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朝廷记吃不记打:日本人远比我们记打

 3gzylon 2010-05-17

甲午海战

  别看日本人在甲午海战中灭了大清国的北洋水师,其实,他们的海军建设也不过三十年而已,起步甚至还不及大清国早。


  但和取得一丁点进步就沾沾自喜的大清国相比,日本人远比我们记打。一个灭亡大清国的政策,竟然可以执行上百年,历经几个皇帝而不改。


  1853年,也就是经历了“康乾盛世”的大清国,刚刚被列强的炮舰打得晕头转向,不得不与列强签订条约息事宁人的那几年,一群闻风而至的美国人,借着几艘黑色的船舶,逼着日本同样打开了国门与洋人做生意。


  其实,当时列强还看不上日本这弹丸之地,而美国人也是在寻找通往大清国的航线时,顺便到日本打了几炮,之后似乎就没有人来理会这个国家了。


  10年后的1862年,也就是大清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有一个日本青年名高杉晋作的,作为幕府使节的随员出访大清国。


  此人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认为所乘的船名俗不可耐。但一到上海,他亲眼目睹了大清国臣民如何被西洋人奴役。


  这个文艺青年对国家的责任感一下子被唤醒了,他急于了解大清国与列强交往的情况,“虽千金要求之矣”。但逛遍了书店,都没有找到。他问一位中国士人:“英夷鸦片以来战争之事,书为史册者有否?”中国士人的答复是“无”。


  确实如此,不仅士人,就是被打得到处乱跑的皇帝,也搞不清楚英国究竟在何处,更谈不上研究这么近的战事了。


  基于对天朝上国的景仰,他问:“贵邦尧舜以来堂堂正气之国,而至近世,区区西洋夷蛮夷之所猖獗则何乎?”


  结果,中国士人顾麟告诉他,这个国运是“国运陵替”,类似于晋之五胡,唐之回纥,宋之辽金夏,“千古同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