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2 17:07
2009-12-02 17:03
2009-12-02 16:50
![]() 碧玉松鹤图砚屏 清中期,高30.4cm,宽26.7cm,厚2.3cm。清宫旧藏 屏长方形,碧玉质,玉有浅绿及深色斑纹。屏面凸雕水畔石崖,崖下松树5株,鹤2只,又雕嫩竹、水草、万寿菊及灵芝等,上浮游云,下漫溪水。砚屏以“松鹤延年”为题,寓万寿长青之意。此屏碧玉色泽葱郁莹润,与画面意境相得益彰。 ![]() 玛瑙花鸟纹小插屏 清,长9.5cm,宽8.3cm,厚1cm。清宫旧藏 屏玛瑙质,长方片状。正面运用俏色技法利用原料上的白色巧加碾琢,山岩、梅花、凤鸟错落其间,衬以浅棕色的背景。背面阴刻隶书“御制探梅诗”,末署“臣琦善敬书”并阴刻篆书“臣”、“琦善”两印。清代插屏用料一般多为白玉、青玉和碧玉,玛瑙料甚罕见。 古代书案不设可抽出的屉斗,案上遂放置盒子以贮零星物品。清宫中的盒子材质多样,雕造精巧,纹饰华美,大多极富赏玩价值。凡玉石、竹木、珐琅、象牙、玻璃诸类中,精彩制作纷呈。 ![]() 紫檀木雕松竹梅纹书式盒 清乾隆,高5.3cm,长19.5cm,宽14.8cm。清宫旧藏 盒为紫檀木质,书本样式,并施以雕刻。雕刻技法为镂雕和深雕相结合。地子为深雕的疖疤横生的树干,树干上再镂雕苍松、秀竹、灵芝等,构图得当,层次分明,意境清雅。此件作品刀法细腻深峻,平刀、圆刀融合互见,逼真地表现了物体的自然特性,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盒内置册页《董诰书》。 ![]() 御用旅行文具箱 清乾隆,箱高14cm,长74cm,宽29cm。展开成桌后高30.7cm,长74cm,宽58cm。清宫旧藏 文具箱紫檀木制,折合为箱,箱盖、箱底展开为长方形书桌,桌腿设计在箱槽内,可活动支撑,用铜鎏金暗扣固定,设计巧妙。箱内放置两个同样大小的屉盒,屉盒双层,形成大小不同的多宝格,可容纳60多件质地、造型各异的玩,如白玉洗、松花江石砚、青玉臂格、笔筒、兽镇、石章、描金云龙纹笔、朱墨、画卷、书册等等,每一件文具都有固定的位置,每一位置均按器具大小而设计,严丝合缝。此旅行文具箱为皇帝外出巡游时携带使用,设计精巧,堪称清宫文房用具中的杰作。 ![]() 文竹嵌玉炕几式文具盒 清中期,通高28.5cm,长30.1cm,宽13.2cm。清宫旧藏 此组文具盒炕几式,高低二级错落有致。通体包镶文竹,又嵌玉书签、青玉蟠螭等饰件。工艺精益求精,造型多变而具装饰意味,极好地展现了文竹工艺独到的美感。 ![]() 文竹八宝嵌竹丝四瓣盒 清中期,通高4.4cm,口径9.2cm。清宫旧藏 盒作四花瓣形,通体包镶文竹为饰,外壁立面贴饰细密的横向竹丝,排列整齐均匀。竹丝色泽纹理有自然的深浅变化,从而获得了独特的装饰效果。盖面在竹丝层上又粘贴深色竹簧的八宝纹,深化了吉祥寓意,并丰富了整体美感,是点睛之笔。 ![]() 竹雕葫芦式盒 清,高6cm,长16.9cm,宽10.5cm。清宫旧藏 盒以竹根雕作葫芦式,盒身藤萝的牵缠、叶片的翻卷及虫蚀之痕、葫芦的位置等都经过悉心设计,不仅寓意吉祥,而且形态逼真,富于装饰意味。葫芦自古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常见于明清工艺题材。此盒既可储册页,又可为陈设,是清代文玩中的优秀作品。 ![]() 硬木嵌螺钿夔龙纹长方盒 清早期,高7.1cm,口径13×10.5cm。清宫旧藏 盒体硬木质,长方形,镶嵌金丝、螺钿、玛瑙以及填漆等为纹饰,用料考究,作工精美。盒盖面饰5只夔龙,舒展飘逸。盒立壁四面对称镶嵌团鹤、折扇、花卉、双鱼、葫芦、荷叶、盖罐、如意等杂宝纹,寓意吉祥。盒内以蓝绢衬底,应为盛册页用。 ![]() 掐丝珐琅团花锦纹册页盒 清乾隆,高9.5cm,长25.2cm,宽16.5cm。清宫旧藏 盒长方形,天盖地式,下承连体束腰形座。通体在黄色锦纹地上饰团花,顶面中心作长方形书签,其内黑地铜镀金隶书“戢武敷文”。此盒装饰纹样取锦上添花之意。 行文完毕,钤盖朱红色的印章还须印色盒。宫中遗存的印色盒分两类,一是案头常设、用以钤小型玺印者,小巧精致,材质多样;另一类是钤政务用宝玺的大型印色盒,多为直径一尺半的扁圆锡制天盖地式圆盒。 ![]() 碧玉八卦十二章纹印色盒 清,高7cm,口径10.6cm,底径11.65cm。清宫旧藏 盒碧玉质,正方形,盖面阴刻细蚕纹地,主题纹饰为4怪兽及四出戟八卦太极纹,周边饰勾形纹,盖四面立壁各雕3个章纹符号,共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图案。此盒一望而知为宫禁中帝王御用之器。 ![]() “懋勤殿”款龙纹印色盒 清嘉庆,通高7.7cm,口径22.5cm,足径14.5cm。清宫旧藏 印盒扁圆形,盖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云纹为地,上绘两条金彩五爪行龙飞腾于云海之间。盒盖面正中金彩方框内书“懋勤殿”金彩三字。底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印盒为当时懋勤殿内所陈设的御用文具,至今盒内还残存有当时用过的朱砂印泥。 ![]() 画珐琅花鸟纹印色盒 清乾隆,高2.5cm,口径4.8cm,足径2.6cm。清宫旧藏 盒圆形,子母口,盖隆起,圈足。盖面作八瓣形开光,其内彩绘花鸟图,一枝蔷薇花朵簇生枝头,两只绶带鸟站立其上,顾盼对鸣。盖、盒立壁分别环饰朵花一周。足底中心蓝色双方框内书“乾隆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此盒顶面虽小,却绘出工笔画般的景物,用笔精准,色彩渲染清朗,当为宫内造办处的高手绘制。 ![]() 天然木蟹式印泥盒 清,通高3.9cm,最宽10cm。清宫旧藏 盒以天然木根略加裁剪雕刻制成螃蟹式。其背部粗糙,腹底光润,口眼清晰可辨,四足参差,螯举横挡,并保留半环形木枝,使蟹足置于其上,盒体安放稳定,设计十分巧妙。蟹背甲掀起即为盒盖,出人意料。盒内壁髹金漆,可用以盛装印泥。此盒貌似不事雕琢,实则匠心别具,是一件极为奇巧的文房玩物。 明清博古之风甚盛,文人亦喜在文房中陈设古物清玩,以显雅趣。清宫中有各式古玉或仿古玉器陈设,用来固定展品的座架也都十分精致典雅。尚有鱼鳔所制之挂罄,寓意吉祥,材质别具一格。 ![]() 鱼鳔带架戟磬 清,高28.3cm,宽23.1cm。清宫旧藏 带架戟磬两件似为一对。此件结构、纹饰与另件相近,惟磬身装饰为双螭捧寿纹,下部镂雕蝙蝠绶带,亦寓“福寿”之意。使用鱼鳔制作的大型文房陈设比较少见,而如此精美的两件带架戟磬则更加珍贵了。 ![]() 鱼鳔带架戟磬 清,高28.3cm,宽23.1cm。清宫旧藏 带架戟磬两件似为一对。支架皆为方体,边框饰阴刻回纹装饰,站牙饰夔纹及回纹。此件磬体略成扇形,浮雕卐字纹带、回纹带为饰,下部镂雕鱼纹。鱼、磬谐寓“吉庆有余”,顶角有铜制变体寿字形活环,与支架上的蝙蝠形挂钩相配,组成“福寿”寓意的纹饰。 清宫文房中尚有多类文玩陈设于书案周围,有小型果盘盛香橼或佛手散发出优雅宜人的馨香,有炉瓶盒三式可用以焚香,有如意可供主人沉思或清谈时把玩,有山子可调剂室内氛围并供凝神时静赏,也有高出文案的小几可置放特别物件,还有围棋可供对弈,诸多文玩,不胜枚举。 ![]()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 清乾隆,高3.8cm,长15.7cm,宽10.5cm。清宫旧藏 盘呈荷叶形,叶面翻卷起伏,叶梗从叶后过枝而上,叶面边缘处贴塑含苞待放的花苞与莲实,莲籽可以在莲蓬中自由活动,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的足。底书“乾隆年制”青花四字篆书款。此器造型、釉色均刻意摹仿自然界中的实物,显示出当时粉彩象生瓷器高超的工艺水平。 ![]() 掐丝珐琅勾莲纹棋子盒 清乾隆,高6.5cm,口径7cm。清宫旧藏 盒作鼓形,上附铜镀金镂空花纹盖。腹部在宝蓝色地上饰对称的勾莲纹4组,其上下边沿各饰天蓝色云头纹一周。花纹虽无特别之处,但做工精致,仍能反映出乾隆时期掐丝珐琅的工艺水平。二盒内分别盛装白玉、碧玉围棋子。 ![]() 掐丝珐琅书卷式小几 清,高2cm,长40cm,宽16.2cm。清宫旧藏 小几为置于书案上的小型陈设,增添了案上的空间层次。此几小巧玲珑,虽为铜胎但造型却显轻盈,修饰地色沉着,花纹规整,不求纹彩耀目抢眼,但富贵雅丽之气自足。 ![]() 碧玉炉瓶盒三式 清乾隆,炉高14.2cm,口径14.5cm,足径5cm。瓶高13.7cm,口径2.1-3cm,足径2.7-4cm。盒高3.9cm,口径6.8cm,足径4.4cm 炉瓶盒三式一套,皆碧玉质,其中玉炉质地最佳。此套碧玉炉瓶盒三式,材质润泽,器型大方,纹饰古雅,是御书房中的熏香之具。 ![]() 青玉万松山房图山子 清中期,高20.6cm,长28cm,底宽4.6cm。清宫旧藏 山子青玉质,作重叠山峦形,山岩间琢棵棵巨松挺立。山子正面飘浮于山腰的云纹上,琢隶书御题《万松山房诗》。清代玉山较多,图饰多取自然景色,如仙人游、文友聚会山林、松下鹿鹤、山水楼阁等等,且碾琢精致,画意盎然。陈设于文房中,读书小憩时观之娱目赏心。 ![]() 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 清,长19.8cm,首宽3.2cm。清宫旧藏 如意紫檀质,光洁圆滑,首部灵芝式,中嵌玉饰一块,砣出浅浮雕灵芝纹,尾端嵌青白玉饰。如意配蓝色丝穗及珊瑚珠。此如意虽只首、尾两镶,但形制设计显然来自清乾隆朝以后流行的三镶如意之影响。 2009-12-02 16:27
2009-12-02 16: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