度及质量。

 A绘画在空间的关系,在“房树人测验”中,一般人的绘画都处于左上偏中的位置。房树人之间,房子大于树,树大于人,树一般较多的描绘在画纸的上部。绘画在纸上的不同位置往往提示被测者在人格方面的问题,画纸的中间部分,往往体现被测者的心理稳定的固执性;画纸的左上边,往往与强烈的焦虑不安有关;画纸的底部,往往于对现实生活的稳定,平衡有关。房树人画面在透视上出现问题,除显示智力上的外,还与人格的正常与否存在着关系。 

B描绘的画面与分析者之间的关系。例如,描绘的房屋表现出好象从天空向地面看(鸟瞰),表现出被测者具有不同于常人的思维,一种与众不同的表达。又如在画面上,在离分析者近的位置图形描绘过小,在离被测者远的位置,图形过大,不符合图形比例,表现被测者对环境的脱离,对概念的忽视,脱离概念的倾向。

 (5)时间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A观察描绘房树人各个画面所需的时间,当某个画面描绘的时间过长,往往提示该画面内容与形式对被测者来说存在着某些特定意义,时间的延长往往提示有关智力方面的问题,情绪方面的影响和人格方面因素的参与所引起的。当然时间的长短与描绘的质量有关,描绘质量差,时间过长,往往提示智力问题;描绘质量较好,时间过长,往往与情绪、人格因素有关。强迫性人格,描绘时间就过长

B从指导语结束到开始描绘的时间,正常情况下被测者30秒以内开始描绘。开始描绘时间的延迟,除了智力上的原因对指导语的不理解之外,大多数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人格方面的干扰所致,有关这方面内容的确定,取决于描绘后的提问。    

 C描绘过程中的停止或中断。所谓描绘停止,是指开始画后在中途明显的停止描画行为,停止时间在五秒钟以上。有关停止的原因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有的是由于情绪方面障碍,有的是由于对某些特定描绘部位,由于潜意识的作用而出现心理上的“阻抗”,显示描绘停止。

  D解释的终止。在房树人操作结束后,有一个通过对绘画进行提问的操作过程,有许多被试在回答过程中突然中断或延迟很长时间再回答这方面的问题,往往涉及到特异性的人格因素。 

  E描绘过程的连贯性。一般来说,整个“房树人测验”有关房屋和人物的描绘,往往比画树木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在整个描绘过程中,各个描绘课题所花费的时间是不一致的,快慢是不连贯的。过快和过慢都能显示出被测者人格方面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