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是荔枝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荔枝生长在年平均气温
21—25oC的地区,反应良好。迟熟品种在0oC,早熟品种在4oC时,营养生长基本停止。8—10oC时生长开始恢复,10—12oC时生长缓慢,13—18oC时生长增快。21oC以上生长良好,23—26oC时,生长最旺盛。温度降至0oC时不致冷害,降至—1.5oC时,两天之内荔枝老树不致损伤,,—2oC时枝梢叶层受冻害,—2.6oC时,枝梢受严重冻害。荔枝冻害的临界温度是—2oC,持续时间愈长,损害愈严重。
冬季温度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低温(0—10oC)时间长有利于花穗分化和花芽分化,早冬梢小叶展开初期受冻脱落,形成花穗多、分枝多,花穗大,雌花多,是丰产前兆。在11—14oC情况下,花枝和叶都可以同时缓慢发育成有经济价值的花穗。18—19oC以下,仍可形成带叶多的小花穗,但无经济价植,是荔枝成花的边缘温度。
温度与荔枝花器官发育也有密切关系。始花前50天左右是雌雄蕊从分化到成熟的时期,黑叶等品种花芽分化后≥OoC的活动积温约达到25oC便进入开花期。
温度对开花期同样有影响,花期平均气温与花期长短呈负相关关系,花期≥0oC的活动积温与花期长短成正相关关系。花期平均气温低于20oC时开花,总日数明显增多,当花期平均气温高于22oC时花期显著缩短。
荔枝小花在10oC以上才开始开放,18—24oC开放最盛,29oC以上则开放的花减少。花粉的发芽以20—28oC最适,在雌温度范围内因品种而异,高于30oC时,发芽率反而下降,在适宜条件下,花期的迟早,温度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