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职场“潜规则”的泰然调侃,是一种社会病 - 我说深圳事 - 深圳论坛

 肥强 2010-05-17
对职场“潜规则”的泰然调侃,是一种社会病

http://www.sznews.com   2010-05-13  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评论员  申思行

这不是一宗个案。在职实习生罗某状告某企业总裁强奸,同类事件曾经在不同媒体的版面连篇累牍,相信大部分读者、网友都已熟知其故事逻辑。随着一次次当事人被摆平,媒体被搞定,事件被私了,围观者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不平、同情、和愤怒都“边际递减”,甚至逆反为冷漠、嘲笑和鄙视。

这未免太过苛刻?罗姑娘,无论她的故事有多么蜿蜒,初衷有多少纠结,内幕有没有交易,她都是一个受害者,受害者不能得到同情?事后决然踢爆一个长期用金钱涂料粉饰的“恶人”,她分明就是一个勇敢者,勇敢者不该得到支持?围观者,如果只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一味调侃受害者的不自爱,而对施暴者报以艳羡一笑,拿消遣受害者的闲心去默许富人主导的职场“潜规则”,岂不失去了舆论的价值?这个社会还有何正义可言?

这究竟是谁的错?这些年,市场经济教会我们用“商品”的概念来优化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屡试不爽,路径依赖。整个社会的所有物种都被打包贴上价格标签放上货架,既包括森林、水源,空气,禽兽,也包括人本身,美其名曰劳动力市场,这个市场造就了一个我们长期引以为傲的名词: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也就是廉价的人力成本,造就了不平等的就业市场。在这个供求失衡的市场里,多数人变成嗷嗷待哺的弱者,少数人肆无忌惮操纵劳力价格,试用、加薪、升职,都是某些无良经营者控制员工的法宝。

当职场“潜规则”愈演愈烈渐成风气时,还能用“个人道德”来看待吗?当普通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需要用身体和尊严去换取的话,还能用“市场竞争”来解释吗?我们的市场经济,其本质是成员平等,公平竞争,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市场应该有“保护弱者”的规则,而不是仅仅充当贩卖“劳动力商品”的人肉超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制度应该强调对弱者、消费者、劳动者、受害人、妇女、儿童和老人采保护姿态的立法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会组织应该为劳动者争取有利的游戏规则并及时介入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案例。否则,留给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机会太少,希望太小,甚至没给他们的后代留下多少生机,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当剧场银幕上“杜拉拉”利用暧昧色相游刃于职场时,现实中却正在上演和血带泪的悲剧,跳楼、或者强暴。正常的游戏规则被“潜规则”蚕食,同类者被“潜规则”摧残,没有娘家,没有议价能力,没有安全感的职场工蚁如何“体面劳动”?

写日记的韩峰,上春晚的宋某,之所以能够上下其手害人无数,在于他们有权,有钱。“钱是一剂毒药,有明目张胆的功效”。金钱成为量化个人价值和道德修养的筹码。富人占据较多的社会资源,本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却一再成为正常社会游戏规则的恶搞者、破坏者和颠覆者。怎能不让人充满窒息感?

作为普通围观者,你我,都必须明白,即使这个社会被商品经济的大潮侵蚀得千疮百孔,但有些价值任你按照多少的利率进行货币化折算都无法赔偿,例如尊严和伤痛。我们是要用冷漠的嘲笑来娱乐自己,还是用轻声的支持帮助他人?我们是希望职场“潜规则”流毒蔓延,还是希望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得到维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