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十三章新解(转帖)
计篇第一
本文来自:创幻论坛 http://www.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古译】孙子说:用兵,是国家大事。牵涉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个中奥妙为人主及为将者不可不明察慎重。 【今译】孙子说:炒股,是家庭的大事,牵涉到自己和家人的安危,其中攸关身家性命的要害和举家 兴衰存亡的关键,您不可不知。 2、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 胜,不可先传也。 【古译】用兵,以诡诈为道。所以能战却装作不能战,要打却装作不想打。实际要进攻近处,却装作要进攻远处或者相反,让敌人无从防备。用利益引诱敌人,乘乱而取之。对实力雄厚之敌严加防备,对强大的敌人避其锋芒,不可硬拼。对主将暴躁易怒的敌人设法挑逗激怒它,对谨慎的敌人设法使其变得骄傲自大。安逸的敌人设法使它疲于奔命,对团结的敌人设法从内部离间分化它。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乃军事家因地制宜以取胜的精妙所在,既不拘一格,亦不可胜言。 【今译】做庄,以诡诈为道。所以能拉却故意不拉,有庄却装得象无庄一样。爆发在即却装作拉升时间还很遥远,拉升还早得很却装作要大干一番的样子。用小利益引诱股民,乘局势混乱而狠拉狂砸。对实力雄厚的大户和其它机构严加防备,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避其锋芒,虚与委蛇。不断在盘口挑逗激怒股民,对谨慎的股民要设法使其变得骄傲自大、失去戒心。本来居于主动的散户要想办法吸引他追涨杀跌,对坚定持股的投资者要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动摇他们的持股信心。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这是做庄的奥妙所在,既不拘一格,亦不可胜言。 3、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古译】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谋划周密,准备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谋划不周,准备不足。谋划周密、准备充分的可以获胜,反之则不能,何况事先根本没有任何谋划和准备就冒然作战呢?我以此观察,胜负立见! 【今译】一笔交易介入之前就预计能够盈利的,是因为调查详尽、计划周密;介入之前就预计不能盈利的,是因为准备不足、计划不周。调查详尽、计划周密的可以盈利,反之则不能,何况那些对交易对象一无所知的即兴交易呢?我以此观察,盈亏立判! 作战第二 1、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古译】孙子说:凡用兵之法,战车千驾,辎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军士十万,辗转千里运送粮草,则前后方之支出,使节、幕僚之用度,军械物资之生产,车辆补充保养之开销,日费千金,然后十万大军出动。 【今译】孙子说:凡炒股之法,电脑一台,经书数卷,资金十万,辗转千里拜师学艺,则软硬件之支出,衣食、学费之用度,书籍、光盘之开销,日日废寝忘食,投入源源不断,然后方可入市捞钱。 2、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古译】因为战争耗资巨大,因此贵在速战速决,旷日持久则兵疲气沮,久攻不克则战力耗尽,经年陈师于外则国家经济困难。若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战力耗尽,经济枯竭,则其它各国便会利用这种危机前来进攻,虽有最高明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亦不能挽回败局。所以战争中只听说过指挥简单直接直奔获胜目标的,没见过一味讲究指挥工巧而赢得胜利的。战事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从来不曾有过。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弊端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军事家。 【今译】因为炒股投资巨大,新手急切地想尽快赚钱。因此操作得愈多赔得愈多,时间长了累计亏损过大,连家庭支出都有困难。如果身心疲惫,意气消沉,资金耗尽,生活困难,则生活中的其它危机便会接踵而来,此时即便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亦回天乏力。所以炒股中只听说过用笨办法直奔主题赚钱的,没见过研究了大量奇技淫巧而能够盈利的。炒股十几年没盈利而家人不反对的,从来不曾有过。等你知道不该做什么才能不亏钱,你开始学习该做什么才能赢钱。 3、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古译】善于带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在敌国补充,粮草给养就地解决。如此则军队供应充足。 【今译】善于炒股的人,帐户封闭运行不再投入,股票帐户与日常开支帐户完全隔离。每一分盈利都来自市场,如此滚动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谋攻第三 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古译】百战百胜,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今译】短线劳顿,夹缝之中博取蝇头小利,即便百发百中,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看大势,赚大钱,顺天应人,助澜推波,事半功倍譬如四两千金之举,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古译】所以上乘的用兵之道是以谋略致胜,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人的军队,最笨的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除非是出于不得已。如果将帅克制不住自己的忿怒驱使军士象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军力仍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今译】所以上乘的做股之道是坚持战略,其次是波段操作,再次是短线交易,最笨的是在不利的时机“强行交易”。选择“强行交易”的原因通常是交易者认为自己“必须交易”。如果交易者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频繁作战,结果累计止损了三分之一的资金仍未能捞到任何好处,这就是“强行交易”造成的灾难。 3、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古译】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懂军队不能进攻而强令进攻,不懂军队不能后退而强令后退,这叫束缚军队的手脚。不了解治军的内部事务而干涉行政,就会使得将士不满;不知用兵权变而干预指挥,就会使将士心生疑虑。军心动摇,则大难临头,这叫自乱其军,自去其胜。 【今译】投资公司老总危害交易的情况有三种:不懂不能买进而强令买进,不懂不能卖出而强令卖出,这叫束缚了优秀交易员的手脚。不懂管理而乱插手导致人才不满,不懂交易而瞎指挥导致军心动摇。如此则大难临头,自取其败。 4、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古译】所以预知能够取胜的情况有五种:知进退之道者胜;善于根据敌我力量对比而采取正确战略战术者胜;上下齐心协力者胜;准备充分攻敌不备者胜;将帅贤能而国君不加掣肘者胜。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途径。 【今译】所以预知能够取胜的情况有五种:知进退之道者胜;善于根据自有资金量大小而采取正确战略战术者胜;上下齐心协力者胜;准备充分不失时机者胜;交易员杰出而老总不加掣肘者胜。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途径。 5、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古译】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的人,百战无危;虽不了解敌人但是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时胜时负;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的人,每次用兵都危险万分! 【今译】所以说,既了解市场又了解自己的人,次次赢钱;虽不了解市场但是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时赚时赔;既不了解市场,也不了解自己的人,每战必输! 形篇第四 1、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古译】孙子说:古时善于用兵者,先做到无懈可击,再等待胜敌时机。无懈可击在于自己,战胜敌人在于敌方是否出现失误、造成可乘之机。所以善战者,能不被敌人战胜,但不能做到使敌人一定能被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不可强为。 【今译】孙子说:一个成功的交易者,先做到不会赔钱,再等待盈利时机。不赔钱取决于自己,盈利的时机是由市场提供的。所以成功的交易者,能够做到不赔钱,但不能强行从市场提款。赚钱的机会可以被识别,但在机会出现之前,你无法人为地强制性地制造这种机会。 2、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古译】无懈可击,是因为我方防守得宜;战胜敌人,是因为我方在正确的时机进攻。之所以防守,是因为军力不足;之所以进攻,是因为军力有余。善于防守者,能巧妙利用各种地形以为坚固防守,且隐蔽军队活动,令敌方莫测虚实;善于进攻者,神出鬼没,行动迅速,令敌方猝不及防,所以能保全自己而战胜敌人。 【今译】不会赔钱,是因为不轻举妄动;盈利,是因为在正确的时机出击。空仓观望是因为时机不到,全仓出击是因为机不可失。善于空仓的交易者,就象躲进地窖,无论市场上发生怎样的事件都不能伤害到他;善于把握机会的交易者,关键时刻就象神兵天降,所以能只赚不赔。 3、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古译】古时所谓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赢得容易取得的胜利。所以善于用兵者打了胜仗,既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神勇的战功,一切看起来都平淡无奇,好像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原因就是他们的胜利十拿九稳、没有差错;胜利没有差错,是由于他们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是战胜那些业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总是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不放过敌人的任何失误。因此,常胜将军总是先充分准备再寻找战机,而败军之将总是冒然开战,然后再在战斗中绞尽脑汁地祈求胜利。善于用兵的人,在平时就以德垂范,从严治军,所以能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 【今译】那些成功的交易者,从市场获取大利总是易如反掌。成功的交易者赚了大钱,既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神勇的战功,一切看起来都平淡无奇,好像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原因就是他们的盈利十拿九稳、没有差错;盈利没有差错,是由于他们的交易措施建立在必赢的基础上,是赚那些必将到手的钱,就象从果树上摘下已经成熟的果实。所以一个成功的交易者,总是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在市场出现明显趋势或重大失误的时候出击。因此,一个经常赚钱的交易者总是充分准备、观察仔细再切入战机,而一个经常输钱的差劲的交易者,总是先一头扎进一笔交易里面去,然后期盼这笔交易能够获利。善于做交易的人,平时就苦练内功,律己甚严,所以能掌握交易盈亏的决定权。 4、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古译】(古时重量单位,24铢为两,20两为镒,1镒=480铢)胜兵之于败兵,犹如以镒对铢,两者实力悬殊;败兵之于胜兵,犹如以铢对镒,恰似以卵击石。胜利者指挥军队对敌作战,就象在万丈悬崖之上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所向披靡,这就是军事实力强弱之对比鲜明的“形”啊。 【今译】成功的交易者做交易,仿佛四两拨千斤,事半而功倍;失败的交易者做交易,仿佛千斤撬四两,事倍而功半。成功的交易者调度资金在市场上作战,就象在万丈悬崖之上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无坚不摧,这就是不同的交易者之间实力强弱之对比鲜明的“形”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