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是药、食两用佳品。它性平、味甘、无毒,滋补肝肾,益气补血,滋阴清热,调经活血,止崩治带,治心腹痛。同时,乌鸡也是一种优良的烹饪原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以烹制出色、香、味各异风味别具的多种菜肴。
一、乌鸡白凤汤 主料:乌鸡(宰杀干净) 辅料:枸杞 调料:葱、姜、鸡精、盐、醋 做法: 将乌鸡放入压力锅内锅里,加入葱、姜、盐、枸杞、鸡精、醋适量清水,压力锅调到鸡档,保压时间15分钟,出锅后撒入少许香菜即可食用。 特点:鲜香味美,营养丰富。乌鸡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二、乌鸡天麻汤 主料:乌鸡(宰杀干净) 辅料:天麻 调料:姜、盐 特点:乌鸡天麻汤极具营养价值,是民间滋补“秘方”。天麻,可治疗头晕目眩、中风偏瘫,又滋补,又治病,两全其美。 三、五彩乌鸡丝 原料:乌鸡脯肉200克,青椒、胡萝卜、白萝卜各一根,鸡蛋一只。 做法: 1、鸡肉切丝(顺纹切),青椒和红、白萝卜分别切丝。 2、鸡丝加入精盐、鸡蛋、料酒、湿淀粉上浆,入油锅中滑散断生。 3、炒锅上火,淋少许油,加入姜丝稍煸,青椒丝、萝卜丝炒制加盐、味精、放少量水,勾芡,上明油,倒入鸡丝翻勺即成。 四、补品三套禽 原料;乌鸡、乳鸽、鹌鹑各一只,枸杞少许,香茹六片。 做法: 1、乌鸡、乳鸽、鹌鹑分别宰杀洗净,加姜片、料酒巴、整姜腌渍片刻后,将鹌鹑从乳鸽开口取脏处塞入乳鸽体内,再把乳鸽从乌鸡开口处塞入乌鸡体内。 2、取炖盆一只,将乌鸡置入,注放清水,下姜片、葱结、枸杞、香茹、精盐、味精、白糖、淋少许油,上笼旺火蒸两个小时取出,拣出姜片、葱结,调正味道即成。 五、五味乌鸡补血汤 原料:乌鸡一只,当归、熟地、白勺、知母、地骨皮各15克,葱、姜、盐、味精适量。 做法: 1 乌鸡洗净,五味药材洗净切片,并用单层纱布裹好备用。 2 将将药物塞入鸡腹、扎紧,置于锅内,加水1500好毫升,上笼旺火蒸2小时。取出药物,加调味品,复蒸10分钟。 六、乌鸡煨鳖裙 主料:干鳖裙200克,乌骨鸡1000克。 配料:水发木耳50克,火腿丝5克。 调料:料酒、味精、精盐、胡椒粉、葱段、姜片、水淀粉、白糖、酱油、鸡油、生油、高汤各适量。 做法:①鳖裙发好后,洗净,捞出。锅烧热,放入生油,投入姜、葱煸香后,烹入料酒,放入清水。烧开,将鳖裙下入锅中,煨透,取出,沥干水分,切丝,用水浸泡。乌鸡宰杀,去毛、内脏,洗净,然后放入烧盅内,加入葱、姜、料酒、盐、味精、高汤,上笼,蒸1.5小时,取出,冷后,将鸡捞出,鸡肉切丝,原汤滤净。②木耳丝连同鳖裙丝、鸡丝一起下锅,加下原汤、味精、盐、胡椒粉、白糖、酱油。待汤烧成金黄色时,用水淀粉勾芡,加入鸡油,起锅,盛入碗内,撒上火腿丝即成。 功效:滋补强壮。适用于脏腑阳虚,虚火妄动或肝肾不足,妇女经水不调、经闭、血瘀等病症者食用。 乌鸡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有相当高的滋补药用价值,特别是富含极高滋补药用价值的黑色素,有滋阴、补肾、养血、添精、益肝、退热、补虚作用。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抗衰老。自老享有“药鸡”之称。 对产后亏虚、乳汁不足及气血亏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子宫虚寒、行经腹痛、崩漏带下、身体瘦弱等症,均有很好的疗效。乌鸡对老年人所有的虚损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补虚作用。 乌鸡虽是补益佳品,但多食能生痰助火,生热动风,故体肥及邪气亢盛,邪毒未清和患严重皮肤疾病者宜少食或忌食,患严重外感疾患时也不宜食用,同时还应忌辛辣油腻及烟酒等。 乌鸡汤的做法: 1、偏方/配方: 乌鸡一只,最好活鸡,抛堂开肚(没有活鸡,买宰杀好的也凑合),内置 黄芪20克,当归15克,沙参20克,麦冬10克,生姜五厚片,大红枣9枚, 盐少许,黄酒适量,清水煮开,换掉。再煮,大火烧开,文火清炖2小时, 再放入葱花少许,搅匀出锅,此汤最适合妇女服用,尤其产后,失血症尤佳, 禁忌:大小茴香。 若没有那么多配料/中药材,也没关系,估莫着放些西洋参、大红枣、生姜等凑手的东西也行,关键在煲汤的方法/要决。每天早晚喝一小碗,持续半年,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健体。 2、一般煲汤的方法/要决: 煲汤最重要的是原汁原味,不要随意添加调味品。以肉汤为例,在煲汤之前,最好先将肉用开水清煮一遍,去掉肉腥味,最下锅文火慢炖,在汤炖好之后,再放入盐,姜,葱段之类的物品,并加入青菜润色,最后出锅时再添加香菜之类,以保味道清新。 红枣腩排炖乌鸡: 材料:排骨200克、乌鸡半只(约250克)、红枣12粒、姜2片 调味料:绍兴酒少许、盐适量 作法:1 将排骨、乌鸡切开后分别氽烫备用。 2 将红枣泡水20分钟备用。 3 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入水及绍兴酒,放进蒸锅中炖2小时,起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功能:补血、健皮、调养生机、益气活血,养颜润肤 0
![]()
天麻泰和鸡
材料:乌骨鸡、天麻、红椒、葱、姜做法:乌骨鸡去骨切成鸡丁,加入蛋清、少量的盐、湿淀粉拌好,入锅炒至半熟待用;天麻切片入锅与红椒、葱、姜一起煸炒、调味,加入半小匙高汤;再把鸡丁放入炒匀、勾芡、洒胡椒粉、淋上明油,即可出锅装盘。 鲍参乌骨鸡的做法 主料:乌鸡一只(约重1000克)。 辅料:人参15克、水发海参150克、鲍鱼10只、鲜猴头菇1000克。生姜块5克、葱段10克、精盐7.5克、味精2.5克。 将乌鸡宰杀后用沸水汆过,鲜猴菇片片,海参片片,鲍鱼、火腿均片片。将鲍鱼、熟火腿填入鸡内。将海参一半装进鸡腹,一半露出外面。人参同放品锅,添水上笼蒸3小时。将炒锅置中火上,滗出原汁定味装碗,撒上火腿片即成。 滋补乌骨鸡做法 [原料]: 当归20克,黄芩20克,沙参30克,大枣10粒,枸杞子20粒,乌骨鸡1只。调料:精制油50克,姜5克,蒜5克,葱5克,味精10克,鸡精20克,胡椒粉5克,料酒20克,白汤2500克。 [制作方法]: (1)姜蒜切成2毫米厚的指甲片,葱切成“马耳朵”形。 (2)当归切成2厘米长的节,黄芩切成5毫米厚的片。 (3)乌骨鸡宰杀,去毛和内脏,头,脚,暂成4厘米见方的块,入汤锅汆水捞起。 (4)炒锅置火上,下油加热,放姜蒜片,萄,乌骨鸡,炒香,掺白汤,放味精,鸡精,料酒,胡椒粉,当归,黄芩,大枣,枸杞子,沙参,烧沸,除尽浮沫,倒入火锅盆,上台即可。 黄芪炖乌骨鸡的做法 制法:黄芪洗净,用温水浸软,切片备用。乌骨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放入沸水中氽3分钟,捞出后用凉水洗去血沫。将黄芪及葱段、姜片、花椒塞入鸡腹内,然后将鸡放入汤盆,加入适量水、料酒、盐,将汤盆置锅中,隔水炖至鸡肉熟烂,取出汤盆,调入味精即成。 功效:益气补血,调经。 用法:佐餐食用。 应用:适用于产后、病后、年老体弱属气血虚者 干贝乌骨鸡 【原料】 当归、龙眼肉各10克生干贝3-4粒、乌骨鸡腿1只、姜2-3片盐适量 【做法】 1、生干贝放入清水中泡开;乌骨鸡腿洗净、汆烫、捞出、切小块。 2、药材、食材加清水放入锅中,炖煮至鸡块熟烂。 3、加盐调味即可 板栗炖乌骨鸡。 原料:鲜板栗10枚,乌骨母鸡一只。 做法: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乌骨鸡褪毛,去除内脏,洗净晾干。将乌骨鸡、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水没过鸡与栗,放一块生姜入水中,加盖文火焖2小时。起锅加少量食盐,最好不要放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乌骨鸡,甘平,入肺肾,滋阴益气,能双补肺肾。板栗,补肾强筋。两种食物同用,可按秋时补肺,亦为冬季补肾做好准备。 蒸乌骨鸡 原料:乌骨鸡1只,艾叶20克,黄酒30毫升。 做法:将乌骨鸡放血,并去毛、内脏,艾叶、黄酒、鸡一同加水500毫升,隔水蒸烂熟。吃肉喝汤,或加盐少许,可用来佐膳。宜常食。 功能:补虚温中。 主治:气血亏虚型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症见月经量多,血色淡红或红,质地稀薄,疲倦乏力,经期达7日以上不止,面色无华,爪甲欠红润,头晕头痛,性静喜卧。血热妄行者不宜用 人参炖竹丝鸡(乌骨鸡) 用料:竹丝鸡1只,人参2.5克,当归15克,黄精50克,红枣8个,生姜l片。 做法1)人参、当归、黄精、红枣(去核)、生姜洗净;竹丝鸡刮净",去肠杂和脚,斩件。 (2)把全部用料放人炖盅内,加滚水盖好,隔滚水文火炖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平补气血,养颜黑发。 北方做法 用料:干人参25克,净乌鸡750克,冬菇片,火腿片,冬笋片,精盐,料酒,葱段,姜片, 做法: (1)将干人参用温水浸泡软后洗净,切成段,放入沙锅中,加上高汤上屉蒸30分钟左右捞出。 (2)将乌鸡从脊背处劈开,放入冷水浸泡洗净,再入沸水锅中略焯一下取出。 (3)把蒸过的人参放入鸡腹中,再将蒸制人参的原汤烧开,撇去浮沫倒在沙锅中,放入乌鸡,加料酒、精盐、 味 精、葱段、姜片、冬菇、火腿、冬笋片及熟猪油,盖严沙锅盖。 (4)取少量面粉加水打成浆糊,抹在玻璃纸条上,糊严沙锅边口处,放在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煨烧2小时左右,将盖取下,撇净浮油,取出葱段、姜片,把人参从鸡腹内取出,摆在鸡腹上面即成。 人参炖乌骨鸡吉林民间药膳菜肴之一。成品汤鲜味美,营养丰富,久食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妇女秋、冬季节最佳滋补菜肴。几乎冬天老年人都会炖这种汤来喝,不过工艺没有这么复杂,很多的是还要放天麻 狗枸等 三七根乌骨鸡做法 三七乌骨鸡,用三七根和乌骨鸡烹煮而成。乌骨鸡民间称为药鸡,三七根补血行气,两者烧炖,风味独特。性甘而平缓,苦凉回甜,属高蛋白、低脂肪菜肴。此菜肴补血强身,滋阴壮阳,特别对产妇、体弱体虚者,更具有滋补功效。 三七乌骨鸡做法有两种: 一是煨炖。先以干三七根二至三两,用清水浸泡半小时(新鲜三七根不再浸泡),洗净待用。两斤左右的乌骨鸡一只,宰杀不开膛,只在鸡的肛门处开一小口,掏出内脏洗净备用。然后将三七根填人鸡的空腹内,把鸡和少许姜片、胡椒、鸡内脏、盐巴装入沙锅,加盖以文火煨煮,一直煨至气味芳香扑鼻,即可食用. 三七根炖乌骨鸡 (二):汽炖。汽炖以云南特制汽锅为器。将宰杀开膛洗净的乌骨鸡砍成块,和洗净的鸡内脏、三七根一齐装入汽锅。再放些红枣及适量的枸杞、盐、胡椒粉。汽锅内不加水,准备一口径能与汽锅底相扣严实的铝或瓦锅为底锅,在底锅中加水,然后再将汽锅与底锅扣严,置于猛火之上,以蒸汽将汽锅内的鸡蒸熟并产生汤汁。此法也叫隔锅炖 五乌延年宝 主 料: 乌骨鸡1只,猪皮150克,黑糯米50克,黑豆100克,黑枣10颗,熟地3克。 配 料: 甘草2小段,盐少许。 做 法: 1.乌骨鸡去除尾臊、脚爪和内脏后,抽去头颈骨(留皮),飞水去血秽,沥干。 2.将黑豆、黑枣洗净装进鸡腹,装入砂锅。 3.黑糯米、熟地、甘草置于乌骨鸡四周,再将洗净的猪皮盖在乌鸡面上。 4.加入沸水至砂锅七成满为度,调入盐,煲90分钟左右,至肉熟烂即成。 5.食用时先除去猪皮、药渣。 豆蔻乌骨鸡的做法 制法:先将草果烧存性,与豆蔻同研末。再将乌鸡洗净,去肚杂,将药末掺入鸡腹内,扎定,煮熟即成。 功效:健脾补气,开胃止泻。 用法:空腹酌量食用。 应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出现纳呆,腹胀,便溏,乏力者。 乌骨鸡归黄汤的做法 基本材料 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10克。 将鸡洗净去内脏,把药放入鸡内用线缝合,放入砂锅内煮烂熟,去药渣,加调味品,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1剂,连服3—5剂。 木耳金针乌鸡汤的做法 材料: 乌骨鸡1只,黑木耳15克,金针菜30克 做法: 将乌骨鸡剖净,去内脏,洗净斩件;黑木耳、金针菜用清水浸软,分别用清水洗净,与乌骨鸡一齐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炖盅加盖,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 清肠解毒、补益脾胃,适用于大肠癌的防治。症见腹部不适,腹泻或便秘,里急后重,大便有脓血,或下腹部有包块。 板鸭 南安板鸭: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100多年前就已畅销东南亚\香港、澳门等地,特色是皮色洁白,皮薄肉嫩,骨脆可嚼,尾油丰满,味香可口等。制作方法是用大余特产“大余麻鸭”生鸭腌制而成。鸭体扁平,外形桃圆,肋骨“八”字形,背部与翅骨及腿骨平行,呈倒“八”字形,尾部半圆形,尾油丰满不外露,肥瘦分明,有狮子口、双龙珠、双挂钩、关刀形等形状,白边一指宽,皮色奶白,瘦肉酱色,咸淡适中。将鸭腌制晒干后,需食时,放在锅内蒸熟即可。南安板鸭以其制作考究,外表美观,香浓味纯,咸淡相宜,瘦肉甘香、肥肉不腻,南北适合等特点,享誉国 内外。 赣县沙地出产板鸭历史上溯到明朝,当时农家制作的板鸭叫“泡腌”、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十九世纪末便出口到东南亚各国,可谓历史悠久,名扬天下。 沙地板鸭依托沙地镇独特的自然环境、水源、土壤、气候等,秉承传统古法泡腌秘方结合现代先进工艺、精心生产出原汁原味,具有客家饮食特色的板鸭。 沙地板鸭型如月琴、皮张奶酪色、瘦肉酱色、毛脚干净、肉嫩骨脆、甘香四溢、咸淡适中之特点,被人们誉为腊味之王。 做法:煮制前先用温热水浸泡6-8分钟,洗一次,再用清水冲洗一次①放入锅内蒸熟(用压力锅蒸熟最佳),取出稍凉后切成长方形小块装盘即可食用。②切成小块拌入生料(尤其是糯米),一道煮熟便成香味可口的腊米饭。亦可先切成小块,在八成热的食油中稍炸熟,再佐以大蒜、冬笋、辣椒等佐料小炒,食味甚佳。 泰和鸡,又名丝毛鸡,医学上爱称乌骨鸡。根据其外貌某一特征给予的称呼则更名目繁多,如:绒毛鸡、羊毛鸡、狮毛鸡、松毛鸡、白绒鸡、绢丝鸡、竹丝鸡、黑脚鸡、丛冠鸡、龙爪鸡、白凤鸡等;根据原产地又称武山鸡、泰和鸡。该鸡在广东、福建等省也有少量分布。 泰和鸡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故称“十全”、“十锦”。泰和鸡全身羽毛洁白无疵,体型娇小玲珑,体态紧凑,外貌奇特艳丽,真是风韵多姿,千妩百媚,惹人喜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其以药用、滋补、观赏闻名于世。泰和鸡外貌十大特征齐全,遗传性能稳定,品质纯正,是世界稀有珍禽,是我 国宝贵的品种资源,曾是历代进贡皇室之珍品,现已列为国际标准品种 炖泰和乌鸡(竹丝鸡):乌鸡一只,洗剥干净,将鸡心肝放入鸡肚,另莲子、党参、枸杞、薏米、杏仁少许,洗净放入鸡肚,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炖一小时,放盐即可食用。 南安(大余的古称)板鸭: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100多年前就已畅销东南亚\香港、澳门等地,特色是皮色洁白,皮薄肉嫩,骨脆可嚼,尾油丰满,味香可口等。制作方法是用大余特产“大余麻鸭”生鸭腌制而成。鸭体扁平,外形桃圆,肋骨“八”字形,背部与翅骨及腿骨平行,呈倒“八”字形,尾部半圆形,尾油丰满不外露,肥瘦分明,有狮子口、双龙珠、双挂钩、关刀形等形状,白边一指宽,皮色奶白,瘦肉酱色,咸淡适中。将鸭腌制晒干后,需食时,放在锅内蒸熟即可。南安板鸭以其制作考究,外表美观,香浓味纯,咸淡相宜,瘦肉甘香、肥肉不腻,南北适合等特点,享誉国内外。 食用方法:煮制前先用温热水浸泡6-8分钟,洗一次,再用清水冲洗一次①放入锅内蒸熟(用压力锅蒸熟最佳),取出稍凉后切成长方形小块装盘即可食用。②切成小块拌入生料(尤其是糯米),一道煮熟便成香味可口的腊米饭。亦可先切成小块,在八成热的食油中稍炸熟,再佐以大蒜、冬笋、辣椒等佐料小炒,食味甚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