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阑尾炎

 越来越美 2010-04-27
2.急性阑尾炎吃什么药(中药及偏方) 
    (1)
银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黄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剂,水煎后分24次服。
    (2)
鸡血藤100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2次服。
    (3)
针刺足三里、阑尾穴、阿是穴。呕吐者加内关穴。
    (4)
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煎到100毫升。煎2次混合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
    (5)
红藤、忍冬藤各100克,生大黄15克,水煎后加黄酒1小杯分两次服,每日l剂。
    针对急性阑尾炎吃什么药有一项中药发明:该中药的重量比为天花粉20~30g,玄参20~30g,知母20~30g,丹参10~20g,乳香6~12g,没药6~12g,皂角刺12~20g,蜈蚣6~8g,金银花20~30g,连翘15~30g,生甘草10~15g,木香10~20g,白芍25~30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味药材按照重量比例称取以后放入煎熬容器内,再放入800-850ml的清水浸泡30分钟;将浸泡的药材先用大火煎沸,然后再改用文火煎20-25分钟,煎至药汤剩300-350ml时,滤出药汤;再加清水600-700ml,用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15-20分钟,第二次煎至药汤剩200-250ml时,滤出药汤;最后将两次的药汤混合即成。本发明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为90.4%;有效率达97.1%,因此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医盟网对急性阑尾炎吃什么药给出以下处方:大黄12 连翘18 蒲公英24 川连9 白花蛇舌草18 赤芍15 紫花地丁24 败酱草24 丹皮12 黄芩15 川朴12 薏苡仁20 川楝子15 大血藤15
1 禁止饮酒,忌食生、冷、辛辣食品。少食油炸及不易消化食物。 
2 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 
3 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过劳会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导致病情突然加重。 
4 适量饮水。既可以中和胃酸,减轻胃液对溃疡面的刺激,同时还可补充因腹泻造成的身体轻度脱水。 
5 慎用药物,特别是一些解热镇痛药和消炎药,对胃肠刺激较大,严重时还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最好不用或少用。 
6 调节饮食结构,多吃素、少吃荤;多吃软、少吃硬。少食辛辣油腻的,多食蔬菜水果.适当补充营养,加强身体锻炼。 
慢性阑尾炎患者饮食宜保持清淡,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使大便保持通畅。一般来说,对于温热性质的动物如羊、牛、狗肉应该节制,而葱、姜、蒜、辣椒也不宜多吃。对于那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豆芽、苦瓜等可以择而食之。 
 现代研究表明,败酱草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可抗病毒;能防止肝细胞变性,舒通门静脉循环,加速肝细胞再生。
  败酱草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全草。性微寒,味辛、苦,能清热解毒排脓,活血消痈。主治急性阑尾炎、胸腹疼痛、产后腹痛、疔疮痈肿、丹毒及疥癣等。现代研究表明,败酱草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可抗病毒;能防止肝细胞变性,舒通门静脉循环,加速肝细胞再生。下面介绍几个以败酱草为主药的常用方剂。
  治急性阑尾炎方败酱草、苡米各30克,附子、大黄各9克。水煎服,每天2剂。
  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方鲜败酱草50克,茵陈、溪黄草、车前草各30克,水煎服。每天1-2剂。
  治产后腹痛(剧痛)方败酱草30克,当归、赤芍各10克,川芎、乳香各9克。水煎服,每天1-2剂。
  治疮疖痈肿、丹毒、疥癣方取鲜败酱草50-100克,鲜蒲公英50-100克。共同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每天2次。
  治腮腺炎、乳腺炎方鲜败酱草50-100克,鲜一点红(羊蹄草)50-100克,鲜蒲公英50-100克。将三者一同洗净捣烂,外敷患部,每天2次。
  治痢疾方鲜败酱草100克,鲜白头翁50克,黄连15克。水煎服,每天2-3剂。
  治咽喉肿痛方 败酱草、岗梅根各30克,牛蒡子9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水煎服,每天1-2剂。
  败酱草鲜品可作野菜食用,对预防疮疖及各种皮肤病颇有帮助。因本品性寒,故脾胃虚寒或腹痛腹泻者应当少食或不食。
()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1、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55%的病人开始左上腹部或脐周围疼痛,酷似胃痛发作,几小时后转到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阑尾发生坏疽时,可出现较剧烈的跳痛,而当阑尾穿孔前,疼痛特别严重,一旦穿孔后,阑尾腔内容物流出,疼痛似有减轻,但范围却扩大。
  这时用手按压腹部感到很硬,按压时腹痛加重,用手按压右下腹,然后猛一抬手,腹痛更加剧烈称为反跳痛,这就是发生了腹膜炎。
  每个人阑尾的位置不一样,发生的腹痛也不一样,高位阑尾可表现为右腰部痛,而低位阑尾却有下腹坠痛。
  由于腹痛的程度和位置的变化,常常使急性阑尾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尤其是老人和小儿。所以,在临床上凡发生急性腹痛,均要与阑尾炎鉴别,以免耽误治疗,酿成大病。
2、一般表现 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12次即止,并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病人喜弯腰屈膝姿势侧卧。部分病人发烧、头痛、全身无力,化验血中白细胞总数增高。
  3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并不少见。12岁以下约占发病数的4%5%
  发病前多有感冒、扁桃体炎、腹泻等诱因,表现为寒战、发烧、恶心、呕吐及腹泻为主,腹痛位置可在右下腹、肚脐周围或全腹部,仔细检查腹部,仍是以右下腹压痛明显。小儿阑尾炎极易发生阑尾穿孔,穿孔后腹部仍然是柔软的,加之小儿叙述不清楚,容易误诊,导致病情加重。
  4、老人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开始症状轻微,疼痛不重,不引起重视。而老人阑尾壁萎缩变薄变脆,易发生穿孔和坏死,加上老年人常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给治疗造成困难,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所以必须提高警惕,仔细检查,防止漏诊和误诊。
  治法
  泻热解毒,排脓
  大黄12 连翘18 蒲公英24 川连9 白花蛇舌草18 赤芍15 紫花地丁24 败酱草24 丹皮12 黄芩15 川朴12 薏苡仁20 川楝子15 大血藤15
 阑尾炎是指阑尾的化脓性疾病,但有急慢性之分。若有下腹固定压痛对急性阑尾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若是慢性阑尾炎则多有急性阑尾炎史,仅有右下腹不适感或隐痛,可因活动、饮食不节而诱发。本病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
  [方二]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方三]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
  [方四]
  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3--4次服,每日剂。
  本方可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五]
  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方六]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
  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七]
  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八]
  新鲜马齿苋120(于者30),绿豆30--60克。煎汤,分2--3次服下。
  本方对急性阑尾炎有效。
  [方九]
  苡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
  [方十]
  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大黄牡丹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方歌】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烊化芒;肠痈初起痛拒按,散结消肿服之康。

  【组成】大黄12克(四两) 牡丹皮3克(一两) 桃仁9克(五十个) 冬瓜仁30克(半升) 芒硝9克(熔化)

  【用法】水煎,芒硝溶服(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功效】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证见少腹肿痞,按之痛如淋,小便自调,发热恶寒,自汗出,或右足屈而不伸,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肠痈初起。多由湿热郁蒸,气血凝聚,热结不散所致。湿热邪毒内结肠腑,血气凝滞,则右少腹疼痛拒按;热盛肉腐,脓液内蓄,故局部肿痞;病在肠,与膀胱气化无干,故小便仍能自调,至于时发热、自汗出而恶寒,系正邪相争,营卫失调使然。六腑以通为用。故当泻热破淤,促其消散。方中大黄泻火逐瘀,通便解毒;丹皮凉血清热,活血散瘀,二者合用,共泻肠腑湿热瘀结,为方中君药。芒硝软坚散结,协大黄荡涤实热,促其速下;桃仁性善破血,助君药以通淤滞,俱为臣药。冬瓜仁清理利湿,导肠腑垢浊,排脓消痈;是为佐药。本方 攻下泻热与逐瘀并用,使结瘀湿热速下,痛随利减,痈肿得消,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急性阑尾炎、子宫附件炎、盆腔炎、输精管结扎术后感染等属于湿热郁蒸,气血凝聚者。

  【点评】本方以少腹肿痞,按之痛如淋,小便自调,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原方重用大黄和桃仁,而牡丹皮却为大黄的四分之一量。而本方是以活血祛瘀兼以清热为法,从而取得散结消肿之功;用本方可治疗急性阑尾炎、膀胱直肠窝脓、痛经、闭经等

  【方论】本方治症属于热毒蕴结于肠,气血瘀滞不通而成。方中大黄清热解毒,祛瘀通便;丹皮凉血散瘀为君,芒消助大黄清热解毒,泻下通便为臣;桃仁、丹皮活血化瘀为佐,冬瓜仁排脓散结为使。五味合用,共奏泻热逐瘀,散结消痈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