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外知识地图研究比较分析(下)

 guojj_langdray 2010-05-20

  2.1 文献时间分布
  如图2所示,我国知识地图研究始于2002年,有文献3篇。2006年进入研究高峰,发表文献数量为2002年的3倍多,2007年达到顶峰。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论文发表量维持在10篇以上,表明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知识地图,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时期。
  2.2 来源期刊分析
  从检索结果来看,61篇论文涉及期刊38种。假定把载文量在2篇以上的期刊确定为知识地图的核心期刊(见表6所示),共10种,所载论文总数为35篇,占所有论文的57.38%。
  
  
  序号期刊名称载文量1图书情报工作62情报资料工作53情报理论与实践54中国图书馆学报45现代情报3 续表6
  序号期刊名称载文量6图书馆杂志37图书馆论坛38情报探索29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10江西图书馆学刊2
  2.3 文献作者分析
  在国内进行知识地图研究的学者较少,成果还不集中。目前,邓三鸿、康永兴、陈强、王曰芬、詹林、刘钟美、马大川等学者各发表有两篇论文。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知识地图方面还没有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且这些论文的作者基本都为图书情报界的学者。
  2.4 文献主题分析
  论文的研究主题是把握论文内容的首要标准,对论文的主题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弄清我国知识地图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水平,认识现有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笔者查阅大量的相关论文资料,对当前知识地图的研究主题进行划分并加以调整,将知识地图的研究内容划分为5个部分,见表7所示。
  
  2.4.1 知识地图的概念和特点
  目前,国内对知识地图也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知识管理工具说。李华伟等认为:知识地图是一种帮助用户知道在何处能找到知识的知识管理工具[9]。(2)知识导航系统说。王君、樊治平认为:知识地图是知识目录和领域专家的导航,它允许对所描述的企业知识资源进行处理、浏览和形象化[10]。(3)知识分布图说。陈立娜认为:知识地图就是企业知识资源的总分布图[11]。(4)关系说。谭玉红、吴岩认为:知识地图是一种显性的、结构化的组织知识关系网络。它描绘一个组织系统中的知识存量、结构、功能等。同时知识地图还应该广泛采纳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作为支持手段[12]
  尽管上述定义的表述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只告诉人们知识的所在位置,并不直接指向知识内容;(2)不仅揭示知识的存储地,而且揭示知识之间的关系;⑶以可视化形式展现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新知识。
  2.4.2 知识地图的类型和功能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国内学者将知识地图划分为以下类型,见表8所示。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知识地图在知识管理方面的功能的看法较为一致,概括起来主要有:(1)知识导航;(2)知识共享;(3)揭示隐性知识;(4)揭示知识间关系;(5)用作存货清单。
  2.4.3 知识地图的构建技术
  现有国内文献在对知识地图构建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建原则和构建模式两个方面。秦铁辉等认为知识地图构建原则为:主题明确、目标确定、对象确定、实用性和适用性、可获取性、共享和权限界定[13]。国内学界对知识地图构建模式理解不一,笔者根据知识地图构建步骤对其构建模式进行了划分,见表9所示。
  
  
  3 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分析
  
  从研究整体和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外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文献量随着研究的深入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并突显了重点研究领域。但是,国内与国外在研究方式、研究范围及研究成果形式等方面存在着以下的不同之处。
  3.1 研究时间和研究成果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国外与国内研究几乎同时起步,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研究成果数量上来看,国外相关文献数量为180篇,国内仅有61篇,是国内的近3倍。
  3.2 研究机构和研究者
  国外核心团队、核心研究人员多,且结构多样化,主要为大型数据存储公司的技术人员,还包括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图书馆资深工作人员等专家学者;国内对知识地图的研究与实践刚刚起步,对知识地图的研究基本上是概念性的常识性介绍,从现有成果来源看,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领域。没有形成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体系态势,人员专业整体结构的复合化有待提高。
  3.3 研究内容
  从表3和表7可以看出,对知识地图概念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末,尤其以1999年和2000年居多,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稍晚,以2002年和2003年居多;在知识地图类型、功能以及知识地图的构建和应用方面,国内2000年以来研究颇多,且远远多于国外;此外,国内关于知识地图的应用和构建领域的文献近年来呈不断增长趋势,而国内外对知识地图特点以及评价指标的研究尚显薄弱,有待加强。
  3.4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成果的产生和发展。从国内外已有的关于知识地图的研究成果来看,都缺乏案例分析方法、实地调研方法等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的应用。国外研究大都以企业集团、科研机构等组织形式进行,采用调查和模型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注重研究过程的实践性。我国研究者主要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性、经验性研究,缺乏实证性、理论性研究。知识地图研究是一种多项思维的研究,它要求研究者对知识地图的基础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并能从国际比较的角度,依据翔实的数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有决策价值的解决方案。
  3.5 研究成果形式
  国外的研究成果较为多样化: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技术专利、实践性较强的研究手册、报告、白皮书,还有公开出版的专著。国内的研究成果从形式上来说较为单一:绝大多数是以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形式发表于国内图书情报刊物上,没有公开出版的专著。
  
  4 结论与展望
  
  虽然国内外对知识地图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扩大,为知识地图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市场。因此,根据目前的现状和发展,知识地图应加强如下几方面研究:(1)加强知识地图具体内容的研究;(2)深入对知识地图的技术研究;(3)注重知识地图的应用性研究;(4)加强知识地图规范性和评估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Devenport T H,Prusak 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265-266.
  [2]Grey D.Knowledge mapping:a practical overview[EB].http:∥www.Smithweaversmith.com,2008-10-20.
  [3]Duffy J.Knowledge exchange at Glaxo Wellcome[J].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2000,(3):88-91.
  [4]Vail III,Edmond F.Knowledge mapping:getting started with knowledge management[J].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1999,(4):32-36.
  [5]Chen Lina.Knowledge Mapping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at Enterprises[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2003,(8):45-48.
  [6]Eppler M J.Making knowledge visible through intranet knowledge map:concept,elements,cases[M].USA:Proceedings of the 34th Hawai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1:365-366.
  [7]William B.Rouse,Beverly Sutley Thomas,Kenneth R.Boff[J].Knowledge Maps for Knowledge Mining:Application to Technology Manag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Part C:Applications and Review,1998,(3):53-55.
  [8]Suyeon Kim,Euiho Sub,Hyunseok Hwang.Building the Knowledge Map:an Industrial Case Study[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3,(2):72-74.
  [9]李华伟,等.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298.
  [10]王君,樊治平.一种基于web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框架[J].东北大学学报,2003,(2):65-67.
  [11]陈立娜.知识管理中企业知识地图的绘制[J].图书情报工作,2003,(8):44-47.
  [12]谭玉红,吴岩.关于学校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地图”研究[EB].维普资讯http:∥www.eqvip.com
  [13]秦铁辉.试论专家型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2):45-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