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与人生:现实生活中不要欲念太多,要一颗美好的心灵和进取心(2)

 ypzxzcw 2010-05-17

庄子与人生:现实生活中不要欲念太多,要一颗美好的心灵和进取心(2)

2009-04-21 13:28来源:一元一国学网作者:佚名浏览: 172

现在普遍存在高学历低能力现象,很多高学历的连最简单的如何生存都不会,选择职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现象普遍存在。这些人往往无法应对挫折

 

现在普遍存在高学历低能力现象,很多高学历的连最简单的如何生存都不会,选择职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现象普遍存在。这些人往往无法应对挫折和困难。学习是为了智慧和能力,长本事是学习之道。常有“无用之心”会鞭策自己弥补不足,完善人生,让自己走的路更明晰,让自己的定位更准确。

我们生活在一个一个的圈子,每个人生存都有生存的道理,快乐有快乐的理由。官场总让人乐而忘忧,苦而找乐,我们时常听别人说,这个人只会拍马屁,什么本事也没有,但他却能青云直上,这个人有才有德,就是得不到重用。实际上社会是一个关联体,很多地方能力不见得就有用,有些人却是有能力,有才能,但生不逢时,生不逢地,有些人有那方面的才能却不擅长做这件事。“有用”和“无用”是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常思“无用之念”,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常用“无用”的心态评估自己,这样就会看清生活道路上的许多事,会清晰自己所要走的路,不要总被“有用”的绳索所圈住。人生的路就是“有用”和“无用”中进行选择。

庄子认为,要找到人生真正的路,要想成为“真人”,除了学会“坐忘”,还需要另一种功夫“心斋”,就是人的心灵和精神的一种斋戒,不听不视,无思无虑,让心始终处在一种空虚的状态,像空气那样空虚,空虚到连自己的存在也忘了,这样,就修炼成了大彻大悟的得道“真人”,也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心路历程。庄子曾借孔子和颜回的对话来阐明“心斋”的实现途径。孔子告诉他,先不用耳而用心去体会,然后不用心去用气去感应,耳的作用仅是聆听外界声响,心的作用也只是为了感应一种现象,只有气才会以它的空虚明静容纳外物。

庄子说的“心斋”,从我们现实生活来看体现着一种心境,人不要欲念太多,功利太强,要时时让心宁静志远,只有心静了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才能真正思考属于自己的心路,才能用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过去、现在和未来,才能在坐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纪录片《舟舟的世界》看得我很感动,一个从生活角度看只有三、四岁孩子智力的儿童,却能成为音乐世界神童。这就是典型的“坐忘”,舟舟从小生活在音乐的环境中,他用宁静,无所杂念的心斋去感受每天飘然的音符,他用心与音乐对话,有庄子所感悟的“气化人生”与音乐对接,他的世界是音符的世界,“坐忘”和“心斋”能成就一个智障儿童,难道我们正常人就不能时常“坐忘”自己的功名利禄,把自己浮躁的心扔进清透的水流中洗一洗,荡一荡。在信息化的今天,人心烦躁,到处充斥着不安的灵魂,跑官要官,金钱美色,人人忙得不亦乐乎。

于丹教授举了很多伤残人成功的例子,其实生活并不都是完美的,人生残缺不全是常有的事,这不是我们的错,也许上帝创造人类时总是想给人一些磨难,人生总不能一帆风顺,我经常发现一个现象,人生的好运和坏运,冥冥中都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好运不会一辈子就给一个人,坏运也不会一辈子就跟着一个人,老庄哲学最经典的就是“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存”。

先天的残疾以及后天的不幸,那不是我们的错,既然无权选择自己的身体,但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我们要顺应生命的形态,不要委屈,不要抗争,我们需要的是如何修补它,完美他,让残缺也变得美丽起来。庄子笔下一位叫哀骀它的卫国人,虽然奇丑无比,但却十分的有人缘,男人和他相处,不想与他分开,女人见了他都想亲附他,愿意以身相许。哀驼它一没有权利地位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二没有施舍钱物救济别人,况且丑陋无比,拿现在人的标准是一位实实在在的下里巴人。哀驼它之所以男女都愿亲近他、爱戴它,是他“内直而外曲”的独特性格,即性格深处的人格魅力。身体的残障并不可怕,怕就怕精神上的不健全,前者为肉体,是物理空间解决的问题,只要直面人生同样能得到快乐幸福,后者则是心灵,是心理空间解决的问题。那是支撑人生的钥匙,如果心灵残疾了,人生的目标就失去了,心路就变得模糊不清。

《千手观音》成功,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飘逸的舞姿,美奂美仑的效果,端庄、柔美,那是舞蹈本身的美学意义;二是通过舞姿我们可以感受残疾人内心深处对美的呐喊,对生活的渴望,对健全人生活的挑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敢于直面人生,敢于向健全的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心灵。他们听不到,说不出,但能感受,他们懂得路就在他们的脚下,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他们一样拥有辉煌。他们的坐忘,他们的宁静,是我们常人难以做到的。

在当今物欲横流社会,多少人为了一己利益,损人利己。欺世盗名,造假坑人,招摇撞骗,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这些人不要说坐忘了,就连最起码做人的原则都没有,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残疾。

庄子讲述了申徒嘉和叔山无趾的故事,申徒嘉虽然断了一只脚,但他懂得自己有一颗健全的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诫嘲笑他的人,伤残和缺失的是一些肢体健全的人。叔山无趾虽然年轻犯了错,其实这不是他的错,这是交给生活的学费,年轻时什么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会不会在错误中感悟到缺失,并为这缺失进行努力与奋斗。叔山无趾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告诉我们,生命中有比肉体缺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和进取心。一个人犯错不可怕,只要能找到根源,找到解救的良方,生活的路还是可以掌控的。怕就怕在犯了错还找不到解释的理由,莫名其妙,不可认知,这就是心灵的缺失,是难以弥补的,注定找不到自己的路,只能成为迷失的糕羊,最终被社会所吞噬。

人生之路因生活目标和准则不同,才有千差万别。彭祖活了800岁,他走完了漫长的人生之路,寒蝉春生而夏死,夏生而秋死,根本不知四季,那也是一种生活之路;“朝菌”朝生而暮死,它根本不知“月”。在楚国南方的海上有一只巨大的灵龟,五百年只是一个季节;更有甚者,上古时代有一种椿树,八千年对它来说只是一个春季,八千年对它来说只是一个秋季。朝菌、寒蝉不知何为“月”、何为“年”,彭祖活了800岁,灵龟、椿树以数百、数千年为春秋,这些不同的物种,生命的长短相去甚远,但他们都经历了生与死,完成了一个轮回,走完生命赋予他的道路。有一种神鸟叫大鹏,它的背像泰山一样大,它的翅膀像垂天之云,它展翅一飞能达九万里之遥。但另有一种小鸟叫斥鷃,它整日飞翔于乱蓬丛草之间,腾跃而上,不过数尺。大鹏与斥鷃,体之大小迥异,飞翔高度也相去甚远,但这两者谁更完满、盛美呢?从人生的角度看,事物只要能尽其自然的本性,各得其所,就都是完满的。庄子认为灵龟、椿树与朝菌、寒蝉同寿,大鹏与斥鷃等大。庄子对生命的界定是从精神层面以及生与死这个角度来看的,也就是庄子说的“道”。

生命有长短,物体有大小,这是物化自然界的法则,但对于人化自然的世界,即精神世界来说,万物都发生了变化,大者可能为小,长者可能为短,经常说年龄长的不见得智慧大,年龄大的不见得比生命短的有意义,刘胡兰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也有的人空长百岁。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什么事,只要尽了心,尽了力,在我们力所能及范围内,想该想的,做该做的,至于结果如何,有时只有天知道,只要你回头看时,无怨无悔,即使不成功,那也是一种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