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播电视创新背后是理念的转变

 玛卡巴卡 2010-04-14

广播电视创新背后是理念的转变—对话艾红红

来源:中国报业网 作者:丁启超 2009-4-28 13:40:00

      编者按:“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强和做大,一个重要的外部保障是建立科学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这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更为开放、科学和可操作的广播电视监管和调控体系”,艾红红说。


     30年来,中国广播电视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为推动中国传媒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中国广播电视是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发展,并实现跨媒体融合与创新?如何实行创新经营与多元发展呢?为此,笔者特意电话连线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艾红红。


 
     中国报业网:改革开放30周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辉煌30年,也是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辉煌30年,请您谈谈中国广播电视30年的重要发展及取得的显著成就?


    艾红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传播内容与形式的极大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广播电视从业者在业务实践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探索出了诸如《新闻和报纸摘要》、《小喇叭》等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栏目,但由于那时把广播电视定位于宣传鼓动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认为广播电视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政治宣传和社会教育,因此,节目普遍呈现出一种以传者为中心,重政治、轻经济,重宣传、轻信息,重教育、轻服务的倾向。总起来看,节目的内容与形式虽多种多样,但取材范围却相对狭窄;广播的影响范围虽不断扩大,但后期却主要充当了报刊和通讯社的“有声版”与“传声筒”。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界重提“自己走路”方针,逐步走出了过去狭窄的泛政治化胡同,在内容上开始真正面向大众和民生,对象化、专业化的节目(栏目)和频道(频率)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在形式上则不拘一格,摆脱了过去千台一面的局面;广播电视声屏日益繁荣兴旺,节目栏目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大国。


    二是事业规模的加速扩张。改革开放前,在国家统一规划部署下,有线广播获得了较快发展,基本普及到千家万户,但电视业却长期处于落后状态,80年代以来,优先发展电视事业被提上议事日程,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电视机的普及和人民群众的收视热情同步高涨,电视业始才迎来了它的黄金年代,从规模和数量上看,我国已步入了世界广播电视大国的行列。


    三是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采编摄录手段的电子化、数字化和传播、覆盖手段的电子化、数字化及网络化已彻底替代了改革开放之初的机械化落后模式,形成了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传播网络,并进入了由模拟向数字化转换的新时期,因而,从技术手段、传播手段这一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广播电视业也是位列世界前茅的。
     
     中国报业网:30年来,中国广播电视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为推动中国传媒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中国广播电视是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发展的?


     艾红红:30年来,中国广播电视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主要是围绕节目栏目、经营管理和媒介理念等方面进行的。


     广播电视节目栏目的改革,是一个由局部的节目栏目创新,逐步推进到整体的频道创新和结构创新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初,广播电视系统的关注点是节目、栏目内容与形式的微观突破。如在新闻报道方面注意扩大取材范围,提高新闻时效,增加信息量,改进报道方式等;在文艺节目方面解放原来很多被称为“毒草”的传统经典剧目,同时大力创新综艺节目、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等。还有如增办对象性、专业化节目,启用主持人以增加节目的亲和力等。


     80年代末,这种局部的变革逐步被频道/频率的整体改版所融合,经过由局部而整体、由微观而宏观的改进,广播电视的主体性地位日益彰显,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尤其是今年的四川汶川地震报道和奥运会报道,都为我们展示了广播电视传播的独特魅力。


     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也是一个渐次推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2年,是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起步期;1978年以后,为解决政府财政拨款不足的问题,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始播出广告节目;第二阶段为1983-1992年,为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多向探索期。此后,以广告为主业,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出版经营、技术经营,广播电视外景基地经营、旅游经营等多种经营活动蓬勃开展,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范围与渠道不断拓宽,产业经营理念也日趋成熟;第三阶段为1992年至今,是广播电视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期,出现了广播电视产业集团等新型的媒介组合形式。


     90年代以来,借鉴国外的做法,社会上出现了经营和运作除新闻节目之外的电视制作机构,广播电视行业涉足其它产业的现象也更为普遍,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关系则由过去的合作关系变为竞争关系,尤其是目前互联网,通讯业等服务供应商也开始涉足音视频业务,使得这种竞争更趋白热化,广播电视界以扩大创收提高自身经济实力的意识也更为强烈。


     在创新经营的同时,广播电视界的机制创新、体制创新交替推进。制片人制度、社会招聘制度等在当时还带有相当的试水性质的运作机制应运而生,而当实践和上级主管机关给与肯定时,广播电视人总是进一步把它稳固化进而制度化。这种由外助而内推的改革方式,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业驾轻就熟的一种路径选择。


     这种改革创新的背后,实质是一种理念的转变。


     首先是对广播电视属性与功能认识的转变。经过30年的改革,人们已经认识到,广播电视媒介绝不是单一的政治宣传工具,而是以提供新闻信息为本位,既可作宣传、同时还可提供娱乐消遣和服务的多功能媒体。


    二是对广播电视“传/受”关系认知的转变,以“受众本位”观逐步取代了过去的“传者本位”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播电视业逐步汇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广播电视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与以前有了很大不同,由于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将广告收入作为重要资金来源,而要吸引广告客户投放资金,就需要尽力吸引听众和观众“触媒”,这样,受众的收听/收视率也就成为衡量节目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成为广播电视改革的重要指挥棒,想受众所想,急受众所需,设置受众真正感兴趣的节目栏目,即以受众需求为本,意味着广播电视的内容与形式必然向大众化、多元化和对象化转型,而且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政治日益民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受教育面扩大,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群众文化水平和精神需求也日益增长,从而对广播电视传播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如果仍拘泥于过去一元的政治化取向,势必被听众和观众所厌弃。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国外的一系列传播观念和传播理论相继被引入我国,成为正在探索走向世界的国内广播电视传媒的有益参照。从业务层面看,随着我国广播电视界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媒介间往来的日益频繁,国外媒体的一些做法,包括他们的传播理念、传播流程、传播方式等,都对我国的广播电视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现实借鉴;从理论层面看,西方传播学的引入,对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传播学关于媒介性质、媒介功能、媒介传播过程及传播效果的研究,不仅为我国广播电视从业者和理论工作者认识媒介、了解受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新时期广播电视的改革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比如,从传播学角度考察,只有受众接受,才能实现传播目的,因此,广播电视传播的首要一点,就是以适宜的内容与形式来吸引受众,赢得受众,而西方传播学关于受众抽样调查、媒介效果研究等一整套理论与方法的输入,无疑为我国广播电视传播改革面向受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和评价依据。


    事实上,以受众为本位,从严格的受众抽样调查结果来分析社情民意,从中找出广播电视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以确定下一步的改革目标,正是新时期以来广播电视越来越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中国报业网:2008年,是奥运年,中国年,更是媒体年,这一年,创新,融合的主题引领着中国传媒的发展,借此契机,广播电视是如何实现跨媒体融合与创新?


    艾红红:2008年被称作奥运年、中国年,也被称作媒体年。在第29届奥运会于北京召开之际,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中国也因此成为相关信息的主要输出国。为报道这场奥运,以中央三台为首的广播电视界同仁齐心协力,一方面做好传统媒体,另一方面又创新采编方式和理念,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推出多种定向服务,形成广播、电视、手机与互联网的跨媒体融合。这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呼应补充、媒体传播者与大众(网民)共同参与的互动模式已成为重大事件发生时信息传播的一种潮流。


 
    中国报业网:目前,“创新经营,多元发展”等话题已成中国传媒生存发展的热门话题,那么,中国广播电视将如何实行创新经营与多元发展呢?


    艾红红:历史地看,从经营的角度来考虑和规划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认识上的巨大飞跃,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经营和多元发展是中国传媒业生存发展的“宝典”,也是广播电视业发展的金科玉律。


    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强和做大,一个重要的外部保障是建立科学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这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更为开放、科学和可操作的广播电视监管和调控体系。


    而对各级广电职能部门而言,创新经营、多元发展的前提,恐怕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以前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以宣传为主,“小而全、低而散”的格局,按照市场规律去架构内部体系,形成以核心业务为龙头的经营机制和产业链条,并适应多媒体综合发展的趋势,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乃至跨国界的传媒体系。尤其是在内部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分配机制以及权力制约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行责任定向化和专业化,并充分利用民间和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资本运作体系,以共同应对来自业内外、国内外的多重挑战。最后,预祝中国传媒大会·2008年会取得圆满成功。(作者:丁启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