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江堰500年泉眼干涸 20年后恐无水

 虫二 2010-05-19
发布时间:2010-05-18 09:55:07 | 

从5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从今年年初的西南大旱到现在的水价拟上调,水,这个与人类密不可分的资源时时刻刻挑动着我们的神经。关注水资源,提倡节约用水,在今天看来尤为迫切。本报为此推出节约用水周特别报道,只期望节水不再是一天一时的冲动,而是真真切切为了你自己、为了身边的环境所做出的持之以恒的“千秋伟业”。

 

《华阳国志》记载:“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而如今,从2008年起,成都就已经步入了全国400个缺水城市行列,去年人均水资源仅660多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的10%。

缺水,就在身边,但我们依然很“乐观”。在一些论坛上记者发现,很多成都网友将成都位列缺水城市视为“笑话”。但现实摆在面前,资源性缺水、用水量增大、水质性缺水以及部分水资源消失,直接导致坐拥都江堰的成都从一个“富水”城市变成“贫水”城市。专家称,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成都平原部分地区20年后将“无处找水”。

都江堰500年泉眼干了

今年春天的西南大旱,让全中国人史无前例地关注到“水”的稀缺与重要。但就在都江堰,“水”情也不容乐观。

“古城村的跑马泉不冒水了!”今年3月,当地群众介绍,都江堰石羊镇古城村一口500年来从未断流的泉眼干了,这口泉眼几百年前就往外喷水,水流大约碗口粗细,不论冬天还是夏天,也不管雨季还是旱季,从未断流。同时,都江堰不少村民也发现,家里水井水位也严重下降,村民们因井里的水抽不上来,只好再将水井打得更深,结果发现,原本打个两三米就可以出水,现在要打到6至10米。很多村民认为,是西南百年一遇的干旱导致。

作为省水利厅下属单位,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负责整个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调配。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现象并非今年独有,他们发现,在都江堰,普遍存在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等现象,“特别是在地震后,除了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出现下降情况,还有些地方水源和地下水莫名就消失了”。

岷江上游高山积雪偏少近5成

作为成都的主要供水干流,在人们的印象中,岷江的水资源向来丰富。但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丰富是“相对丰富”,实际上,岷江来水近几十年一直呈下降趋势,“每10年减少5%左右,这几年比例还要高些”。根据紫坪水文站实测数据,上世纪50年代岷江上游的来水量为年均156.5亿立方米,而至上世纪90年代,已降到132.8亿立方米的低点。

随着近年来气温的不断升高,岷江上游的积雪量也在不断减少。记者从《都江堰灌区2010年配水计划》中了解到,自去年11月下旬以后,岷江上游降雪明显少于往年,截至今年2月,高山积雪较往年偏少了近5成”。

地震也给岷江上游土壤含水性造成了一定影响,“这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无法再按照正常方式补给岷江”。

水厂取水口水位近10年最低

近几年出现的干旱也给岷江带来了影响。成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水六厂在毗河上的取水口水位再次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点。

数据显示,成都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93.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本地水资源量仅为828立方米,已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人的严重缺水警戒线。因此,从2008年起,成都便被列入全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去年,成都人均水资源仅为660多立方米,约占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3,不足世界人均的10%,“且仍有逐年降低趋势”。

37个县向都江堰要水

与岷江上游来水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用水量则在不断增大。

一名水利专家介绍,由于都江堰人民渠6~7期工程、东风渠5~6期工程使都江堰灌区范围大大扩展,岷江水源从龙泉山端、中部、北端穿过,流进涪江和沱江流域的丘陵地区。这就造成都江堰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83万亩扩展到现在的1010万亩,所增加的灌溉面积中,一半以上属涪江及沱江流域的丘陵地区,“从只有成都平原的14个县,到7个地市所属的37个县(市、区),尽管成都用水占了总量的75%,与以前相比仍大为减少”。

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表示,尽管都江堰灌区的水其中8成用于农业灌溉,但近年来随着下游城市人口规模扩大,生活用水开始大幅度增加。“自2008年以来,成都用水量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用水需求量平均每天为140万吨,峰值超过150万吨。记者采访获悉,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下游各个城市的用水量增长比例都与成都大体相当。

污染让部分河流消亡

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也导致了水污染严重。据测算,在成都平原上,每平方公里有1.22公里的河流。由于缺乏活水,河流自净能力丧失,一些自然河流消亡了,另外一些自然河流则沦为生产、生活废水的下水道和雨季时节的溢洪道,“这也成为缺水的原因之一”。

3年前,由成都市著名水利专家陈渭忠等人组成的专家调查组,对成都府河九眼桥段、杜甫草堂浣花溪、摸底河等100多条河道展开调查后表示:成都河流缺水的现象并不仅仅是在哪一条河中存在,成都市三环路内的52条河流已经不能再称为自然河流。

成都局部20年后恐无处找水

省水利厅表示,包括成都在内,四川很多城市都处于缺水状态。其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全省城市需水缺口将达4456万立方米,这意味着城市用水需求8成得不到满足。有水利专家称:“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成都平原部分地区20年后将出现‘无处找水’的现象”。

一位水利专家称,作为缺水城市,成都“节水”已经迫在眉睫,“也许以一两天为单位,缺水趋势化并不明显。但如果把时间单位扩大看:公元前的蜀国,一片汪洋,川西坝子上,水至则泽国一片,苍莽遍野;战国时代的成都平原,拜都江堰所赐,沃野千里,水多得用不完。而如今的成都,已经是缺水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