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雕刻
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石种, 由于它的天然丽质、天工造化之神功, 继寿山田黄石荣获“石帝”之美名后, 鸡血石也获“石后”之美名。 2004年9月17日, 国家邮政总局专门发行了一套两枚《鸡血石印》特种邮票, 题材分别选取了现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的昌化鸡血石“乾隆宸翰”和“惟几惟康”两枚乾隆、嘉庆皇帝的宝玺。 在拍卖市场上, 鸡血石拍卖的走势也十分强劲, 2004年冬, 一件高13.2厘米, 长2..2厘米的鸡血石摆件, 在深圳拍出了429万元。 至于常见的鸡血石印章, 则是拍卖会上的抢手货。专家介绍说, 鸡血石目前在我国有二大产地, 分别是浙江昌化和内蒙古巴林。 品评昌化鸡血石, 先是“血”的红色, 以其鲜、凝透为佳。 鲜者红如淋漓之鲜血, 凝者聚而不散, 透者于石层之中。 红而透层的鸡血石称为“大红袍”,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品。 巴林鸡血石与昌化同族异种, 与昌化鸡血石相比, 不及其细腻, 带韧性, 并且石中含水分较高, 天旱易裂。 血的分布大多呈一条条血筋状, 纵横交叉, 散而不聚, 且极易氧化而发脆。 此外, 巴林桃花鸡血石, 血色粉红, 净淡, 不鲜不浓, 若桃花初放。 由于鸡血石拍卖走势强劲, 市场上也出现了假冒作伪的鸡血石。 常见的有:描绘法——将硫化汞或真鸡血粉, 描绘在磨光的石料上, 再覆以树脂并磨光上蜡, 鉴定时可用脸或手测试其湿度, 真石有冰冷感而假石则温;拼接镶嵌法——将真鸡血石切成薄片贴在无血石上;合成法——用石粉和血粉压制合成;激光作假——因为激光血纹过于理想化, 其材料又与天然石料有明显的温差, 所以, 比较容易辨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