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护理--《河北医药》--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千秋志 2010-05-23

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护理

首席医学网      2008年04月07日 22:46:09 Monday  
2663
 
作者:国春花 马惠敏    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

 

【关键词】  康复

  跟腱是人体最长和最强大的肌腱,协助跳跃,奔跑和负重等运动[1]。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多为运动致伤,患者受伤时常听到响声,随即足踝运动丧失,不能提踵或行走。我科自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共收治跟腱断裂患者93例,经过手术修复后,针对患者情况,并借鉴刘立明[2]、陈秀云等[3]跟腱断裂术后康复护理方法,对本组病例进行分阶段康复护理,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跟腱断裂患者93例,其中男82例,女11例,男女比例7.46∶1;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为33岁。左侧23例,右侧70例。开放性24例,闭合性69例。新鲜损伤73例,陈旧损伤20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Kessler缝合方法,术后行长腿石膏固定于屈膝45°,踝跖屈30°,使跟腱处于无张力位。3周后改为短腿石膏固定,继续固定至术后6周逐渐负重活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4]。优:患者无不适,行走正常,提踵有力,肌力无明显异常,小腿围度减少<1 cm,踝背伸或跖屈角度减少<5°。良:有轻度不适,行走稍有不正常,提踵稍无力,肌力稍减弱,小腿围度减少2~3 cm,踝背伸角度减少5~10°,踝跖屈角度减少5~15°。差:有明显不适、跛行,提踵无力,小腿围度减少>3cm,肌力明显减弱,踝背伸角度减少>10°,踝跖屈角度减少>15°[2]。

  1.4  康复护理方法

  1.4.1  术前康复护理指导:向患者说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①拐杖的使用方法:拐杖的长度以患者直立时,拐的上端距腋下2~3 cm为宜,行走时先将两拐同时移放在两腿前方,然后提起健肢移到两拐的前方,再将两拐同时向前移到健肢前方,如此反复,总保持两拐及一健肢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5]。②心理护理:患者多为演员、运动员和其他职业的运动损伤,突然受伤心理压力大,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对预后存在顾虑,担心影响其今后的工作。因此来到医院以后,主管护士应主动热情做好入院宣教,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减轻患者的压力,使其配合治疗与护理。③皮肤护理:清洁是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术前3天每日进行清洗,尤其是脚趾之间,术前1天备皮范围由足趾至膝上,剃毛时动作应轻柔,防止刮破皮肤。

  1.4.2  康复护理方法:第1阶段(术后1~3周):此阶段主要目的是防止跟腱粘连,以主动运动为主。方法:①术后24 h后每天在床上练习扩胸运动及上肢的肌肉力量,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5次/min,每日练100次。②48 h后做足趾的伸屈活动,每日3次,10 min/次,并进行小腿三头肌收缩抽动,有利于防止局部粘连。③3 d后可以扶拐患肢不承重下床活动。④2周后拆除伤口缝线,进行直腿抬高练习,每日2次,每次5组,每组20次。每周3~5次。
   
  第2阶段(术后4~8周)在第1阶段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膝关节及踝关节的锻炼,以恢复踝背伸范围。方法:(1)术后4周将长腿石膏改短腿石膏,并开始去石膏在床上练习膝关节及踝关节的伸屈活动,陈旧性伤推迟1周,5~10min/次,每日3次。扶双拐并在短腿石膏托保护下下地行走。(2)术后5周开始温水泡脚,每日2次,每次20 min,逐渐开始滚筒练习(圆木10 cm,足踏于上来回滚动)。同时练习下蹲。(3)垫后跟穿鞋,扶拐着地走路,后跟高度3~3.5 cm,用踏实的硬纸板10余层,以走路平稳为标准去跟,每2~3 d去一层,逐渐拆除至术后第8周。因跟腱手术后局部稳定性差,逐步恢复跟腱功能[3]。
   
  第3阶段(术后9周至6个月):在前两个阶段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能力,锻炼项目:(1)术后第9周嘱患者练习双腿提踵和小幅度蹲起动作,逐步脱离拐杖。(2)3个月后,配戴90°踝背屈限制支架,开始全足掌着地慢走,逐渐过渡至快走慢跑快跑跳。(3)6个月后若小腿三头肌肌力与健侧相同,患者可逐渐恢复专业训练。

  1.5  结果  本组均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进行康复锻炼。6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优89例占95.7%;良4例占4.3%;优良率100%。

  2  讨论
   
  跟腱为小腿三头肌的肌腱,位于踝的后方,止于跟骨结节后端,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之一,能承受很大的张力。邻近止点及肌肉侧有较好的血供,在跟腱中间血供少,受损后可引起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变形。跟腱断裂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发生,多见于演员、运动员和其他职业的运动损伤,其机制系跟腱于紧张状态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暴力打击或由于肌肉突然猛力的收缩所致。因在起跳时,跟腱可承担3~4倍体重,在退变的基础上易发生断裂。一般认为多数患者尤其是运动员及年轻患者最好采取手术治疗,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防止发生跟腱再断裂。康复护理应从术后即开始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除了患侧的膝和踝关节被固定外,其他全身各个大小关节,特别是患肢的跖趾关节都应充分运动,对减少手术后的肿胀,增加局部的血运,加速创伤的恢复,防止关节的僵硬,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拆除石膏固定,踝关节背屈必然会受到限制,因此,鞋后跟垫高,提高足着地时的斜度来缓冲对跟踺的牵拉力是非常必要的。鞋跟垫着物的高度根据患者的舒适感来决定。一般垫高3~3.5 cm,然后逐渐降低,随着跟腱恢复速度降至正常为止。可避免跟腱过渡牵拉引起的疼痛,又保持了适宜的刺激,有助于跟腱的恢复。整个康复护理过程中,要循序渐进,运动量要从小到大,以防运动过猛造成跟腱再断裂。
   
  跟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有利于跟腱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术后早期通过规范、系统、有计划、分阶段的康复护理,优良率达100%,有效防止了跟腱粘连及再损伤,最大限度地恢复了跟腱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杜克,王守志主编.骨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33.

  2 刘立明.完全性跟踺断裂缝合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Journal ofNursing Science,2003,18:58.

  3 陈秀云,刘瑞兰,王莉,等.跟腱断裂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426428.

  4 Fox JM,Blazina ME, Jobe FW,et al.Degenerationand rupture of the Achilles tendon.Clin Orthop,1975,107:221224.

  5 吕式瑗主编.创伤骨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