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简说(二十五):如何观人

 理象数 2010-05-07

论语简说(二十五):如何观人

(作者:子圆 发表于:2007-10-29 阅读:)

论语简说(二十五):如何观人

作者:子圆

为政第二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先看他目前所做的事,接着再扩大观看他所经历过的事,最後再看他办完事後,心里安住的情形。如果能这样周遍丶仔细地观察,一个人的真面目,哪里藏得住啊!哪里藏得住啊!」

「视其所以」。「视」所指的是目前所看到的,包括日常生活发生的事情。这只算是单方面,不可仅仅以此来判断一个人。

「观其所由」。「观」的范围比「视」更加周遍,是把一个人所有的经历,都列入观察范围。另外,在遇到特殊的事情时,也注意他如何处理,根据什麽来处理。这样不但能免於偏见,而且更能了解这个人的想法和动机。

「察其所安」。在开始观察一个人之後,除了注意他当下的处事和过去的经历之外,还要留意他的用心和心情变化。例如做好事後,他是觉得不满足还是得意?如果不满足,就会更积极为善;若光是得意,为善就难免停滞不前。反之,做坏事後,他是忧愁苦恼还是沾沾自喜?如果忧愁,就表示不忍心为恶,有改过的动力;若是沾沾自喜,就容易沈沦罪恶而浑然不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经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观察,除非是「大奸若忠」丶「大智若愚」的人,要不然一般人是无法藏住真面目的。孔子重复说「人焉廋哉」,就是强调绝对藏不住。

伊尹是商朝开国君王--汤的宰相。汤王去世後,传位至嫡孙太甲。因为太甲不学好,暴虐乱德,伊尹就把他放逐到桐宫去,希望他改过自新。当时大家以为,伊尹赶走国君,是想夺权篡位,都认为他是个小人。经过三年,太甲改过迁善,伊尹就迎接他回来,把政权交还给他。这时大家才知道,伊尹真是贤德的君子。所以,一个人的功过得失,岂能因一时的表现来论断呢?

孔子观人的方法,教我们学会全面观察,不可因别人有一两件事办不好就疏远他,这样会失去许多人才。如果我们常常以这章经文作自我省察,看自己的动机是不是纯善?做完事心情如何变化?用心检省丶改过,进德修业必定日进有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