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艺术丛书系列介绍(三)...

 昵称1307216 2010-04-26
实验艺术丛书系列介绍(一)
蔓荼罗 发布于:2006-09-12 13:08
以下文字感谢博尔赫斯书店,等我全部看完再添加自己的书评,嘿嘿!

时间-影像
(法)吉尔•德勒兹著,谢强、蔡若明、马月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32开本,456页,38.00元



对许多人而言,哲学不是“干”出来的,而是先存的,是先存天堂的成品。然而,哲学理论本身以及它的对象却是一种实践,不比它的对象更抽象。它是一种概念的实践,应该根据它所牵涉的其他实践来判断它。一个电影理论不“涉及”电影,而是涉及电影引发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本身同其他实践的相应概念具有某种关联……电影理论不涉及电影,而是涉及电影的概念,同电影本身一样,是实际的或存在的实践……电影理论不是为电影而设的,然而,它们是电影的概念,而不是关于电影的理论,就像时间有正午和午夜之分。在这里,我们不应再问“什么是电影”而是应该问“什么是哲学”。电本身是影像和符号的新实践,哲学应该把它变成概念实践的理论。因为,任何的技术、应用(精神分析、语言学)和反省的确定性都不足以构建电影本身的概念。


论摄影
(美)苏珊•桑塔格著,艾红华、毛建雄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2004年11月第3次印刷,32开本,234页,16.00元
 

通过拍摄下来的当今普罗大众日常生活影像的存在的确证,苏珊•桑塔格在本书中探讨了范围广泛的问题,既涉及美学,又涉及道德。
“苏珊•桑塔格提供了足够的思索实物,以满足最为智性的需求。她论及许多涉及摄影与良知、知识与艺术的关系的问题——其中有些令人鼓舞,有些甚至令人震动。”
——《时代周刊》
“这是在过去140年中,就摄影影像对我们观看世界以及观看我们自己的方式这一深刻改变所作的才华横溢的分析。”
——《华盛顿邮报》
“未来,就各种大众媒介中指明对社会作用的探讨,必将以桑塔格的《论摄影》为关键著作而加以引证。这些文章使我们一窥如上的情景和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经济系统依赖于照相机的使用,以致于摄影影像不绝于缕地插入到经验与现实之中。”
——约翰•贝尔格,《新社会》


迟疑 电视 自画像

(比利时)让-菲利普•图森著,姜小文、李建新、曾晓阳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32开本,333页,28.00元



在《迟疑》和《电视》里,让-菲利普•图森继续小心地避免去触及意义。然而和早期的三部作品《浴室》、《先生》和《照相机》相比,小说的主人公看起来已不再是消极遁世的了,他对一些小事情——例如一只死猫——的着魔让我们开始相信他和现实展开的是另一种较量。他有了一个孩子,而且很快将有第二个孩子;他做正常人所做的一切,去看一位朋友或者去做一项关于提香的研究。可是,就在这时,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对于要不要去看朋友犹豫不决;他的论文总是停留在“当缪塞”那半页纸上;他已经决定不看电视了,但又说这并不意味着要向日常生活中的矫揉造作投降。
这个人,我们猜想有时就是作者本人。在《自画像》里,旅行者看到的并不是外国的城市,而是他自己。最后这幅肖像被切成无数个小块块,放进了自《浴室》以来的整个叙事体系中。


格林威治子午线
 

让•艾什诺兹著
苏文平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32开本,285页,23.00元

人们以后会明白,让•艾什诺兹也许是当代小说家之中最懂得将环境、符号、语言这些我们时代的特点化为艺术的一个了。他不像自然主义作家那样简简单单地恢复它们的原状,不像现实主义作家那样根据一种世界观的条条框框去组织它们,也不像后现代作家那样把这些聚集起来为了一个毫无动机的游戏,而是要创造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小说世界,充满奇幻和真实,意义就从中毫无疑问地显示出来。他的创作——因为这确实是一种创作——开始于1979年的《格林威治子午线》,随后的《切罗基》、《出征马来亚》……就是出于这惟一的考虑,以其类型出现在当代文学风景里。整个80年代就这样由几个非常典型的书写领域构成,而它们那可能并非偶然的同时出现,可以视为文学史上一个完全例外的怪现象。让•艾什诺兹所开辟的领域,承载着我们周围的所有符号,毫无疑问是其中最快能让人进入的。但一旦进入现场,读者就会在其中发现一台惊人的机器,一个真正的意义加速器。


让•艾什诺兹
 


让-克洛德•勒布伦著
邹琰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32开本,114页,12.00元
 
让•艾什诺兹已经在法国的文学风景里打上了自己深深的印记,这也许是因为他的作品比别人的作品向我们讲述得更好、更有力。也因为他以某种方式占有我们的时代,用他的语言和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新的文化实践和他自己的想象,用成为时代认知符号的戏拟精神和虚假的漫不经心。最后,还有在冒充微不足道的小事件上捕捉住意义的碎片的艺术。
在他的作品深处,任何相遇都是可能的:儒尔•凡尔纳和让-吕克•戈达尔,热纳•斯特劳斯和布莱希特,查理•帕克和让-帕特里克•芒谢特……小说在这变成了各种类型各个时代的各种美学实践的令人开心的博物馆,最终总是构建出某种意义。



图像•女人的盛典
 
让(娜)•德•贝格 著
曾晓阳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32开本,249页,19.80元
 
三十年后,让•德•贝格变成了让娜•德•贝格,但是她——假如人们最终能猜出这是一位太太的话——写的还是同样的东西:是erotique(色情)而不是sexuelle(性)。此外,她崇拜波丽娜•雷阿日也许甚于萨德,前者和她一样,一鸣惊人却又身份不明。
笔名就是面罩。然而,在这副面罩的后面,除了情色文学的优美文体和某种冒险,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东西?
当人们发现作者真正的名字既不是让•德•贝格也不是让娜•德•贝格,而且署名P.R.的序言作者也从未写过《O的故事》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


戈戈林·麦凯波著
林宝元编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2002年4月第2次印刷,32开本,219页,15.00元
 
时至今日,我们应当承认,戈达尔在当代电影中的地位并不是因为他在“新浪潮”运动中的出色表演,他的影片的意义体现在他对于电影的历史和作用的思考。因此,如何将一个无畏于面对悖论、矛盾的内在心境或客观形式的电影导演知识上的演变过程作一个重点摘要,并依此作出合理的解释,成为了本书作者文化研究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戈林•麦凯波是英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文化学者,1981年因“宣扬结构主义”,成为英国保守学术势力的众矢之的,被逐出剑桥大学。



打女佣的屁股
 
罗伯特•库佛著
谭加东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32开本,68页,6.50元
 
这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极具刺激性而又令人窒息的故事:女佣人每天早上带着清洁工具和让主人满意的信心进入男主人的卧室(掀开床单时看见各式各样奇怪和恐怖的东西),但男主人看见的尽是她不可救药的错误----他想要它懂得,达到工作的完美不过是为了追随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想。女佣人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并安于她的处境,男主人则根据一本手册上的教诲严格执行他的责任,他对手册的服从如同女佣人对他的服从。尽管他们都想过要结束这不断重复的场面,但除此之外他们又该干什么呢?
当罗伯特•库佛的中心比喻魔术般展现时,它揭示了一个无法言语的生与死、创造与摧毁的循环机制。


反复
 

阿兰•罗伯-格里耶著
余中先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32开本,201页,14.00元
 
故事发生在1949年11月的柏林,作品主人公HR作为法国秘密情报部门的一个低级间谍,来到了这个满目疮痍的旧都市,他自以为跟这座城市有某种联系,心中勾起了一种模糊的记忆,并不时地追溯到他遥远的童年。今天,他来这里是肩负了一项神秘的使命的,而他的上司却不认为有必要向他揭示该使命的实在意义,只是想给他提供一些必不可少的条件,期望他忠诚而又盲目地完成所交代的任务。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预想的那样……
罗伯-格里耶重返小说对面向现代性并未后退的法国文学爱好者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消息,一个好消息。“什么?罗伯-格里耶?现代性?用他那有半个世纪之老的新小说?但这是个古典作家而非今日作家呀!”当然不对,您错了。您找不到比这部打破了漫长沉寂的小说更新颖、更出色、更引人争议也更滑稽的文体了。在临近八十岁之时,在宣布放弃传奇故事写作之后,罗伯-格里耶又带着惊人的青春活力重新回到了他运用最多和最强调的文体。
实验艺术丛书系列介绍(二)
蔓荼罗 发布于:2006-09-13 10:54
昨日购买实验艺术丛书系列:

《伊夫•克莱因——空心之火》(法)


皮埃尔•雷斯坦利

 

《空心之火》:书名是动人的。本书的目的在于将伊夫•克莱因作品中的火定位在虚幻的投影、典礼象征及艺术实践三重层面上。这一分析的三重层面将单色画家的火道路置于加斯东•巴什拉尔的哲学默想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的中途,也就是说炼金术思想的中心。

皮埃尔•雷斯坦利,由于他自一开始就对伊夫•克莱因的作品极为喜爱,他成为唯一一个有能力对在火的影响下的人和作品重新提出来讨论的当代艺术史家。

对伊夫•克莱因的这一极为独特的重读,将为一部分人开启一些意想不到的反思境域,对另一部分人而言则肯定不那么出乎意料,这些人坚信“在空之心中一如在人之心中,有一些燃烧的火。”

皮埃尔•雷斯坦利生于1930年。1960年在巴黎、米兰创建了新现实主义者团体。他激情而常常引起论战的活动使他成为艺术舞台上的一位出色人物,闻名于全世界。


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



阿兰•罗伯-格里耶著
 
第一卷:弑君者、在迷宫里、不朽的女人、幽会的房子 655页
不可能用几句话来概括罗伯-格里耶的早期作品,也不可能找到一种不受时间限制的“新小说阅读指南”。在这些设置了重重陷阱的文本当中,细心的读者既能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画面,又能惊喜地发现——如同《幽会的房子》叙述者曾经指出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第二卷:纽约革命计划、欲念浮动、金三角的回忆 510页
时至今日,人们还有必要重复“新小说”的那些基本教义吗?作家的观念是在变化的前提下提出的,批评家的理论却始终固定在那里,结果是离作品本身越来越远。在70年代的探索中,“客观小说家”罗伯-格里耶似乎不那么热衷于在物的四周冷眼旁观了。他在驱赶着一些始终无法战胜的各色幽灵,不停地进行无拘无束的叙述,而且越来越复杂……
 
第三卷:重现的镜子、昂热丽克或迷醉、科兰特的最后日子 719页
这是三部由一个个片断编织成的传奇故事。“最后的作家”罗伯-格里耶从一面打碎之后而又重新聚拢的镜中注视着自己那张不大讨人喜欢的面孔,说出了“我从来只谈自己,不及其它”,从此秘密就再也无法躲藏了。它们是作家的自传吗?是的,一种新式自传。在无可置疑的轶事与保留着空白的思想之间,挤进了自鲍里斯以来的所有人物,并由他们的化身——亨利•德•科兰特和他的诱惑天使——带领,与创造者一道作着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历险。


让•艾什诺兹

(法)让-克洛德 • 勒布伦著

暂无图片

让•艾什诺兹已经在法国的文学风景里打上了自己深深的印记,这也许是因为他的作品比别人的作品向我们讲述得更好、更有力。也因为他以某种方式占有我们的时代,用他的语言和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新的文化实践和他自己的想象,用成为时代认知符号的戏拟精神和虚假的漫不经心。最后,还有在冒充微不足道的小事件上捕捉住意义的碎片的艺术。
在他的作品深处,任何相遇都是可能的:儒尔•凡尔纳和让-吕克•戈达尔,热纳•斯特劳斯和布莱希特,查理•帕克和让-帕特里克•芒谢特……小说在这变成了各种类型各个时代的各种美学实践的令人开心的博物馆,最终总是构建出某种意义。
让-克洛德•勒布伦是教授,在《人道报》上主持文学专栏,已出版过《新小说领域》(与克洛德•布雷沃合作,1990年,梅丝多出版社)。


《让•艾什诺兹》编后记
陈侗
让•艾什诺兹是我很喜欢的法国当代作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拓宽了我对当代叙事文学的理解、想象与要求,尤其是在读了《出征马来亚》之后,我相信新小说——假如罗伯-格里耶对它的未来的种种展望是开放式的——在今天已不再只是一种个人的形式表现,它已经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性。通过非自传性、不同体裁的尝试、双关语、隐喻的扩张、空间位置的长距离移动以及众多的被剥夺者的形象,这种现实性在艾什诺兹那里达到了顶点,以致于我们要找到某个词来形容都觉得非常困难。
然而,在我把艾什诺兹的作品推荐给中国读者之后,我并没有立即感觉到人们正在和我分享阅读的快感,除了身边的朋友,似乎再也没有人私底下或透过公共媒体谈论过艾什诺兹。在1998年之后的这五年当中,人们给予另一位作家让-菲利普•图森的赞扬或批评远比给予艾什诺兹的要多。或许是艾什诺兹建构的阅读系统真的太复杂?或许是年轻的、有时多少带点时尚追求的知识读者从中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一种第一人称引导下的“我”的世界)?无论如何,尽管同样源自新小说这个派系,艾什诺兹与图森之间是不存在可比性的。当一个人舒服地呆在图森的几何体世界中,透过一个小的开口出神地数着天上的星星时,另一个人正被艾什诺兹驱赶着,从地球的这头跑到另一头,履行着只有自己才清楚的冒险。这个时候,为了完成使命,为了“艾什诺兹”这个名字变得不像“图森”那样沉静,我们需要一张标记很明确的地图。
让-克洛德•勒布伦的这本小书正是一幅这样的地图,它是极为精确地以艾什诺兹的方式制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似乎离开了文学批评既定的轨道:记事本变成了货物清单,作者在仔细清点之后又将它们重新归类,最后还原给我们一些作为地图根本不可能具有的声音和影象。换句话说,当我们正端详着如皮埃尔•勒巴帕所说的这面“在我们的地球上闲逛的镜子”时,由于让-克洛德•勒布伦的敲打,一阵阵碎裂的声音也传到了我们的耳朵里。
我们何尝不会相信貌似传统的文学正是这样被“当代”起来的呢?


格林威治子午线

作者:(法)艾什诺兹 苏文平



人们以后会明白,让•艾什诺兹也许是当代小说家之中最懂得将环境、符号、语言这些我们时代的特点化为艺术的一个了。他不像自然主义作家那样简简单单地恢复它们的原状,不像现实主义作家那样根据一种世界观的条条框框去组织它们,也不像后现代作家那样把这些聚集起来为了一个毫无动机的游戏,而是要创造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小说世界,充满奇幻和真实,意义就从中毫无疑问地显示出来。他的创作——因为这确实是一种创作(仿宋)——开始于1979年的《格林威治子午线》,随后的《切罗基》、《出征马来亚》……就是出于这惟一的考虑,以其类型出现在当代文学风景里。整个80年代就这样由几个非常典型的书写领域构成,而它们那可能并非偶然的同时出现,可以视为文学史上一个完全例外的怪现象。让•艾什诺兹所开辟的领域,承载着我们周围的所有符号,毫无疑问是其中最快能让人进入的。但一旦进入现场,读者就会在其中发现一台惊人的机器,一个真正的意义加速器。
实验艺术丛书系列介绍(三)
蔓荼罗 发布于:2006-09-13 11:05
快照集•为了一种新小说
 


阿兰•罗伯-格里耶著
 
本书是《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三卷本的续编,《快照集》(1954-1962)是短篇小说集,《为了一种新小说》(1955-1963)是论文集。
在罗伯-格里耶的写作生涯中,短篇小说和论文所占的比例很小,作者本人更认为他的论文并不构成小说理论,它们只是试图梳理依他看来在当代文学中相当关键的某些发展脉络。但是,如果我们今天要恢复“无动机艺术”的地位,那么,在最近的五十年当中,恐怕再也找不到比这些直截了当的论述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言论了。


艺术之名


 
蒂埃里•德•迪弗著
 
人们恐怕一直会为我们这个时代视为合法的这一现象发出赞叹或感到不安:一个人可以不是画家、作家、音乐家、雕塑家或电影人……可却是一个艺术家。或许是现代性创造了总体艺术吧?
在整个现代时期,“这是艺术”的提法较之其他提法如“这就是美”更为得体,后一种提法表现的是一种总体的美学判断,事情难道不是这样?
因此得提到小便池一事。它作为作品是由一个名叫马塞尔•杜尚的人于1917年某一天选择的。它取得了艺术的、反艺术的和无政府主义艺术家式的成绩,从最好的和最坏的两个方面启发了杜尚之后的许多艺术家。人们曾因此而说:“这是艺术。”这本书又一次这样说。如此之后,它在它所涉及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关于现代性的问题。



被历史控制的文学



安娜•西莫南著
 
年轻的法国学者西莫南用了十几年时间研究午夜出版社的历史,最终把握住了它的性格:以不顺从为已任。如果说午夜出版社半个世纪的出版经历集中了先锋文学的所有因素——遭受责难,被查禁,然后是至高的荣耀,那么,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被历史控制的”。西莫南的这份报告出乎意料地让我们了解到午夜出版社在“书面文学”新小说之外的另一面:揭露法国军队在阿尔及利亚动用酷刑的“介入文学”。两条看似无关的平行线在“121人声明”事件中交叉并合,使午夜出版社和新小说都具有了一种道德性。
安娜•莫西南(1963年生),1985年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1986年以一篇《1947年到1948年的午夜出版社:一个文学出版社的起源》获“20世纪历史研究深入文凭”,1993年获博士学位。她已发表的关于午夜出版社的论著还包括:《1942至1955年的午夜出版社:以不顺从为已任》(1994,528页),《午夜出版社和瑟耶出版社:面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的两种出版策略》(1991)。


重现的镜子

阿兰•罗伯-格里耶著
 
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这本书与他迄今为止所发表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差异。原因可能在于这不是一部小说。但它果真是一部自传吗?众所周知,小说的语言不同于作家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在这本书里,可以说是罗伯-格里耶本人在说话(谈作为小说家的自己,谈他的童年,等等)。同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他以往的作品相比,书中的文字似乎多了一些修饰,因而不那么“难以卒读”。同时,这本书又是一幅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的大胆的编织物。这些片断取自作者童年生活中的恐惧或情欲的快感,取自作者家庭内部妙趣横生的轶事,取自由战争或在极右环境中发现的纳粹暴行而导致的精神创伤。这些无足轻重的琐事、温馨的画面、空隙和极其巨大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将再一次使读者不由自主地把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与整个现代文学的不确定性恰如其分地统一起来。

机器,一个真正的意义加速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