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营销之我见

 menj 2010-05-09
 进了师大的大学校园才发现原来在校园里面也可以做生意,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计划来推销自己代理或销售的品牌,来获取生活费或是零用,而这种形式就被称之为校园营销。
  
  校园营销一词是知名校园营销机构新鲜传媒提出的概念。主要指针对大学生这一细分群体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而近年来,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进一步促使了校园这个独特大市场的形成,校园所表现出的巨大的消费空间,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研究校园营销的特点,大力开拓校园消费市场,便使得更多的同学和外来人士便更为着重与开垦这片土地。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校园营销的特点。
  
  第一,封闭性,因为是正对校园里面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营销,所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集中性,校园营销的地点总是集中在校园内,它总是针对学生的需要来制定来实施。
  
  第二,成本相对比较低,因为在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一些高成本的广告是用不上的,反而只要利用上同学之间的带动作用,要抢占市场是比较低价的,成本是很低的。
  
  第三,延续性,校园市场是有未来导向性的,具有连续性。企业占领这个市场不仅会带来短期的商品效益,而且,当代大学生一代拥有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崇尚品质生活,具有鲜明的品牌意识,必将成为未来社会中消费的主导力量。
  
  第四,文化的独特性。高等学校的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又是社会文化的部分,具有大众化和独特性综合的特点。新生代的高校学生热衷于各种时尚、潮流的“文化娱乐”方式,以此作为彰显自身个性的方式,这些都预示着高校市场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高校文化在普及的过程中,也将引发新一轮的文化消费的热潮,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校园文化加速传播与扩展,这种趋势将会打破以往校园文化仅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存在的现象,并将全国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连成一个统一,互动,活跃的整体,使得文化消费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消费热点。
  
  其次我们研究的是校园营销的形式,一般说来,企业开展校园营销活动的目的无外乎两个:或通过宣传以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其品牌声誉;或通过活动在校园销售其产品。这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划分企业校园营销活动的两种主要模式。
  
  一是以提升形象,扩大知名度为目的,这种营销活动既可以影响企业的现实消费者,也可以影响企业的未来消费者
  
  二是以促进企业商品在校园里的现场销售为目的,这种营销活动主要是影响企业的现实消费者。
  
  当然校园里的巨大的消费空间存在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消费没有完全市场化,一般大众媒体辐射不到,这使得有些营销工作难以像大众市场那样充分展开,譬如某些广告限制在校园内发布、某些促销活动不允许在校园内举行;高校较为分散,开展工作比较繁琐,某个新品上市时,可能需要逐个学校举行发布会才能产生效果,投入的人力和时间较多;大学生一般没有固定收入,消费基本上是自主消费,自掏腰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行为,尽管他们对品牌的消费欲望很高,有时受能力限制,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还有,专门针对校园市场开发的产品和服务还不多,难以真正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开发年轻人市场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开发年轻人市场的能力。
  
  但是,尽管还有着很多的弊端,但是校园营销活动:重在挑战和互动。
  
  企业成功举办或赞助的校园营销活动无论是在校园市场和大学生人群中树立品牌方面,还是在促进大学生消费方面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现阶段,开发和拓展校园市场必须对新世代的中国大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深入理解他们的生活形态特征、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特点,媒体接触特点,进而进行有的放矢的营销活动才是最佳选择。而在长沙的大学里刚好可以利用湖南电视台的娱乐标榜来设计各种营销方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