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及知识,中国商科各大名校实力研究 - 商学院 - 人大经济论坛

 激扬青春 2010-05-25

中国, 名校, 商学, 领域, 实力

相关词条:中国, 名校, 商学, 领域, 实力
 
商科按老美的定义是金融+会计:金融是商业血液循环系统,会计是商业神经传导系统。在中国,金融一般放在经济学院,会计一般放在管理学院。所以本文的商科泛指经管。
第一梯队:传统强校,中国的“四大名校”
1,清华大学:高盛前全球副总裁曰:“清华经管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生源,全世界最优秀的校友资源”,MBA,EMBA,EDP项目常年国内第一。
2,北京大学:ccer,经院,光华,汇丰,北大的“四大学院”各具特色,师资在国内基本上无敌,但是四个学院招生和清华经管比实在太多,影响了其声望。
3,上海交大:上海高金,安泰,中欧在上交是三国鼎立之势。国人都知道中欧商学院是亚洲第一,但不知中欧原本就是上交和欧盟合作的学院,原本就是属于上交的直属学院(学校主页上就是将中欧放在院系目录上);上交的高级金融学院开了国内金融高端教育之先河(全国际师资,全国际培养方案);上交的安泰经管学院国际化程度,生源,师资也在国内首屈一指。更难能可贵的是上交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51年后只有工科),学科设置中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的束缚,给学校发展现代经济学很多方便。
4,复旦大学:凭借着江南第一名校的名气和众多杰出校友的光环,复旦在上海滩的实力无人出其右,生源全国第三,就业更是力压北大直逼清华。国际化程度也是与日俱增:管理学院和哈佛,MIT,LSE,WUST等等顶级大学的合作MBA,EMBA项目;经济学院和陆家嘴金融城,巴黎一大,等等合作项目如火如荼。但由于复旦还有很大一批原政治经济学的老教师任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给复旦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第二梯队:国字号的中国顶尖大学
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很强,但没有传说中那么强。
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排名包揽了经济学的两个第一,社科实力有目共睹。生源也是和复旦争夺文科第三,和中科大争夺理科第四。但由于体制问题,其校友在现在资本市场表现不够突出,不多说。但人大校友大量活跃在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等核心权力部门。
3,中国科技大学:理科分数线曾经连续17年全国第一,现在的生源也仅次于复旦,全国第四,大批校友奔赴美国学数理化,然后转学商科,投身华尔街(华尔街华人中,中科大的校友最多),现在的中科大凭借其统计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实力,在金融工程领域开始崭露头角,但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比本科生差了一个档次。现在的中科大正如其广告所说的:“离上海远,离纽约近”
第三梯队:质量高,规模小的“精英大学”。
1,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大学未来的希望,规划全校一万人左右,师生比1:6,师资全球招聘,全国际化管理(去官僚化),学科设置主要是理,工,商科,以香港科技大学为榜样,以深圳市强大的财力为支撑,相信这所中国最年轻的大学必将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中国顶尖大学。
2,上财:都说上财的实力来自于上海的地理位置,殊不知上财改革的力度和决心是国内高校少有的。校长亲自挂帅“赶走了”以政治经济学自居的各院长,请来诸如王能和田国强等等为代表的海归派。而且上财的生源蒸蒸日上,稳居前十。
3, 央财:曾经的财经类大学老大,现在由于历史的束缚,国际化改革步伐没有上财等一些海派高校快,但依旧在生源和业界影响力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
4, 对外经贸:生源虽不如当年可以招文科状元的水平,但生源也算是顶级的;就业非常好,经常是将四大保底,每年有很多人去中金等国内顶级券商。北大ccer,光华,五道口的统考第一常年是外经贸的毕业生。
第四梯队:曾经的强者
1,南开:老牌名校,更是老牌经济学名校,数学全国前三,没有并过校,学校规模非常小,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大学,但是最近十几年不会炒作和宣传,使得南开在华南地区影响力日衰,生源都跌出了10名开外。但是国家的振兴天津政策势必会大大提高南开今后的发展潜力,南开钱途无量。
2,厦大:会计全国第一,经济金融也算顶级行列,学校更是大刀阔斧地改革,经济学院更是效仿ccer搞了王亚兰研究院。但是可悲的就是厦大本身一个很精华的学校(没并过校),为了图大,搞了一大批不该搞的工科如:机械工程,计算机,等等(分数极低,研究生290以上就可,而且还招不满);厦大还大幅扩招,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和生源。厦门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厦大是个非常美丽的学校,但是厦门绝不是一个商业城市,也不是金融中心,地理位置又是一大硬伤。
3,南京大学:中国顶级名校,学校文理实力超强,没有并过校,学校规模非常小(本科招生不到3000人),是一所精英大学。生源虽不如从前,但还可排在全国排前7,出国排在全国第5,商科算不上顶级,但学校也是有几个经管类的国家重点学科,加上生源和地理优势,今后肯定有更多的发展动力。
4,中山:华南老大,更是商学顶级强校。岭南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的两个MBA项目常年占据商业周刊排行榜前十名。但中大的两个独立学院和庞大的学生规模(学校面积1万1千多亩,本科招8000多人)大大降低了中大生源和声望。
5,武大:经济学传统名校,和南开一样有过曾经的辉煌,北大的厉老和邹先生(78年后第一个拿到哈佛博士的大论人)都是武大毕业的,武大的经管法结合的WTO学院,还有IAS都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力,就是武大毕业但现在由于学校规模太大(本科招8000多人),武汉地理位置不行等因素,学校还在走下坡路,令人惋惜。
第五梯队:
1,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常年在教育部排行榜上排第一,合并了实力很强的陕西财经学院,但毕竟是西北方,商科再好也无用武之地。
2,华中科技大学:靠着中国计量经济学泰斗林少宫,培养了不少国际人才(田国强等等),被称为“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家群”现象
3,浙江大学:合并强校,有6个校区,2个独立学院。充分体现了1+1+1+1>4的理论,博士点数量全国第一,硕士点数量全国第一,EI数量全国第一,SCI数量去全国第一。但总感觉浙大就像中国的GDP一样,总量很多,但一平均就排在很后面了。而且浙大商科(经济管理)大部分师资来自于杭州大学,比如浙大经济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史晋川)就是杭大政治学本科,复旦经济学硕士,复旦在职博士。师资实在不能和其他强校相提并论。管理学院的农业经济管理全国第一,但很可惜是农科。管工有一个院士(徐庆瑞,77岁时评上院士),可见实力强劲,但很可惜不是商科。就业也马马虎虎,十年来没有应届毕业生去GS,MS,十年来只有一人去麦肯锡。学校很多相关学科都没有博士点(如会计金融等),没有重点学科。
4,山东大学,
5,四川大学,
6,吉林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