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少龙

 华夏董氏大全 2010-05-23

董少龙

百科名片

董少龙
     董少龙,男,1949年10月生,1971~1974年7月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1998年晋升中医主任医师。现是我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我院学术带头人之一;社会兼职有:(1)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2)广西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3)广西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4)广西中医药学会心脑血管病主任委员;(5)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

  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已31年。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坚持以中医理论指导医疗实践,熟练运用中医“四诊八纲”诊治病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进行立法、处方、用药,取得满意疗效。特别是对神经内科常见的头痛、失眠、眩晕病证力求“治病求本”,辨证求因,细察寒、热、虚、实,明辨内因、外因,达到审因论治,以中医中药、传统经方治疗头痛、失眠、眩晕疗效显著,是其临床医疗特色之一。
  中风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为了发挥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优势,该同志除了认真学习、掌握西医学对中风病的抢救治疗外,还注重挖掘中医中药对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研制了“梗塞通”胶囊治疗急性脑血栓,并获自治区卫生厅立项,1996年圆满完成了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并通过了成果鉴定。与广西中医学院药学人员一起成功研制了“水蛭注射液”,用于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水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获广西卫生厅立项资助,2002年圆满完成课题研究,通过了专家成果鉴定。本成果2003年获广西中医学院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目前水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在我院已形成了特色,其对中风病的治疗有五大成功经验:(1)认为中风病多虚、多瘀,久病多虚、多瘀,运用益气活血化瘀治疗中风病,使缺损的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2)认为中风病起病急、病势常危重多变,阳明实热证常是中风病病情加重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上运用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急性期抢救了众多的危重病人的生命;(3)中风病痰热壅盛常常危及病人生命,用鲜竹沥水治疗痰热壅盛的中风病人,清热化痰,疗效显著;(4)以降气法治疗中风病并发呃逆,减少了病人并发症的痛苦。(5)大胆创新,中风肝阳上亢证,不用平肝潜阳法,改用泻肝火疗法,使火去阳降。

医学理论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养血、滋阴、熄风中药进行辨证论治,配服少量西药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控制了患者肢体颤抖,减少单服西药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医疗、教学工作中,注重中医疗效与学术水平的的提高,在“四诊”中,特别重视舌诊的研究,遵循辨证论治,并且深刻的认识到舌象在证候寒、热、虚、实、瘀血辨证中占有主导作用,运用舌象的表现指导辨证与治疗,疗效显著。
  由于有牢固的中医专业思想及较深的中医造诣与丰富的临床经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地指导学生及下级医师学习中医,坚持 “中医为主”,“先中后西”,“能中不西”的治疗原则,因此被广西中医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连续三届聘为中医本科传统班导师,得到学生的好评。

所获荣誉

  注重科研工作的开展,主持二项厅级课题,省级课题一项,参加三项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开发课题。在医疗、教学、科研中重视总结经验,近年来撰写并公开发表论文13篇,参加编写《中医名言录》,主编《中医内科学(二)同步练习册》教材一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