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

 simon2009 2010-05-26
企业税负率的计算
中国中小企业天水网 (www.smets.gov.cn) 时间:10-03-19 15:13:42   来源:会计知识网

税收负担率,是指负税人所负税款占其全部收入的比率。在负税人与纳税人相同时,税收负担率等于实际税率,在负税人与纳税人不相同时,只有负税人有税收负担率,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率为零。税收负担率有成比例的、累进的、累退的三种形式。比例的税收负担率是负税入所负税款占其收入的比率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例如企业所得税;累进的税收负担率是负税人所负税款占其收入的比率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例如个人所得税;累退的税收负担率是负税人所负税款占其收入的比率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中国目前没有累退的税目。

实际税收负担率,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交纳税额占实际收益的比例。在课税对象与实际收益相等时,实际税收负担率就等于税收负担率。只有当课税对象与实际收益不相等时,实际税收负担率才与税收负担率不相等。例如我国农业税的课税对象是常年应产量而不是当年实际产量。因此,农业税纳税额与常年应产量之间的比例为农业税的税收负担率,而税额与当年实际产量的比例则为实际税收负担率。

注:纳税人和负税人:
1. 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税负不能转嫁条件下(如所得税及各类财产税),负税人也就是纳税人;在税负能够转嫁的条件下(如增值税、消费税),纳税人如果能够通过一定途径把税款转嫁出去,负税人并不是纳税人,这时的负税人,就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 纳税人是由国家税法规定的,而负税人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在自然经济中,负税人主要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占有剩余产品的农民;在市场经济下,则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劳动力所有者及消费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