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 开始应用于膝关节 后相继应用于髋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及手指等小关节。
一、概念 所谓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的直径5mm左历的棒状光学器械。该器械从1970年开始推广应用。众所周知,有一种用于观察胃肠情况的内窥镜,关节镜是用于诊治关节疾患的内窥镜。在一根细管的端部装有一个透镜,将细管插入关节内部,关节内部的情况便会在监控器上显示出来。因此,可以直接观察到关节软骨的情况。最近,关节镜不仅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治疗也日益多了起来。 二、手术适应证 作为膝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是:1.膝骨性关节炎;2.膝变形性膝关节病;3.化脓性膝关节炎;4.膝关节结核;5.膝关节半月板损伤;6.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及后十字韧带损伤;7.膝关节关节游离体;8.膝关节类风湿性滑膜炎;9.风湿性关节炎;10.色素绒毛膜样滑膜炎;11.不明原因的膝关节炎。 三、手术方法 动手术时,首先进行麻醉,再在膝盖部位开两个小孔。然后,从其中的一个孔将关节镜插入,观察关节的内部。再从另外一个孔插入内窥镜,用手术器械进行内部的手术。目前,这种手术很盛行。其中的手术之一有关节镜下清理手术。对于变形性膝关节病的所谓关节镜下清理手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清扫关节内部的手术。在变形性膝关 节病患者的膝关节内部,会出现如下的变化:(1)关节软骨磨损,呈松散状态,软骨从胫骨剥离,或者局部有、局部无,出现凹凸。(2)半月板破碎,呈散乱状态。(3)位于关节软骨下面的骨头,在关节上露出。(4)关节周围(边缘部)长骨刺。(5)关节游离体(6)发炎充血的滑膜及血管翳(7)韧带损伤断裂。 四、手术特点、优点 对于以上的变化,通过关节镜下清理手术,将散乱松散的软骨和快要剥离的软骨切除;将凹凸部分进行刮削,使其平整;将破碎、散乱的半月板及骨刺切除。将关节游离体咬碎取出,将发炎的滑膜组织切除取出。该方法的特点是:无需通常手术那样对患部作大面积的切开;关节镜的插入口和手术器械的插入口只有5mm,手术的负担小。所以,为动手术而住院的患者,通常一周左右的时间即可出院。 采用该方法清扫关节内部,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只要病因不根除,其效果未必能持久。对于病情较 严重者,用该手术无效果。待病情缓解和平稳后,进行胫骨高位截骨矫形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 哪些骨刺需要手术治疗 骨刺,还真就长得像刺,有大有小,一般基底较宽,长出来就变得尖尖的,所以形象得被称为“骨刺”。这种征象常与人体退化衰老同步,也是骨质增生的一种形式。
骨刺的形成有三种原因,一种是牵张骨刺,受应力刺激而生长;另一种是摩擦骨刺,由于关节之间受力相互摩擦而生长;还有一种是由于碰撞受伤后,骨头重新生长,在修复过程中骨头也会出现增生现象。 骨刺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感到痛或关节活动不灵便。多数人在体格检查做X光片时,才发现有骨刺。 骨刺形成后,由于生长的部位和大小不同,只要骨刺不刺激到成条成型的神经或造成摩擦,人就不会因为骨刺而感觉疼痛。只有骨刺刺激到的脊髓、神经、血管才会感觉疼痛。服用一些药物疼痛减轻,并不意味着消除了骨刺,而仅是消除了疼痛的因素。只要骨刺不刺激或压迫到神经,就可以不用急着处理它。除非骨剌压迫神经、血管、食道,或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才需做手术切除外,一般骨剌不必手术。 因为效果有限,我本人早已不再做骨赘清理的手术。 注意:关节镜不能彻底治愈您膝关节的骨质增生,达到今后不再疼痛,走路正常的目的,可以达到缓解疼痛,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疾患
概述: 关节镜是用于诊治关节疾病的一种内镜。1918年日本东京大学Kenji Takagi 教授首次使用膀胱镜检查人尸体膝关节。1919年,德国Eugen Bircher博士使用Gorge Wolf公司生产的腹腔镜在一些病人的膝关节上进行了镜下检查,并于1922年发表了21例骨关节病病人的检查结果。1925年,Phillip Kreuscher使用自制的关节镜对半月板疾患进行早期诊断。、此后,又有多人对人体膝关节进行了内窥镜检查。Takagi教授对内窥镜器械进行了改进以使其更适于进行关节检查。1958年,Takagi教授的学生Masaki Watanabe博士与多家日本公司合作,制作了第一台真正成功使用的关节镜(Watanabe 21)。他个人也进行了第一例有记载的关节镜下外科手术,即镜下切除了一例膝关节髌上囊肿物。1962年,他又在关节镜下进行了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同期欧洲也有一些学者做了关节镜下手术。80年代后关节镜技术被广泛采用并进一步改进,世界各国先后开展了关节镜手术,使微创外科技术在骨科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我国在70年代引进关节镜,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9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一个推广和快速发展期。关节镜由最初只应用于膝关节,逐渐发展到肢体的其他各个关节,以至到腕关节、指间关节等小关节。就目前而言,关节镜技术在我国尚不够普及,需进一步推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郭秦炜
适应症: 关节镜可用于诊断、治疗多种膝关节疾患;例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断裂,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又叫关节鼠),各种慢性滑膜炎等。大部分运动损伤引起的膝关节肿胀、疼痛、不稳或绞索等症状通过保守治疗无效,都可通过关节镜来进一步诊治。
禁忌症: 全身或局部的感染性疾病,例如感染引起的发热,膝关节附近皮肤长疖肿。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患者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情况。
手术过程: 实施麻醉后,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经过严格的消毒,就可以开始手术了。手术时要用止血带在大腿根部阻断下肢的血流,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通常在膝关节的前部做3个1厘米长的小切口,其中一个插入入水管,将无菌的生理盐水持续的注入膝关节,使关节腔膨胀,便于手术操作;同时能够减少出血。另外两个切口一个插入关节镜的摄像头,摄像头将实时拍摄的画面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医生就可以通过观看显示器画面了解关节内的情况。另外一个切口可以插入各种关节镜手术的专用器械,进行各种手术操作。例如用探钩探查关节内的结构,用电动刨刀切除病变的滑膜,用篮状钳切除损伤的半月板,用抓持钳取出游离体,用特殊的定位器辅助重建交叉韧带等。手术通常在1个半小时内完成。手术完成后缝合3个小切口,用棉花垫加压包扎下肢,减少关节的肿胀。手术后1周拆除缝线,仅遗留3个1厘米的小伤疤。
并发症: 和任何手术一样,关节镜手术也存在一些并发症。例如术后感染,膝关节后方的神经血管损伤,关节粘连,下肢静脉血栓等。但总体发生率很低。
康复: 术后当天应该活动脚踝,患肢略微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术后第二天可以进行下肢肌肉力量的练习;可以下地行走,根据病情的不同,行走时患肢可完全负重、部分负重或不负重。半月板切除手术、游离体取出手术大约3-4天就可出院;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滑膜切除手术由于术后康复训练较复杂,通常需要住院7-10天。
效果: 和传统的膝关节切开手术相比,关节镜手术精确度高,手术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效果优良。
其他注意事项: 术前要注意避免关节附近的皮肤被蚊虫叮咬,避免皮肤出现疖肿。术后要注意休息,遵从医生的医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