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地产商者说

 tjp7309 2010-04-24

我们是房地产商。说实话,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不得不干许多坏事。从这个行业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我们这个行业是不能创造任何实物财富的,而是推波助澜,增加市场波动,为投机和进行财富重分配,为官员另辟一条交易和发财暗道服务的,是一个不和谐不稳定和动乱的源泉。我们每天做的事是在各大网站、电视、广播、报纸报刊杂志及社会上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制造疯狂涨价气氛,我们不能让人们安居乐业,因为没有生存威胁,人们就没有疯狂寻找投资增值的动力。我们要让人们知道:投资增值那是他们老来唯一可依靠的东西。我们要让人们不停地奔波、让人们不断地失业、让人民币不断地贬值,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满足于现状,每天战战兢兢地拿着那点稍纵即逝的人民币去换一些有人说不会贬值的东西,才会每天不去考虑如何好好工作和生活,而是胆战心惊地在民不聊生的相互诉说中绞尽脑汁地去保护那些原本属于他们的财富,而这样,我们又可将从他们那里聚集的资金垫高我们的房价,支撑着我们更有耐性让更多的人在更长的时间时时感到他们将会一无所有。尽管我们知道这会把整个国家带到物质财富生产空前萎缩,许多人们将丧失工作技能,越来越多的人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被控制进入房地产赌场,无人愿或安心物质财富生产更别说创新的境地,使人们不再勤劳而是成天想不劳而获、投机取巧,但每天网站上不都在张扬资金运作、巧夺豪取吗?我们是商人,社会动荡是政府的事。

我们知道,政府从无信用到超级信用,是要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进行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和无私努力奉献而建立起来的,如果说劳动、精力、思考、时间、效率能创造财富的话,那是一个无法用金钱可计算的财富,一条生命值多少钱?一场革命换来的正义、信用,那不是用物质财富能衡量的,如果一定要用GDP来衡量的话,那就是从现在的政府信用恢复到那种政府信用程度,也就是说用多少钱能换回那些信用,那就是它的价值和GDP。政府从无信用到超级信用的过程,是用财富的实物形式(或度量)--劳动、精力、思考、时间、效率、鲜血、生命换取信用的过程,这个时期只有奉献付出投入还没到收获、享受产出时期,巨大的财富还只是以实物财富的形式存在还来不及定价货币化。再说,大家都认为实物财富匮乏,再多的货币财富都不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存生活问题,都是假的没有意义的。根据投入产出并增值的原理,政府原来从无信用到超级信用所花费(或投入)的财富,乘以一个累进增值率,再乘以一个贬值系数,我们再增加点合理利润,再摊一点灰色成本,再考虑一下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再加一点预期/人民投资收益/垄断利润,再多对倒几次让更多的人假按揭投点机、适度炒作也不算什么,再囤囤地捂捂盘增加点紧俏利润,再对公众稍微提醒(威胁)挤一挤拆一拆,再限一限公众生存生活物质来源渠道,再釜底抽点薪---贬一贬货币值,提醒一下养老问题(吓一吓,让他们有后顾之忧),再合理波动一下,再货币宽松一下,先有自有资金,再有信贷资金,再银行资金,再投资资金,再投机资金,再企业资金,再行业资金,再到大众资金,再到国内整个社会资金,再到外资,如果那些发达国家也糊涂的话,那么最后到全球资金都来垫一垫,这就是政府原来从无信用到超级信用所花费(或投入)的财富的目前合理折现财富。

 
如果将超级信用逐渐卖出一直卖到无信用状态,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天天所做的,就是当政府肩客拍卖师,帮政府倒卖信用,将信用换成货币。别人不知道,上面信用折现的计算方法真的很准确,毫厘不爽,尽管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怨声载道,政府政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甚至逆反,但我们能从中以此换来巨额货币,而这些尽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政府却熟视无睹,没人把它当回事,抱着拖过一届是一届的想法敷衍着,甚至为了政治前途和财富后路暗中怂恿着。我们知道,因为目前基本物质财富还算充裕,就是所有行业都停下来,整个社会几年不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我们还能撑着,我们目前并不怕一业兴旺、百业凋敝的全民炒楼,我们也管不着社会精神文明思想和其他行业的技术继承创新,就是哪怕有一刻时间能调动或借干净人们或社会或地球上所有的钱,把这个地球买下来,如果什么都不干空着囤着能赚钱我们就空着囤着,不管多长时间,这样有人觉得可惜,无限期浪费了工农牧渔对人类必需的生存生活物质的生产,我们看那是狗屁,我们尽管没创造甚至浪费破坏物质财富,但我们能创造更多纸币赖以发行的GDP;如果把地球每寸土地变成钢筋水泥能赚钱我们就把它变成钢筋水泥;变成沙漠垃圾能赚钱就把它变成沙漠垃圾;变成危房能赚钱我们就把它变成危房;如果整个地球建满了寿命只有30年的房子,却需要将所有房子空置40年,将所有人都住一地洞,只要这样能赚钱,我们照干不误,管它以后是否能有饭吃有衣穿环境如何能否生存,也管不了以后自己能否生存,管不了钢筋水泥地能否返耕播种或花更多财富返耕播种,就是不能返耕,因生存问题而引起动乱,我们还能捱得比别人长,说不定还能侥幸舒服地活过一辈子。实际上,现在离政府完全失去信用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也知道,利用政府信用(政策、会议、领导人讲话),通过舆论和资本炒作削弱、抑制、甚至逆转政府政策意向,从中获取暴利的行为都是出卖政府信用的行为,因为这种暴利不是通过物质财富的创造产生,而是来源于大众相信政府信用而遭受的损失,是通过政府信用遭受的损失而获取的,我们也就是这样几次三番出卖政府信用而获得暴利的,如果剩下的政府信用还能在较长的时间内拿来为我们换取巨量财富,把它卖光又如何?

 
融资、上市、假按揭是我们借钱与房奴对赌看谁气长、谁死得更早。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肯定,房奴没有我们气长,他们扛不住,则他们的财富就由我们随意分配摆布或支配。一般的房奴谁有我们魄力大,我们敢并且有能力一借万万亿,空手收购中国都不会皱眉,要我们死,这些钱尽管不是我们的,但是是我们借的,说实话,从借的那一刻起就把它看成是送我们的,没打算还的,死前花光再说,这样也得万万年。巨量的多余的钱集中在我们这里,我们就可兴风作浪,想要哪个地方什么东西什么事动荡起来就动荡起来,想要什么涨价就涨价、缺货就缺货,不恐慌的人恐慌起来,祥和的地方不安起来。假如全国有一半的钱集中在我们这里,我们可以控制全国,事实上全国大部分的钱在向我们少数几个人集中。我们有了钱,每天就玩对倒游戏,争当地王,囤地捂盘,赚了亏了,我们都不会放在心上。我们将一块地让你卖给我,然后我卖给你,来回对倒十几次,价格也从每亩几万元倒到几千万,房子也如此。我们会让我们圈内的人相互制造争抢气氛,使人们相信土地房子真的那么抢手地价房价真的那么高了。你们看看,创造亿万财富也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只要将几块地几套房今天换你的名字明天换我的名字,这样多反复几次就行了。这事看起来有人会说我们像是地贩子房贩子,告诉你我们可没有贩子那么辛苦,那过奖我们勤快了。在我们看来,其他行业的所谓经营天才简直是蠢猪,做得那么辛苦还经常亏损。不过,钢铁行业好像领会到了点什么,几张广告,在行业中吹吹风后统一行动,年初涨一涨,比什么增产节约,降能减耗,提高效率,提高技术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强。君不见,许多倒腾钢材的门市,一年一进一出,比许多精密深度加工的效率很高操作技术要求很高的公司都赚钱。

 
我们还会强制拆迁,制造房价抬轿者,这是好听的。难听点就是我们的策略是先将他们的食物衣物抢走,然后在估计他们饿得不行的寒冷的一天他们经过的路边,摆些食物衣物一直轮番涨价大声叫卖,叫卖声中夹杂一些丑化他们形象,侮辱他们人格尊严的话,让他们仅剩的一点钱不得不买最少的东西。  

我们知道财富不是炒来的。同样一块地,今天记录它的评估值为一元,明天将它的评估值改成一亿元,GDP增加了,财富没有任何增加。一棵桔子原来收了100斤后来只收50斤,无论GDP增加多少,财富都缩水了一半。如果社会只有财富在倒卖,那么这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而且会使财富在漫长的劳命伤财的过手中浪费掉并且增加了不必要的其他资源浪费(如搬运、管理、银行资源和机关工作等)。我们圈地不建是在浪费土地资源,我们建的房子却让它空置,甚至从建到拆,房子都在不停地倒腾,巨大的资源不是用来为人服务,而是通过极度夸张的浪费来彰显自己的高贵和身份,通过资源的奢侈占有来制造资源紧张气氛,通过有米不卖饿死人来创造涨价条件,通过浪费资源的使用价值,剥夺他人享用资源的权力,让人们在受尽折磨后答应涨价条件,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剥夺他人的财富来增加自己的财富,这样做在古今中外都是罪孽深重的(如果农民都像我们一样,能齐心协里力涨几百倍粮价,我们将会马上饿死)。  

奇怪的是,我们自己都觉得罪大恶极的事政府竟能容忍。我们经常损害政府信用,挖掘社会的经济道德文化基础,甚至瞪鼻子上脸对着干,政府却像大憨,也像开玩笑、没人管似的,我们开着推土机挖掘社会大厦好像如入无人之境。搞得我们折腾政府都有点于心不忍看不下去,觉得太过分对不起政府。觉得政府其他人关心政府安危的程度还不及我们房地产商。  

通过几次较量,觉得无任我们做得如何过份,政府都不会也不敢对我们怎么样,因为他们经济命脉的根子在我们手上。土地增值,是借题发挥印钞票的好理由,这从我们再怎么样他们都不会动真的就可看出来。我们劣迹斑斑,这么多罪,就是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你看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都知道恶炒房地产,对国家、对人民、对自然、对后代、对民族都罪在不赦,要遏制投机,简单一招即可见效,让房产投机客限期还贷,让投机房地产者亏点本。这本不难想到,但为什么政府会忘顾左右而言他?而让投机房地产者亏点本的惩罚都不敢做出来,网站上仍是些房价上涨的信息评论新闻广告在狂轰烂炸,如何遏制投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