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腰脊支:
腰脊支也是很重要的部位,当气诱发起来的时候,假设坐姿由侧面看过来是呈现S型,上身会是笔直的,腰部位的腰脊骨是要挺起的。如果坐得弯腰驼背,後腰部位是呈平平的,自己先弯腰後,再摸摸看是否平平的。如果腰部挺起来後,是不是往前挺成了S型,本来腰脊椎就是S型的,坐挺只是让它现出来而已。
前面肚脐的正後方是腰脊椎的命门穴,督脉上的命门穴就在此。为什么叫命门穴,我们上半身手头在动,下半身脚、腿在动,偏偏这个腰部位就动不到,很少运动会动它,只有一般的呼拉圈才会去动到,或者是瑜珈的过桥式才会动到这个部位,如果弯腰驼背气就不通了,气到此堵在命门穴,命门穴这里就会胀,胀时表示坐的姿势不对,硬把胸挺起来的话,腰就呈S型状,气就会往上方走去。所以当气走到背後不通时,就会告诉您:「喂!你坐姿不对哦!」这时候才知道,哦!原来真的不对呀!腰要呈S型挺出来,这动作很重要的。
4. 肩胛支:
肩胛支是在肩膀与背後饭匙骨部份的重点,两肩膀往後拉张後,胸部自然就挺出来,然後饭匙骨就会稍微往後拉凸。膀胱经在督脉旁一寸多的地方下行,两条很长的脉,如果打坐时背後气不够强,可能常常会感冒,这是膀胱经不通的原因。足太阳膀胱经在肩膀、背後面,邪气、风邪侵袭吾身时第一个侵袭到它,会使肩膀僵硬、後颈部紧张,就表示感冒了。如果打坐弯腰缩肩,真气就上不来,气上不来就会想睡觉,这是气不具足。本来打坐的人越打坐脑筋越清醒,一个了了的觉知很清楚,怎么会想睡觉呢?
有基本气感的话,背後自然而然的会挺起来,肩膀往外张,胸部微往外凸出来,但不要绷得太紧,架势摆出来後全身就要放松、自然。若身体有气感了,但架势绷得紧紧的,气就不往前走,这种情形是不好的。所以姿势摆好後就要放松,因为肩胛支是下气上行所必须,肩胛是背後、膀胱经气运行是很重要的,尤其气上来以後会走到喉、头部,没有的话,腰部会酸痛,肩膀会僵硬、酸痛。
5. 头颈支:
头部跟颈部也很重要,如果自己去看一般打坐的书,常常会讲到「禅病」。此「禅病」在讲什么呢?在讲昏沈,打坐到一个境界後,如果姿势不对,会有一个粗的昏沈出现;打作至更高的境界时,又会有另一个微细的昏沈现出来。粗的昏沈出现在头颈支姿势不对时,因气会堵在後脑勺靠近睡穴的地方。细的昏沈是气从中脉过喉轮要通到明点时,在要通不通的时候,会有短暂的微细昏沈。
刚刚讲气从背脊上来,会经後脑至头顶百会穴,要让气能从下方至头顶,头颈支要摆好。方法是下鄂微收,有力压到颈外侧两颈动脉处,如此头颈支架构起来的话,要有三股力量产生:一股是在後脑勺,一股是在下颚,一股是在後颈椎基部,这三道力量要相称。
头颈支姿势摆好後,观想头顶百会处往正下方来,经过体中腔到肛门要成一条直线。如果头是仰的,这条直线太往前端了,划到你前面去了,如此会怎么样呢?气上不去头部,气会聚集在後脑勺处,终造成昏沈。如果头压太低的话,这条直线就划到身後去了,这也不对的;正确的线条是要在「正中」的。
老参们打坐时下鄂要稍往内缩,摆出这个姿势,身体的气马上会冲到後脑勺这里,然後上到头顶。怎么会上不去呢?除非你的气还没有开发出来。头颈支一摆,背脊部真气即呈一直线,气马上到後脑勺处来,在这里有一个叫脑户穴。「脑户穴」是气进入脑内部去的门户,如果你福德因缘很好的话,真气从脑户穴进去,佛法所谓的般若智慧就开发出来,这智慧是非常的锐利的,不会讲的就会讲,不懂的就看懂,修世间禅是不能进到这里去的。般若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跟你身体气脉是有关的,一进去的话,什么智慧都来了,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出出世间智慧都来了。修佛法要进入这里,没有的话,没有用的!有几个人可以进去?要看你的福德。
老参们摆好这个姿势後,真气有两条路可以前进,一个是进去到脑户内,一个是从中脉走到明点。眉尖轮是第三支眼睛,由通明点而发通,如果修道家法,或者是世间禅,眉尖这里开的话就可以看外境,看十方的山河大地。眉间这里没开也没关系,您是要修见性的。头如果太仰的话,会产生昏沈,一觉昏沈下鄂就要往下微拉,让气从背到头顶;如果没有气的话,再怎么摆都没有用,想睡觉就是想睡觉。那是太累了。
6. 目支:
打坐时眼睛有两种用功方式:一个是把眼睛闭起来,这个较简单易行,刚开始学的人心较乱,那个人动、那个在制造声音、..,好烦。刚开始修的人都是受不了外境的干扰,所以眼睛闭起来较好。眼闭起来有一个好处,是眼不见为净,但也有一个坏处,是黑枺枺的,初学的人有时候心不健康,怕怕的,怕黑暗。
另一种方法是学佛像的三分眼,眯眯的看,眼微微的三分开张,看正前方1.5公尺的地方。这个方法较不会使你胡思乱想的,很会胡思乱想的人,就要把眼睛微张三分眼。因为眼睛闭起来时,没有一个可抓住的东西,就会动起心念来,心动就会乱想。如果眼睛打开,你的眼识会意会到光,前面模模糊糊的看到一些东西,但不要很用心去看,要视而不见,不要太用心的去看前面有什么东西,哦!前面一只蚂蚁在爬,看得清清楚楚的,不要这样子,只用余光可以看到亮就可以了,如此能避免胡思乱想。微张眼睛有个好处,因为你很用心,心意会守住眼睛处,气易走到眼球,眼球的波长很容易改变,易开发出超视觉的能力。看到或看不到,没关系,它只是一个过程而已,超越它以後,慢慢就不会再看到了。
对老参而言,眼睛用功起来是个复杂的部位,睛明穴是在眼睛角头的基部,承泣穴是在眼睛里下眼帘中间,气通的话,每过一段时间循环一次,「啵」的一下就进去到眼睛里面去,从入睛明穴、承泣穴的基底去;眼睛部位的经络要全部通的话,气上上下下,起码要有三次通过眼睛。第一次从头部下来入眉尖轮後,会从眼睛的背後下来。第二次气从下面上来也要经眼球,这时候老参会「翻白眼」让气由下往上走。往那里走都有气要通,眼球每一个部位都要通。如果眼睛发涩、流眼泪、酸痛等,这些是气要通过眼球的现象,此时就要帮助它通过。
老参们有先天气能够转到眼球本身里面去,两颗眼球都能让气旋转而进去,进去後会改变眼睛的光波波长,就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的东西,也可以直接看太阳。普通人不能直接看太阳的,因为太阳光很强,会伤害眼睛,你有气这么绕一圈的话,眼睛就可以看太阳,不怕其光亮。刚看太阳时它会很亮,排除太阳本身外的光芒,几秒钟後有一薄薄的灰黑圈盖住太阳表面,这是光的补色原理。看太阳没什么了不起的!正中午也可以看它,没有这个功夫就不要看,会伤害到眼睛的,这是以後会有的现象。
眼睛酸涩、流眼泪都是好现象,每一个现象都有方法来对治它的,不懂就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承受,也许是搞得心慌意乱?以後你慢慢功夫高了,会碰到这些现象,体会到後还不知如何化解时再来问。
7. 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