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接片(讨论)新加了内容(10-01-18)
在摄影实践中,往往需要拍摄大场面的照片。一般这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使用广角镜头。但这时万一手头没带广角镜头,或者对于广角镜头的畸变比较畏惧的话,可以考虑利用拍摄接片的方法先把景物拍下来,再在后期利用接片手段把拍下来的片子接起来。 因此,接片就是将实际景物从左到右(反之亦然)分解成若干片段分别拍摄,再通过后期制作(如PS),将分段拍摄的部分无缝拼接在一起的过程。这样的照片本身可以获得相机本身所达不到的高像素照片,能拍摄出更大范围的全景照片。 一、拍摄接片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要事先对所拍摄的景物拟定一个拍摄方案。比如你要盘算一下用几张照片(称元素片)来实现接片。这时特别要注意的是每张元素片的两侧边缘部分应该截止在带有鲜明轮廓的景物处,这样便于PS重叠时的自动计算识别。 2、拍摄接片时最好使用中等焦距的定焦镜头。这是因为这种定焦镜头分辩率最高、变形也小。广角镜头通常在拍摄接片时不太适合(当然特殊效果的例外,本人也常常乱用,为了一个乐子)。如果你必须要使用变焦镜头拍摄时,要尽量使用其成像质量最好的焦距位置,且不要在拍摄时任意变焦。 3、注意多给出一些做接片时元素片的重叠部分。这通常根据你对画面的要求来确定预留大小,一般认为,每张元素片的搭接重合部分应该多留一些为好。 4、使用三脚架和采用能水平旋转角度的云台是你接片成功的关键。这样可以保证拍摄出的元素照片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但这并非说不能手持拍摄,只不过手持拍摄时,你需要留出更多的边缘和控制好水平线,以便后期的裁剪(多少都要裁点)。 5、拍摄时,最好利用快门线来触发相机快门。但万一忘记带快门线了,也不是不可以手持。如果有三脚架,还可以使用快门延迟触发的设置来保证拍摄的震动最小。 6、注意各张元素片曝光度的一致性。这也是为了在事后接片时片子的色调、反差趋于一致,便于消灭拼接痕迹。为此你可以在完成测光后(要照顾好高光与低光部分),利用M挡来统一曝光(曝光补偿没了),最好不用自动挡去曝光。 7、拍摄元素片时,要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拍摄。特别注意的是景物中移动物体对照片最后的影响(防止鬼影的出现)。拍摄时间间距越短效果就越好。 8、拍元素片时,可以横拍,也可以竖着拍,不管怎么拍,上下都要留出空间以便于后期的裁剪。 9、注意,能够实现接片的文件格式要用JPGE,NEF格式是不行的(当然你可以转换成JPGE后再操作)。 二、利用PS来实现接片(PS4为例) 当按照上述办法拍下元素片后,就可以利用PS来实现自动接片了,方法如下: 1、启动PS后,在开始菜单中选择“自动”-“photomerge”,打开“照片合并”界面; 2、在浏览按钮中选择上所有的元素片,在左侧选项中选择“仅调整位置”,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注意:如果PS不能自动完成对其照片,这时可以在左侧选项中选择“互动版面”,进入手动界面,用鼠标拖动进行对齐。) 这时,你就实现了接片,简单吧?在往下你就可以把边缘进行裁剪了。不过产生的片子此时的像素还比较高,在把文件存成JPGE格式后,还需要压缩一下。不过一般情况下,合成后的片子的像素不会是元素片的倍数,因为元素片的边缘部分是有重叠的。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供抛砖引玉,讨论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