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炒房者“击鼓传花”,银行扮演了什么角色?

 snowlotus 2010-05-02

  京的赖伟民教授通过调查揭示了房地产市场炒房人的“击鼓传花”游戏。这种游戏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在兰花市场,在邮票市场,在古钱币市场,在紫砂壶市场,在传销市场,在地下金融市场以及在其他行业市场都曾经上演过类似的游戏。就是在房地产市场也是无数次地上演过这种游戏,比如上世纪九十年的海南房市、香港房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房市,以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许多地方的房地产项目。

  “击鼓传花”游戏是很容易识别的。但由于人类十分贪婪,大家都怀着侥幸的心理参与“玩”这种游戏,都希望最后接到“花”的人不是自己。因而,人们明知这种游戏最终有害,但还要参与一赌。

  说回到房地产行业的“击鼓传花”游戏上来。既然这种游戏是容易识别的,是有害的,为什么这场旷日持久的游戏就在中国的整个房地产行业上演了呢?要讨论这一问题,必然绕不开向炒房的人们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可以说,商业银行才是这场游戏的直接推动者。因为,商业银行如果不向炒房的人们放贷,这场游戏便玩不起来,即便玩起来也持续不下去。问题是,很明显这种游戏一旦被“玩穿见底”,面临最大风险的是银行,那么为什么银行还要参与玩抑或是积极推动这种游戏呢?可能的原因有三个:

  其一:商业银行不知道玩“击鼓传花”游戏的风险。这种可能性存在的理由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大都为国有。因为是国家所有,银行的高管们便在本质上没有抑或是不需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其“底层原因”就是,一旦出现巨额亏损,国家会出面解决问题,几年前国家一次性抹去四大国有银行的巨额坏帐就是鲜活的教材。

  其二:商业银行笃定了房市的“击鼓传花”游戏不会“玩穿见底”。这种可能性存在的理由是,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一般不大可能不全面考察放贷的风险。“击鼓传花”游戏的风险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那些连做梦的时候还在用脚趾头敲击电脑键盘的人会毫无知觉?!既知道风险,却又热情地推动。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商业银行笃定了房市的“击鼓传花”游戏不会“玩穿见底”。为什么他们会笃定呢?因为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烈,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已经购房者的不满、断供,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和社会问题,商业银行很可能出现倒闭的问题,GDP增长很可能会因之而放缓的问题,等等。因为可能出现这么些重大问题,便一定有人会出面“捂住”它。在这种可能性下,商业银行向在房市玩“击鼓传花”游戏的人们大量放贷便是没有太大风险的。

  其三:单个的商业银行可能也有社会道德责任感,也清楚地看到了风险,但其他商业银行却在参与/推动“击鼓传花”,它要是不参与就要吃亏。毕竟商业银行是企业,企业是要追求利润的。当看到其他银行都通过房地产贷款来“吹泡泡”证明自己的经营能力和赢利能力时,任何个别的商业银行都无法做到独善其身,特别是在笃信这种游戏会因人为因素而不至于“玩穿见底”的情况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