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神课自古以来有关月将的取用方法有多种,且颇多争议,令初学者无所适从。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种:
1.月建及月将。月建为何支,月将即为何支此种方法并不多用。仅《癸己类稿》中有此记载,在其他的术数古文献中已不多见。现今世所流传的术数中也不用此法。
2.以月建换取月将。即以月建的合神作为月将,亦即月建为何支,其支的六合之神即为月将。如月建在寅,寅之六合之神即为月将。则月将即为亥。现今世所流行之六壬金口决者,即以此法换取月将。天乙门金口决则不用此法。
3.以中气换月将。即依太阳过黄道十二宫之中气换取月将,节气当中,一节至另一节为月建,一中气至另一中气即为月将。如占测的时间在惊蛰,春分二节气中,二月建卯惊蛰为节,春分为气。而此时间,占测是在春分前,则月将亥,若占测时间是在春分之后,则月将为戌。神霄派天乙门术数当中,大六壬神 及六壬金口决之月将的取法,皆依此法为准。大多数六壬书籍及世传之六壬术,也皆以此法为月将之取例。但现今流传于世的六壬金口决,却不以此法取月将,不知何故。金口决,全称为大六壬神 金口决,即是孙膑先师集大六壬 之大成,去繁就简,取其精要,始将金口决传行于世,故称为六壬神 金口决,简称为金口决,故金口决之月将的取法理应同六壬一致。然而现今风行于世的金口决,却不用此法,且都没有将其所宗之法换取月将的理论依据写出,使人不明所以。
4.除此之外,台湾学者秦瑞生先生在其《大六壬预测学》一书中,又列出一种月将的取法,并加以驳斥,现原文摘引如下:
“明朝时,怂恿并辅佐燕王篡位成功的姚广孝和尚,法名道衍。其所用之月将法,又别树一格,称为“超神法”。其法于每月中气之前,本月节令之后,视月将出现之日,定其阴阳,照河图生成之数,阳从生数阴从成数,因其而超之,称为真月将。详释于下:
正月建寅,于月将登明交合,视立春后几日得亥,亥乃地六成数。即超六日是辰,便辰日亥时起亥将。
二月建卯,与月将从魁戌合,视惊蛰后几日得戌,戌乃地四生数。即超四日是丑,便从丑日戌戌起戌将。
三月建辰,与月将从魁酉合,视清明后几日得酉,酉乃天九成数。即超九日是己,便以己日酉时起酉将。
四月建己。与月将传送申合,视立夏后几日得申,申乃地四生数,即超四日是亥,即从亥日申时起申将。
五月建午。与月将将小吉未合,视芒种后几日得未,未乃天七成数,即超七日是丑,便从丑日未时起未将。
六月建未。与月将胜光午合,视小暑后几日得午,午乃地二生数,即超二日是未,便从未日午时起午将。
月建申。与月将将太乙己合,视立秋后几日得己,己乃天七成数,即起七日是亥,便从亥日己时起己将。
八月将酉。与月将天罡辰合,视白露后几日得辰,辰乃天三成数,即超三日是午,便从午日辰时起辰将。
九月建戌。与月将太冲卯合,视寒露后几日得卯,卯乃地八成数,即超八日是戌,便从戌日卯时起卯将。
十月建亥。与月将功曹寅合,视立冬后几日得寅,寅乃天三成数,即超三日是辰,便从辰日寅时起寅将。
十一月建子。与月将大吉丑合,视大雪后几日得丑,丑乃地六成数,即超六日是午,便从午日丑时起丑将。
十二月建丑。与月将神后子合,视小寒后几日得子,子乃天一成数,便从本日子时起子将。
姚氏之法不足取,矛盾之处甚多,因即以月将为月建之合神,则应以每月节令而交换。今仍需俟其支神出现,且再超过若干日,仍不免有落空之日。现书仅以作参考之资料。
太阳在天空中运行,在地球上看去,有一条固定的轨道。古人称之为黄道。太阳沿之运行一周正好是一年。古人把黄道分为365.25度,太阳每日运行一度。黄道上的这种度数,叫做日度。到了明代,改为周天360度的方法,叫做整度。
把周天分为十二等分,叫做十二次。又称为黄道十二宫。十二次也各有其名, 在天上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度数。 据《清史稿·天文志》记载,清康熙和乾隆年间两次测定十二次黄道赤道度数。今列其中乾隆甲子年(公元一七四四年)的十二次赤道度数如下:
星纪
|
箕宿2度19分13秒
|
箕宿2度40分14秒
|
木 枵
|
南斗23度24分18秒
危初度12分44秒 |
南斗22毒5分47秒
危一度50分27秒 |
降 娄
|
营室10度5分47秒
|
营室17度38秒
|
大 梁
|
奎宿11度8分52秒
|
娄宿4度52分3秒
|
实 沈
|
昂4度9分39秒
|
昂宿7度34分3秒
|
鹑 首
|
参8度55分15秒
|
参宿8度1分55秒
|
鹑 火
|
东井28都16分50秒
|
井28度8分15秒
|
鹑尾
|
七星6度17分1秒
|
张宿5度12分1秒
|
寿 星
|
翼宿9度48分17秒
|
翼宿18度8分31秒
|
大 火
|
角宿9度43分49秒
|
亢宿初度10分30秒
|
析 木
|
房宿初度37分35秒
|
房宿4度8分17秒
|
以上一度等于60分3600秒,且十二次分别对应十二月将及黄道十二星座。见下表:
十二次
|
月将
|
星座
|
太阳黄经
|
中气
|
星纪
|
大吉丑将
|
魔羯座
|
270度
|
冬至
|
玄枵
|
神后子将
|
宝瓶座
|
300度
|
大寒
|
登明
|
亥将
|
双鱼座
|
330度
|
雨水
|
降娄
|
河魁戌将
|
白羊座
|
0度(360度)
|
春分
|
大梁
|
从魁酉将
|
金牛座
|
30度
|
谷雨
|
实沈
|
传送申将
|
双子座
|
60度
|
小满
|
鹑首
|
未将小吉
|
巨蟹座
|
90度
|
夏至
|
鹑火
|
胜光午将
|
狮子座
|
120度
|
大暑
|
鹑尾
|
太乙己将
|
处女座
|
150度
|
处暑
|
寿星
|
天罡辰将
|
天枰座
|
180度
|
秋分
|
大火
|
太冲卯将
|
天蝎座
|
210度
|
霜降
|
析木
|
功曹寅将
|
人马座
|
240度
|
小雪
|
太阳的运行,古人以冬至为一年的起点。但由于岁差的现象,即受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影响,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变动,从而使得冬至点在黄道上每年不停向西逆行移动约50.2秒。古人最初确定的冬至点为牵牛初度。到了公元1337年,古人观测冬至点已移至箕宿10度。这比现科学测算的冬至点(箕宿9.9度)仅误差0.1度。按每年50.2秒计算。到1900年,冬至点则在箕宿2.1度
冬至点的位置知道后,就可经过精密的计算,知道到达冬至点的时间。古人是依据冬至前后几十天的日影长度推算。现在经过天文学计算,已将冬至及二十四节气标在日历上。
我国古代的节气,是按一年时间平分,每一节气相当于一年的二十四分之一,亦即15至22天稍差,叫做平节气。一年共分出二十四节气。自清朝以后,改用太阳视黄经为准。每隔黄经15度,定一节气,叫做定节气。
因此,由冬至开始,太阳每运行15度为一节气。冬至为中气,为一年的起始点。每运行30度为一宫,一年共运行十二宫。且太阳在黄道十二宫之运行皆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气交换过宫。故月将也应逢中气而交换。如此,方符合天文正理。
月将的取法
神霄派天乙门术数中,大六壬神课和六壬金口决,皆以中气取月将。其法如下:
雨水、惊蛰、月将为亥(登明)
|
春分、清明、月将为戌(河魁) |
谷雨、立夏、月将为酉(从魁)
|
小满、芒种、月将为申(传送)
|
夏至、小暑、月将为未(小吉)
|
大暑、立秋、月将为午(胜光)
|
处暑、白露、月将为己(太乙)
|
秋分、寒露、月将为辰(天罡)
|
霜降、立冬、月将为卯(太冲)
|
小雪、大雪、月将为寅(功曹)
|
冬至、小寒、月将为丑(大吉)
|
大寒、春分、月将为子(神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