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汉代垃圾堆或揭开“常山郡”的神秘面纱(图)

 雨中笠翁 2010-05-02


 

殷村遗址。

 

    唐代墓地、汉朝遗址……随着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南段文物考古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即日起,考古发掘工作也将陆续开始。据统计,南水北调南段的文物勘探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约为36000平方米,考古发掘工地共有19处。

    昨日,记者跟随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及相关专家们走访了率先开始发掘的元氏殷村遗址、南白楼墓地和南吴会墓地及其遗址,这三处发掘工地已经率先发掘出了比较有价值、有代表性的文物。

    走进殷村遗址,首先感慨的是它的壮观,“这处遗址共2000多平方米,我们现在发掘出了20个坍方。”负责发掘工作的沈阳考古所赵晓刚介绍,目前发掘工作已经到了第四层土层,已经出现了汉代的东西,很可能是汉代的遗址。

    据悉,这处遗址的发现,缘于它的土堆壁上出现的汉代灰坑,考古专家们初步断定是当时人们生活形成的垃圾堆。赵晓刚介绍,在发掘过程中,在第三层土层发现了清代的东西,在第四层土层发现有宋代的东西,而在第四层的剖面上发现有一些汉代的遗迹,因此,可以初步断定是汉代遗址。

    虽然殷村遗址目前发掘出的文物仅仅是一些铜钱、碎片等小件东西,但这处遗址距离当年著名的常山郡很近,“很可能是汉代常山郡的村落”,据石家庄市文物局局长刘正军介绍,估计会有更多印证历史的“痕迹”出现,揭示出更多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