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

 昵称962661 2010-05-05
论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运用,世界各国对当前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予了空前关注,力争在新世纪中,让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我国,教育部已正确提出了中国中小学信息化在21世纪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科整合”。其中“校校通”是基础。为此,各中小学开始竞相建设自己的校园网。所以校园网科学的建设和充分应用已是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它是我区胜利完成教育部世纪之初任务的指导和保证。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并结合自身参加建设和使用校园网,谈一点经验体会,希望对我区校园网建设和应用有所借参考。
    
  校园网的建设一般应经过两个过程:总体设计和综合布线。其中,总体设计是关键,是对校园网全局的考虑和设计,而综合布线是以总体设计依据,是工程人员对各种设备的物理连接。所以,科学的总体设计是校园网科学建设的前提条件。
    
  一、 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远瞩未来
    
  校园网络的总体设计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具有远瞩未来的战略眼光中。始终坚持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为未来的发展着想,既不盲目追求先进性,又不局限于眼前够用。在确保全局最优的指导思想下,在先进性与经济性之间追求平衡。应该明白道先进性总是相对的,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及设备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不可预见性。而各中小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总是有限的,我们只能追求适度先进和较长时间(如,五年内)够用,不可能长期保持一流。
   
  二、 总体设计的依据:网络功能和学校需求的融合
    
  一般而言,校园网络的主体并不是网络线缆,网络设备等硬件本身,而是建立在这些硬件体系上的软件系统,是这些系统完成的功能,构建的应用环境。充分了解网络所能提供的基本功能和学校对应用环境的要求,是进行科学设计的依据。
  
  分析网络自身的特点,校园网主要具备如下六大功能:①电子邮件系统:主要进行与同交往,开展技术合作,学术交流等活动;②文件传输FTP:主要利用FTP服务获取重要的科技资料和技术文档;③INTERNET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进行学校宣传,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内部见面进行管理,例如发布通知,收集学生意见等;④计算机教学,包括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⑤图书馆访问系统,用于计算机查询,计算机检索,计算机阅读等;⑥其他应用,如大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超性能计算资源共享,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等。
    
  分析学校实际需求,各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方面都是大同小异。一般,可分成如下五个方面:一是方便教师和学生检索、查询资料,加强外部联系;二是利用校园网的校内外资源共享实现多媒体的多功能教学;三是利用校园网进行校务的一体化管理(如教务、公务、财务、总务等);四是利用校园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五是利用校园网进行远程教学。
    
  因此,进行校园网络总体设计时,必须充分了解网络的基本功能,结合学校实际需求,使二者相互融合。只有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进行总体设计的最后一个步骤。
   
  三、总体设计的重点:科学设计和制作校园网络拓扑图
    
  校园网络拓扑图是以“实事求是、远瞩未来”为指导思想,以“网络功能和学校需求的融合”为依据,设计和制作,各学校不尽相同,但也有一基本模式。校园网网络主要包括:校园办公系统、校园内部主页、内部电子邮件、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系统、校园IC卡管理系统、内部信息服务系统等。根据以上分析,笔者给出一标准的各中小学校园网络拓扑图(见图):

  在该校园网拓扑图中,整个网络由网络中心、办公子网、多媒体教室、IC卡系统、宿舍子网、图书馆子网等组成,其中网络中心是整个网络的主干系统,是网络的总节点,其余各子网是功能子网,建立相应的网络环境,适应各种应用。各学校在设计时,可适当调整。
    
  在完成拓扑图设计和制作后,校园网的建设就是综合布线过程了。综合布线应注意以下几点:结构清晰,便于管和维护;材料统一质量先进,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灵活性强,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便于扩展,节约费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的优点。同时把握 “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设计思想,把原有的小局域网规划在内,对于急需开通的就优先施工。
    
  四、校园网应用原则
    
  校园网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就在应用上,如果只是把机器设备连接起来而疏于使用,那对学校而言就是天大的浪费。在这里提出三点应用原则:
    
  首先,树立软、硬件并重思想观念。长期以来,大多数人的观念就是硬件是实实在在的一大堆机器设备,值钱;软件吗,无非也就是一些光盘、软盘,值不了几个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软、硬件投资比例上肯定失衡。实际上在软件不够丰富的情况下盲目购进大量机器设备这种重建设、轻应用的做法,只能造成高起点、低效益的局面。笔者认为,校园网软、硬件投入方面应该是比例相当甚至是软件的投入更大一些才对,因为花大价钱建成的网络要发挥效益主要就在于应用,而应用的关键是软件。应重视软件方面的建设,有计划购入软件、同时自制学习软件、演示课件、资料素材等。
    
   第二,培养教师使用网络的习惯,任何人的行动都有定势,可能有的老师开始时对网络有陌生感,这时应当引导鼓励他们去用,经过一段时间,习惯于网络给工作学习带来的方便后,如果没有校园网大家反倒会不适应,这样网络利用率自然就高了,一定不能只重有形的网络建设而忽略了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如果没有一批教师改变多年形成的固有工作、学习方式去积极使用网络,那么有再好的校园网也是形同虚设,也就与建设校园网的初衷大相径庭了。我校从校长到各级领导都积极鼓励教师使用计算机,并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计算机讲座、培训,老师们看到计算机网络给教学、工作带来的方便、高效,学习热情非常高,现在上至校长、下到年轻教师,包括老教师都可以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而且校园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课堂教学。
    
  第三,校园网上的资源要不断地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建设,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注意力经济”,如果校园网络资源少有师生需求的信息,就没办法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了,只有想方设法丰富充实网上资源,满足师生学习工作需要,校园网才有生命力,网络应用才能说深入广泛。

  总之,各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方面都是大同小异,可分成如下几个方面:全面服务于教学的全过程;推动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服务于教学办公自动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服务于学校职能管理;支持视频点播和广播。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合理利用校园网。

  五、校园网正常运行的保障:维护和管理

  为了使校园网长久服务于教学、教研、管理,保障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必须加强网络的管理工作,让网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从网络本身来看,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包括整个系统的配置、子网的划分、用户权限管理、防火墙设置、故障的诊断、调试、修复、病毒防范与其它涉及安全的管理、工作站使用情况记录、网络性能的监测与分析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整个校园网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复杂与繁忙的。当然,网络管理绝不仅仅是管理网络本身的软硬件,更重要的是对全校师生在网上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规范。结合本校,笔者认为网络管理可从以三个方面进行:建立了校园网管理中心、制订了详细的校园网管理规章制度、与师生签订了校园网管理责任书。应该说,网络管理是校园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全校上下都给予足够的重视,网络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
  
  本文结合教师进修学校校园网络建设和使用,探讨在我区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模式,旨在为其他学校提供一个借鉴的样本,在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中少走弯路。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具有我区特色的,中小学校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的科学模式,为教育走向现代化作出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