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与玉文化-煮酒论史-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寒江雪凝 2010-05-17

《红楼梦》开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单剩一块,弃在青埂峰下,自经锻炼,受天地之精华,得雨露之滋养,灵性已通,投胎转世,坠入红尘,衔玉而生

曹雪芹对石头是绕有兴趣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曹公作画也是嶙峋怪石,酒酣以石击作歌,脂批亦曾多次称曹公为“石头”、“石兄”。他是借自然之石,尽抒心中坎坷不平之意。

在《红楼梦》的诞生地---北京西郊香山的樱桃沟中,有一巨大的岩石,形似一个大元宝,当地人称之“元宝石”。这就是《红楼梦》中描写的女娲炼石补天剩下的那一块的原形。传说当年曹雪芹常驻足樱桃沟观赏,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借“元宝石”的特征,对《红楼梦》中男主人公进行了烘托比兴的传奇创作,英合德润。

1.          宝玉

贾宝玉自然是贵公子的高贵名字,寄托着贾府这个贵族世家光宗耀祖的期望,同时也呼应了序曲中女娲补天的神话,点名他就是那块被遗弃的石头------贾宝玉原本是假的宝玉(对封建贵族家庭来说,他不是一块真宝玉),这就向读者暗室了人物的叛逆性格和被毁灭的命运。

神者,奇异莫测,异乎寻常;瑛者,似玉的美石也。神瑛就是不寻常的,灵性已通的美石的意思。曹雪芹把大元宝石人格化,吊所以这块当年娲皇未得假宝玉,又有一名为“神瑛侍者”。

2.          黛玉

《红楼梦》女主角林黛玉的芳名,则来自一种天然的黑石,这种石头也产自北京香山一带,多呈片状或柱状,风化后的碎块被水冲下河滩。旗人妇女,年轻女子用此来描眉,老太太便用此来染发,此石虽黑,但本质洁净,不染衣服,也不脏手。黛玉者,黑石也,曹雪芹借用这种黑石的特性,对女主人公的典型性格进行了寄寓赞颂的描绘渲染,并以“黛玉”这个名字隐喻在贾府中本质纯洁,情操高尚,英合德润。

3.          妙玉

妙玉是玉的一份子,这是没有疑义的。在薄命司的画册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而判词中也曾写道:“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淤泥中。”《世难容》曲子唱到:“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人孤人,人皆罕。你倒是炎肉腥贉,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女子高洁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澜,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都说明妙玉不但是一块美玉还是一块白玉,只是这块美玉“不合时宜,权势不容”。

4.          红玉

林红玉,即丫头小红,据脂评,日后宝玉倒霉流落在狱神庙时,红玉等随之,则林红玉必补黛玉而代之。红玉这个名字是作者按五行南方于色为红的说法造出来的,目的是附会“绛珠”之说,因为“红玉”意会“绛珠”,“绛珠”谐音“降珠”,“林红玉”也就是处于“绛珠”阶段的林黛玉。也有学者考证说,黛玉的原型小名叫“红玉”,而这个女子才是作者所倾心爱慕的女子,是曹雪芹滴泪为水,研血为墨为其谐传的人。

5.玉旁命名的-------贾琏,贾甄,贾环,贾瑞,贾琉,琥珀,珍珠,琪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