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折现率(discount rate)

 ylkmz 2010-04-08

折现率(discount rate)

目录

[隐藏]

什么是折现率

  折现率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本金化率资本化率或还原利率则通常是指将未来无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

折现率与本金化率的关系[1]

  折现率是根据资金具有时间价值这一特性,按复利计息原理把未来一定时期的预期收益折合成现值的一种比率。在具体评估操作中折现率和本金化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适用场合不同。折现率是将未来一定时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而本金化率是将未来永续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两者的构成完全相同。折现率是收益法应用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在未来收益额一定的情况下,折现率越高,收益现值越低。且折现率的微小变化,会造成资产评估结果的巨大差异。

折现率的构成[1]

  从构成上看,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无风险报酬率,二是风险报酬率,即:

  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如果风险报酬率中不包含通货膨胀率,则折现率又可表示为

  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通货膨胀率

  1.无风险报酬率的选取

  元风险报酬率反映的是在本金没有违约风险、期望收入得到保证时资金的基本价值。在此情形下,投资者仅仅牺牲了某一时期货币的使用价值或效能。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国债利率通常成为无风险报酬率的参考标准。以长期国债利率作为安全利率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如美国就以其30年的国债利率作为安全利率。

  但是在我国,由于国债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的做法,将国债利率当做无风险利率。在我国,国家没有发行长期国债,而短期和中短期的国债的利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由市场供求的情况决定,而且其利率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我国银行存款的利率是有关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的,反映了最基本的市场供求和投资收益的情况。所以,在当前的资产评估实践中,考虑到复利的因素,应该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安全利率。

  2.风险报酬率的选取

  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可以用风险报酬率来表达。在资产评估学中,风险报酬率表述为“风险补偿额相对于风险投资额的比率”。在通常情况下,与较大风险招系的是较高的预期收益,与较小风险相联系的是较低的预期收益。风险有代价,人们把这一代价称做风险补偿风险报酬,风险报酬率就是这种原则的体现。

折现率的选取原则[1]

  1.折现率必须高于无风险利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存人银行、购买各种债券、购买股票、投资实业等。投资者有众多的投资选择机会,在挑选投资方式时,投资者常常以预期收益高而且风险又能承受的一个或多个模式作为备选方案。

  我们知道无风险报酬率也称为安全利率,是指投资者在不冒风险的情况下就可以长期而稳定地获得的投资收益率。显而易见,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只有资产的期望收益率高于无风险利率时他才有可能实施投资行为,也即只有在体现了投资收益率的折现率高于无风险报酬率时,投资者才会实施其投资计划,要不然将资金存人银行或购人国债会更安全和有效。这一原则反映了金融市场的一个简单道理:“利率是金融市场的入场券”。

  2.折现率应体现投资回报率

  折现率就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为待评估资产进行投资所需要的回报率。在存在正常的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条件下,任何一项投资的回报率不应低于该投资的机会成本,同时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反映的是资产的期望收益牢。任何资产都会产生一定的收益,因此折现率就是某一价值的资产充当投资时的收益率。’由于收益率是与投资风险成正比的,风险大者,收益率也高;反之,收益率则低。当把资金存入国家银行时,或购买国库券时,风险很低,利率也就低;而将资金投向房地产股票等资产时,收益率高,风险也大。因此,在用收益法评估资产价值时,折现率反映的是对应于某一风险状态下的该资产的期望投资回报率,或称做期望报酬率

  3.折现率委能够体现资产的收益风险

  一定的资产收益是与一定的资产风险相伴随的,资产未来收益额的不确定性就是资产的收益风险。而且,这种不确定性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如果两项资产未来能创造等量的收益,但它们可能承担的风险会不一样,这与资产的使用者、使用条件、使用用途密切相关,对这两项资产的评估当然应采用不同的折现率,才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估效果。这也体现了资本市场高风险、高回报的市场法则。因此折现率的选取应体现资产的收益风险。

  4.折现率应与收益口径相匹配

  在采用收益法评估(以企业为例)时,由于评估的目的不同,收益额可以有不同的口径,如净利润净现金流量、无负债净利润、无负债净现金流量等。而折现率则既有按不同口径收益额为分子计算的折现率,也有按同一口径收益额为分子,而以不同口径资金占用额或投资额计算的折现率。如企业总资产收益率、投资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所以,针对不同的收益额进行评估时,应该注意收益额与折现率之间结构与口径上的匹配和协调,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合理。

折现率、利率贴现率收益率的关系

  折现率不是利率,也不是贴现率,而是收益率。折现率、贴现率的确定通常和当时的利率水平是有紧密联系的。

  之所以说折现率不是利率,是因为:①利率是资金的报酬,折现率是管理的报酬。利率只表示资产(资金)本身的获利能力,而与使用条件、占用者和使用途径没有直接联系,折现率则与资产以及所有者使用效果相关。②如果将折现率等同于利率,则将问题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

  之所以说折现率不是贴现率,是因为:

  ①两者计算过程有所不同。折现率是外加率,是到期后支付利息的比率;而贴现率是内扣率,是预先扣除贴现息后的比率。

  ② 贴现率主要用于票据承兑贴现之中;而折现率则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收益分配等。

  要搞清楚折现率的,就必须先从折现开始分析。折现作为一个时间优先的概念,认为将来的收益或利益低于现在同样的收益或利益,并且随着收益时间向将来的推迟的程度而有系统地降低价值。同时,折现作为一个算术过程,是把一个特定比率应用于一个预期的现金流,从而得出当前的价值。从企业估价的角度来讲,折现率是企业各类收益索偿权持有人要求报酬率的加权平均数,也就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折现率本身来说,它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资产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期望、对投资风险的态度,都将综合地反映在折现率的确定上。同样的,现金流量会由于折现率的高低不同而使其内在价值出现巨大差异。

  在投资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即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按照马科威茨教授的定义,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大于财富的期望效用,投资者为风险厌恶者;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等于财富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中性者(此时财富与财富效用之间为线性关系);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小于财富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追求者。对于风险厌恶者而言,如果有两个收益水平相同的投资项目,他会选择风险最小的项目;如果有两个风险水平相同的投资项目,他会选择收益水平最高的那个项目。风险厌恶者不是不肯承担风险,而是会为其所承担的风险提出足够补偿的报酬率水平,即所谓的风险越大,报酬率越高。就整个市场而言,由于投资者众多,且各自的风险厌恶程度不同,因而对同一个投资项目会出现水平不一的要求报酬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的现金流量估计完全相同,其内在价值也会出现不容忽视的差异。当然在市场均衡状态下,投资者对未来的期望相同,要求报酬率相等,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也相等。因此,索偿权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索偿权持有人要求报酬率的高低。比如,按照常规的契约规定,债权人对利息和本金的索偿权的不确定性低于普通股股东股利的索偿权的不确定性,因而债权人的要求报酬率通常要低于普通股股东的要求报酬率。企业各类投资者的高低不同的要求报酬率最终构成企业的资本成本。单项资本成本的差异反映了各类收益索偿权持有人所承担风险程度高低的差异。但归根结底,折现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现金流量风险的高低。具体言之,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越大,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就会越高,如要求提高利率水平等,最终的结果便是折现率的提高。

  而从企业投资的角度而言,不同性质的投资者的各自不同的要求报酬率共同构成了企业对投资项目的最低的总的要求报酬率,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企业选择投资项目,必须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折现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财务估价的直接目的是确定持续经营过程中的企业价值。按照折现现金流量理论,决定企业价值的是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折现率应是能够反映企业所有融资来源成本、应当涵盖企业所有收益索偿权持有人的报酬率要求的一个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正是这样的折现率。

  基准折现率则是一个管理会计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折现率的基准,通常是用来评价一个项目在财务上,其内部收益率IRR)、折现率是否达标的比较标准,通常基准折现率可选用社会基准折现率、行业基准折现率、历史基准折现率等做为评价项目的基准折现率。

相关条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