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杏花开幸福来—洮南市野马乡全力打造山杏产业

 独爱枫8886 2010-05-05
山杏花开幸福来—洮南市野马乡全力打造山杏产业
发布日期:[2008-5-12]    共阅[354]次

 




  贫穷落后、偏远闭塞、干旱缺水、风沙肆虐,这是从前人们给洮南市野马乡贴的标签。而今蓝天白云下满山遍野的烂漫杏花,如云似雪,微风过处清香习习,花瓣飘飘洒洒,这一派醉人美景则是洮南市野马乡给自己印制的名片。

 2002年,为了改变野马乡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野马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百万亩山杏基地的号召,全力发展山杏项目。为了使其在野马乡发展壮大,乡里成立了推广山杏项目领导小组,扩大宣传,统一规划林地,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各级干部层层包保,五年来山杏面积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3800公顷,占全乡耕地面积的1/2,其中面积达100公顷的山杏林基地有16个,分布在苇塘村、东山村、永安村和野马村。
  
  野马乡党委、政府坚持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把山杏做成强势产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种植山杏是一年投入多年受益,与传统农业作物相比免去了一年一度的种子、农药、化肥等的投入,除可以享受国家退耕还林补贴外,青杏和杏核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就2005年而言,第一批种植的300公顷山杏林进入产果期,每公顷收获果核600公斤,当年的市场收购价是2.4元/公斤,这样算来仅卖杏核一项每公顷可实现经济收入1440元,全乡可实现经济效益43.2万元,待山杏全部进入盛果期后,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是可想而之的。

  山杏产业给当地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野马乡的山杏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5个乡镇,为洮南市的山杏产业发展起到很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由此产生的生态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山杏成林后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分,有力的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大面积的山杏林引来多种鸟类在此栖息,野鸡、山兔等小动物不时出现在林间地头,使这里的荒山焕发出新的生机。杏花时节来到这里踏青赏花,呼吸这里纯净的空气,仿佛喝到甘冽清凉的泉水,让人顿觉神清气爽,流连于树丛花间,身边蜂飞蝶舞,犹如置身人间仙境,偶尔惊起的小鸟或跳过的野兔,似乎想给你一个小小的惊喜。你若是来得晚些,可以亲自采摘青杏,一枚枚青杏珠圆玉润、青翠欲滴,藏在林间叶下,你可以寻来最娇嫩的一棵含在嘴里齿颊留香,无限野趣让人久久回味。野马乡的山杏林基地作为一个特色景观吸引了周边市县的游客慕名到此赏花观杏。

  为了把野马乡的山杏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野马乡党委、政府又在积极谋划山杏相关产品的研发和销售。目前开发生产的青杏咸菜已经投放市场,因为其纯天然无污染的品质和清新爽口的特点,也必定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样一来有力的保证山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其成为富乡裕民的黄金产业。

  由于野马乡党委、政府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彻底改变了野马乡昔日的形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发展观,使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边陲小乡成为远近闻名的打造特色产业的先进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