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内幕之:猪肉

 kib 2010-06-01
从柔道名将佟文遭遇“禁赛门”到现在近一周的时间,所有的新闻,报道的只是“禁赛门”事件的经过,或者廋肉精克伦特罗的作用和危害,我个人觉得这些报道很肤浅,其实“禁赛门”背后反应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行业内幕。没有真正置身其中,决然不会了解其中的凶险。我这么一说,大家也别害怕,不过平常饮食要多多注意。“禁赛门”事件只是管中窥豹,看到一个“瘦肉精”问题,我这里以一个资深行业者的身份揭露猪肉行业更多内幕,目的是善意的,希望能对提高生活质量更好。本人用人格保证,揭露丑恶而已绝无哗众取宠之意,大家也勿须口下留情,帮忙顶到首页。        内幕一:养殖环节大量病猪出卖     大家都知道,生猪的来源主要分为养殖场生猪和散猪两种。散猪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养殖的,家庭养殖户养殖知识匮乏,特别是对于传染病一般都是有病时才问医,小家庭亏不起,一些无知的养殖户一旦出现病害就急忙低价外卖,其实他本人未必了解这么做的后果,以为吃也吃不死人。养殖场的生产者比个体养殖户在病害防治方面更注重,一旦出现严重的传染病,病猪就集体活埋。但一些轻度传染病,黑心点的养殖场场主大部分会找买家处理掉,从而降低经营损失。这在全国很多省市已经不是什么大新闻了。          内幕二:流通环节注水肉成潜规则     如果说吃病猪肉常见,那注水肉成为一个惯例就有点不正常了。这已经实现了一个从生产到销售环节行业道德沦丧的伟大升华。谁都知道猪肉注水是缺斤少两的欺诈行为,而现在基本上很多超市和肉类批发市场已经默认了,也就是说“注水肉”成为了猪肉行业的潜规则,就像娱乐圈的人肉买卖潜规则一样。消费者很多时候很无奈,肉是每天要吃的,明知肉注水了还是要乖乖掏出兜里的钱,供不应求时还要掏快点。          内幕三:屠宰场廋肉精检测形同虚设     瘦肉精在屠宰场检查,主要是对猪的尿液进行检测,成本一次15多块,一年近30~50万,大多企业是不愿意投入这么大的成本的。人们在食用了饲喂“瘦肉精”的动物产品后常表现出一系列的中毒症状,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国家现在有明文法律规定,养殖场禁止服用瘦肉精。如果廋肉精在屠宰场的检测比例能达到100%,佟文事件也不会发生了,老百姓的健康也能得到保证。可能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专家证实过,廋肉精积累的量达到一定标准还会引起肾脏衰竭。          内幕四:监管手段漏洞百出     1)生产、流通、销售环节没有严格的跟踪机制     各环节缺乏有效的跟踪机制。一些不法商贩的制售手段日益高明隐秘,他们上门推销,不留姓名,不留地址,更有甚者和养殖户订立攻守同盟,让养殖户承但一切因中毒引起的经济损失,这样在查处时,养殖户也不配合,因而源头追查也就无法落实。          2)检测时间过长     为了提高效率,检测的样品不可能只有一个。一般一次又40个猪尿样品需要检测,一趟下来最快也要1-2天,等检验结果出来,猪肉早就进了人们的腹中。          3)盖章有造假     定点屠宰企业的生猪肉上市前要加盖3个印章:由动物检疫站加盖的蓝色滚动检疫印章、由定点屠宰企业加盖的蓝紫色肉品品质检验章和红色的等级章。由于合法印章的印泥是用食用色素制成的,成本低,复制简单,盖章造假已经成了行业的普遍现象。          4)责任追究不合理     首先责任追究没有明文规定,到实际操作时自然互相推诿。目前的法律是对养殖户进行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却并没有规定对屠宰场和肉商追究连带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