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用光的技巧33

 小雅九如 2010-04-25
2010-04-25 14:44:33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6702ad3f0100hwto [查看原文]

5.关于色温

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色温究竞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光线的颜色成分的。

    用以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厦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只不过色温是用开尔文(。K)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当黑体受到的热力使它能够放出光谱中的全部可见光波时,它就变成白色,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1t日光型、3400。1t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厘定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而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1t的色温条件。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1t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卷。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80滤光镜。如果当时不用TTL曝光表测光的话,须增加2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而当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85B滤光镜,需要增加2/3级光圈。

   然而,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滤光镜代号十分混乱,不易识别,并不是所有的制造厂商都用标准的代号和设计。因此,在众多的滤光镜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滤光镜是不容易的。为了把滤光镜分类的混乱状况系统化,使选择滤光镜的工作简化,加拿大摄影家施瓦茨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标定光源色温的新方法。

6.如何正确选择嚗光

测光表和自动相机的问世,使得正确抉择曝光的过程变得越来越简单和方便。测光表能量度照射到被摄物上的光线强弱,并将其读数展示为光圈与快门速度。测光表基本上可分为入射式和反射式两类。

入射式测光表测量直接投射到被摄物上的光量,使用十分方便,只要将测光表放在被摄物前面,并将表的半透明半球体对着相机的镜头,然后便可根据指示曝光。入射式测光表的最大缺点,是它无法测出主体反射出来的光量,而作用在胶卷上的主要光量,却正是这一部分。此外,使用这种测光表,有时摄影者不可能接近主体进行测光,有时要兼顾多个主体,而其中——些又是处于阴影之中的,入射式测光表便难以发挥作用了。反射式测光表测量由被摄物反射的光。相机的机内测光表,通常都是反射式的,使用时只要把测光表朝着要测量的方向即可。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反射式测光表测量的角度都很宽,如果被摄主体周围特别亮或暗的话,测光表便会被“愚弄”,提供错误的曝光资料,导致主体曝光不足或过度。

现在虽然有一些反射式测光表可以测量一个较小的范围,有些相机的内置测光表也有这种“重点”测量的性能,可以避免平均的反射式测光表在过亮或过暗的背景反射下引起的误差,但仍须使用者动一动脑筋。

假设在一个画面内有一个黑色的主体,一个中间灰色的主体和一个白色的主体。如果用反射式测光表测量灰色的主体,它便会提供某一曝光读数,例如l/125秒,F8;如果再去测量那白色的主体,更多的光量会反射到测光体上,因此测光表会提供过少的曝光,例如1/125秒、F16;再去测量黑色的主体,便会建议较多的曝光,例如1/125秒、F4。在这种情况下,究竟选择哪个数据来作为这个画面的正确曝光读数呢?经验证明,应该选用测自灰色主体的曝光读数。这是因为测光表的调校是以适合中间灰色为准的。不论所测量的反射光的来源如何,只要是根据其曝光读数来拍摄,得出的照片便会呈中问灰调。

如果根据灰色主体的读数来曝光,那么,灰色的主体便会在照片中呈现原来的灰色,黑色的主体因为进入更少的光量,在照片中便会显示出黑色,白色的主体则因进入更多的光量,所以看起来还是较亮的白色。

如果根据黑色主体的读数来曝光,整个画面的曝光便会比灰色主体所提供的增大了两级光圈,因此,黑色主体便会在照片里显现出灰色,至于那灰色主体和白色主体,则会因反射较多的光量而变得很白和很亮,从而使整个画面曝光过度。同理,如根据白色主体的读数来曝光,整个曝光便比灰色主体所提供的读数缩小了两级光圈,因此,白色的主体在照片中便成为灰色,而灰色和黑色的主体,会因进入较少光量而呈现出黑色或深灰色,整个画面也会曝光不足。因而,如果在使用反射式测光表时希望得到正确的曝光,便要花一点时间思考,以确定画面中属于中间色调的主体,用它作为测光基准,然后再去测量画面中最暗和最亮的部位,并将它们与中间色调相比较,从而确知它们的层次能否保存。

美国摄影家L·雅各布斯归纳了运用测光表可能造成测光错误的三种情况,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第一种情况是逆光。背景光强,拍摄对象暗,根据测光表曝光会造成曝光不足。此时可以用手动的方法调节光圈,开大光圈或放慢快门速度就行了,或者加用辅助照明。

“第二种情况是背景亮。拍摄对象也亮。例如拍摄在白色墙壁前面或白雪覆盖的庭院里穿白衣服的人。如按测光表读数曝光,就会显得不足。原因很简单,因为测光表会把这一切白色都看作反射率18%的中灰色。当然,没有人希望把白雪拍成灰蒙蒙的一片,所以应当把光圈调大一级,或将速度放慢—挡才行。有些摄影爱好者常常在拍雪景时故意曝光不足,以为这样才能拍好雪景,其实不然。 “第三种情况是安定因素背景暗,拍摄对象也暗。此时处理方法和第一种情况相反。桌子上铺着深色的桌布,上面放着一本黑色封面的书,如按测光表指示曝光,桌布和书都会是灰色的,所以曝光时应将光圈调小一级,成把快门速度提高一档。”

尽管现代的自动相机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最先进的通过镜头测光系统甚至能应付像逆光这样的棘手情况,然而抉择曝光仍是一种技巧。它涉及到摄影家个.人的喜好及风格的问题,而不是能用一种精确的技术来代替的。

摄影家约翰’伊文斯认为:“手动测光仍然大有潜力。而且,手动操作能使你主动地进行曝光控制。” 伊文斯指出:“手动模式意味着由摄影者决定光圈和快门速度,摄影时,如光线或被摄体有了变化,就必须对其中之一或两者都进行手动调整。

“胶片速度、光线强度、拍摄动体、防止相机振动以及景深都影响着快门速度和光圈的选择。以在明亮光线下用IS0100/21。胶片摄影,取F8、1/125秒的典型曝光为例,在抉择光圈和速度时,需要把相机的振动、被摄体的运动状态和景深考虑进去。

“如果运用50mm标准镜头,3/125秒的快门速度完全可以防止相机的抖动,但是如果用200mm的镜头,影像就可能会模糊,而且1/.125秒的快门速度不会凝固像汽车这样快速运动的被摄体。·用28—200mm的镜头,以F8拍摄,景深正常,可是,有些影像需要有清晰度,要深而清晰可辨,浅而不失气氛。

“为了适应这些特殊要求,F8、I/125秒的曝光,就需要进行调整;为防企相机振动,选择F4、1/500秒;为凝固动作,选择F2.8、1/1000秒;为取得最大景深,选择F22、1/15秒。 “以上每一种组合中曝光量是相等的,因为快门速度的任何改变都由相应的光圈改变所补偿:1/500秒是1/125秒的1/4,而F4是F8的4倍,以此类推。这一原理称为等效曝光定律,也就是常被错用的‘倒易律’。”

伊文斯还指出:“必须懂得,正确的曝光是适当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结合。这也是光圈优先、快门速度优先以及各种程序式的所有自动曝光模式背后的基本原则,而手动曝光则可以提供选择的自由。”

英国摄影家约翰·威尔莫特认为:“一般来说,各种曝光都是一种折中办法,但是对影像的最重要部分进行正确曝光,往往可以大大改进照片的质量。”

威尔莫特指出,通常摄影时,“无论是走近被摄体测光,还是使用点测光表,都可以做到按照阴影或强光进行曝光,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要想准确地判断按照影像的哪一部分进行曝光,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经验”。

按照强光部分进行曝光,会使明亮部分呈现出细节,但是阴影部分将会很暗甚至变得漆黑一片,整张照片会显得曝光不足。例如,阳光映照在海面上,这一部分在亮度上比前景相差好几级光圈。此时,按全景曝光可能会使前景稍微曝光不足,而大部分在水面上闪耀的阳光也会损失掉。减少曝光会突出所有那些小小的光点,有助于表现天空的细节。这样前景会变得暗一些,但却会增添整体效果。威尔莫特认为,适当的减少曝光,有时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以树为背景拍摄白色的雕像,采取平均曝光虽是适当的,但如果减少一级光圈,则会使明亮的物体真正从较暗的背景上站出来。

有时,一个简单的风景也有可能由于明亮的天空影响测光表的读数,使曝光时间太短而破坏了效果。威尔莫特认为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办法是测光时让相机的镜头稍微朝下。当画面中有特别明亮的部分,例如有明亮的建筑物、海滩、水面或深色的被摄体处在浅色的背景上时,一般拍出的照片都太暗。为取得一种可以接受的效果,在测光时有必要尽量排除最明亮的部分。

威尔莫特认为,还可以通过控制曝光使画面出现不同的影调。高调可以增添画面的优雅和轻盈,而低调则可能带来戏剧性的效果和沉重的气氛。高调的照明应当相当均匀,以避免阴影,而所用的曝光量应能在明亮部分取得尽可能多的细节,这通常意味着稍微的曝光过度。拍摄低调照片以使用侧光效果较好,便于造成少量的强光部分和稍微的曝光不足。

至于照片的彩色浓度,一般也可以通过稍微调整曝光而得到明显的改善。对于彩色负片来说,出色的浓度可以通过准确曝光或对景物稍微曝光过度来取得。曝光不足往往会使色彩变灰而平淡,而曝光过度则容易使色彩过深而失色。彩色反转片也是同样道理,但与此相反,曝光不足半档就可能使色彩变浓而更鲜艳。

英国摄影家T·伍德科克介绍了处理高反差被摄体,特别是受强烈侧光照射的被摄体的技巧,其关键是设法测得最高读数和最低读数。首先分别测取强光部位和阴影部位的读数,测取时要注意让强光或阴影部位占满测光范围,然后根据两个读数之间的数值进行曝光。例如:强光部位读数:1/500秒,F8;阴影部位读数:1/30秒,F8 曝光数值: 1/125秒,F8。如果主要被摄体太小,并且比背景暗得多或者亮得多,就须注意测取读数时不能受背景的过分影响。办法是走近被摄体或者使用远摄镜头测光。这样测得的数值,通常称为“关键”读数。如果被摄体是运动的或难以接近的话,一种可行的方法是测得替代物的读数。最方便和常用的办法,是测取自己手背的读数。

伍德科克认为,逆光照明问题应属于反差过大一类。拍摄此类景物时,最简单的办法是重新调整画面,不要让光源出现在画面中,并且确保镜头上没有眩光,然后测得读数,重新构图,增加一档半到两档半曝光量进行曝光。另一个比较准确的办法是,记住正常的反射光读数,然后从自己手背上测取;个替代的读数,按这两个读数的中间值曝光。

伍德科克还总结了达到正确曝光的几个诀窍s

1.在测取读数之前,首先看一看自己是否能正确估计曝光。

2。平时注意节省电池。如果发现测光表失灵且忘了带电池,可把快门速度调在胶片感光度ISO值的倒数上,例如胶片是1S0100/21。,就把快门速度调在1/100秒上,在晴天拍照,反转片用F16,负片用F11。

3.烛光会严重影响测光表,应该适当地给镜头遮光。

4.可以试着把远摄镜头作为点式测11光表使用。

5.在暗弱的光线下测光表不能显示读数时,可以转动胶片感光度指数盘,把ISO值提高,直到测光表显示出读数为止。然后增加曝光值,例如开大光圈。感光度ISO值每提高一倍,光圈要开大一级。

6.使用超广角镜头拍照时,须先用标准镜头测光,然后再换上超广角镜头拍摄。

7.昏暗的光线下使用反转片,应当曝光不足半档至一档,以便保持色彩饱和。

加拿大著名摄影艺术家兼摄影写作家弗里曼·帕特森指出,初学摄影者“学习正确曝光的途径,就是要仔细研究被摄体的色调,以期能在各种情况下一眼就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善于区别比构图中‘平均亮度’高或抵一、二、三档是什么效果,

这需要反覆实践。即使大量实践之后也未必能熟练掌握,但总能帮助你理解测光表的指示,而理解只是达到正确曝光的第一步。” 他说:“如果你能如实地辨认被摄体不同部位的反光量或受光量,那么,你就有可能变换镜头或光圈,使曝光能体现出你对被摄体的感受。”

总之,对被摄体的正确曝光,既依靠主观因素,也依靠客观因素。要学会如何识别或估算被摄体的色调或反差,然后根据测光表的数据,再适当调整快门和光圈,把色调加亮或减暗,从而获得预期的曝光效果。摄影家时刻需要选择,而正确的选择有赖于思考和实践。

7.亚当斯的区域嚗光理论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 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亚当斯在他所写的《负片与照片》一书中对此曾作了详尽的表述。他所介绍的方法虽然较为复杂,然而是极其有用的。有人曾指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甚至是初学摄影者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手一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最终得到的照片是什么模样。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肘景物进行更为准确的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对景物的视觉印象忠实地或者创造性地再现在照片上。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

    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凭着区域系统,摄影者便可以颈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底片能够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曝光。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量度阴影部分的光量,为使这部分能够有更多细节,并将光圈增大两级;然后量度重要强光部分的光量,按照区域系统理论,强光部分比阴影部分亮了五级,如果明影部分是第三区域的话,强光部分便是第八区域。倘若这是摄影者的构思,便可以马上进行拍摄。要是想使强光部分有更多层次,摄影者可以缩短底片的显影时间来减低反差,使第八区域变为第七区域。相反地,如果想使重要阴影部分有更多层次,而这部分又比较明亮部分暗了三级,显影时便可增加时间以增大照片的对比度,从而使强光部分变得更亮。当然,在充分掌握曝光区域理论之前,必须进行一些曝光和显影的试验,有关的内容较为繁琐,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亚当斯的一幅作品及其拍摄经过,以便对他的这种区域曝光法能有所了解。

    《冬天的风暴》是亚当斯1940年拍摄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一幅作品。那是12月初的一天。风暴最初夹杂着大雨,后来雨又变成了雪,直到中午天气才开始变得清澈。亚当斯驱车来到一个新找到的能够激起创作灵感的拍摄点,站在这里能看到约塞米蒂峡谷迷人的景色。他立即架起了8×10相机,装上121/4英寸的柯达XV镜头,对山坡和画面底部进行了取舍构图。然后等待云彩在画面上部形成动人的形状。为了避免云彩移动时造成影像模糊,曝光对问要求很短。

    对于这种景物,如果是用普通的平均读数曝光,按正常显影,底片的反差会很低。云彩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明亮部分显得苍白,而阴影部分则非常柔和c亚当斯运用了区域曝光法,在拍摄之前他己能预见到最后的照片是外么样子。于是他对一系列区域进行了测光。当对点式测光表还未问世。

    亚当斯回忆道: “我在测光表正面加一节管子,把它的视角减少到大约15。左右,当然,我需要用4去乘侧光表所测得的任何部位的亮度值。在这一景色中,我可以断定表现出质惑的最明亮部分的亮度为160烛光/平方英尺,把这一亮度置于七区。我发现,右边最暗的树所具有的亮度(测光结果是3烛光/平方英尺)落在一区。由于树林挂有一层薄雪,它的平均亮度落在二区和三区。除了呈箭头状的明亮瀑布之外,最明亮的部分要算是云彩了。我估计瀑布的亮度大约有500烛光/平方英尺。为了提高树木的亮度,我本来可以使曝光增大2倍到4倍,但是这样可能会失去我认为照片会表现出来的某种透明的光亮感。鉴于对底片进行的这种最低的曝光,显影是要比正常区域提高一区。这就使得(本来位于七区的)高亮度达到八区的亮度标准,并且各种明暗层次会普遍显得明快。”

    冲印出的底片保留了亚当斯所要反映的信息,经过在暗室中进行的某种程度的遮挡和加光,得到了一张十分生动的照片。这就是当时在他眼前的景色的忠实再现。

    亚当斯在总结他运用区域曝光法的拍摄实践时说过:“我发现,如果我小心遵照区域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精确性,对预想的影像进行积极的想象,我拍出的效果几乎总是令人满意的,至少从技术上讲是这样。但是,简单的计算错误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例如,忘记把镜头接圈或滤光镜因数考虑进去。应当记住,万一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拍摄失败,每张照片的曝光记录,其中应当包括曝光细节以及显影指示,都可以作为诊断时的参考。”

8.B门下的奇妙世界

“B门”下的奇妙世界 “B门”,在相机正向超级自动化方向发展的今天,简直显得有点原始!这是一种完全由摄影者所控制的曝光方式,也是一种个人创作的过程。“B门”的“B”在字典上原意是Bulb,是指以往的那种用手操作的球状气动快门释放器,或是在闪光

    曝光中利用的闪光灯泡。然而,稍有创造性的摄影家们都认为,“B”实际上是Boundless(无限制)的代名词。 “B门”与其他快门速度不一样,摄影者可以使用它在1秒之外的任何时间控制快门的开关,藉此走进幻想的世界。当你进入“Brl”的领域后,便可以看到传统照片以外的奇异景象,例如夜空里星星的轨迹,彩虹般的光影,没有人的街景以及带着光辉的天空…

    使用B门摄影的基本要求,是一架具有B门可以使快门开启作长时间曝光的相机,一个较为稳固的三脚架以及一个手动快门线。拍摄时,最好有一个超灵敏度的手持测光表,因为许多相机的内置测光表都不能在拍摄时对可能出现的黑暗场面正确地测出光量。对B门摄影有经验的摄影家,往往建议在拍摄时尽可能作分级曝光,因为这样可使效果有较多的变化。他们也承认,虽然最成功的Brl曝光往往来自灵感的推测,但一个较灵敏的测光表至少能为分级曝光提供一个基础。

    擅长拍摄夜景的摄影家们指出,使用B门在结束长时间曝光时,要使相机不抖动,其中一个最好的方法,是在释放快门前,在镜头上罩上镜头盖。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是用一块黑色的硬纸板,靠在镜头前,以代替一般的镜头盖。这种方法还有一个优点,使你可以在曝光过程中改变焦距或者光圈。如果在调校时,偶然使相机发生抖动,则在继续进行曝光前,必须要确定相机已经停止抖动,这一点对于使用较长焦距镜头拍摄对尤为重要。

    使用B门作长时间曝光,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摄影家常说的所谓“倒易律失效”。这种情况通常在使用彩色胶片曝光一秒至更长时间时发生。从根本上来说,长时间曝光能使胶片的色彩平衡改变,而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摄影者们往往是很难预料的。

    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倒易律失效的问题,使每次拍摄都能得到准确的曝光。英国摄影家戴维·威廉斯提出一种简易的做法,这就是,“在经过计算的曝光量的基础上,用更长的曝光时间多拍几张”。

    威廉斯指出,作长时间曝光对,必须对每张照片所用的曝光时间和光圈作记录。此外还可以用各种曝光指数进行试拍,以弥补倒易律失效引起的不足。

    一种方法是增加总曝光量,对于1—9秒的曝光增加1/2一l级光圈;对于10—99秒的曝光增加1—2级光圈;曝光100秒以上者增加2—3级光圈。类似这样的指数是指一般情况而论,不能把它当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尤其是运用不同的胶片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要解决倒易律失效问题,主要是靠试验,并通过将记录的内容和所获得结果进行反覆比较,逐步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经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