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文化

 辰龙天蝎 2010-06-03


      艾灸疗法集中了中国古代养生家的天地阴阳学天人合一学,同时巧妙地将中国五千的灸疗养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相融汇,发明了随时灸,它集多种疗法之长,综合为用,简单易学。兼用艾火启动人身能量。开动气血运行,而从根本上达到养生的目的,不用吃药打针,有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功效,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一学就会,而且无创伤疼痛,因此大力推广这一养生疗法,不仅符合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内病外治,预防康复,保健的三大医疗发展方向。而且弘扬了中国民间这一奇特的医学遗产,使这一古老而有新型的预防,康复,保健产品更早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重要形成时期。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把灸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灸法的适应症包括外感病、内伤病、脏病、寒热病等。。
   
《黄帝内经》在一 定基础上奠定了灸疗的基础。所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古代人对灸法早有认识 。          ---《黄帝内经》
在临床应用上对灸法以总结了完整的理论,如灸法宜于三阴经病:或于少阴病初起,阳虚阴盛时,灸之以助阳抑阴;少阴下利呕吐,脉微细而涩时,灸之可升阳补阴;或厥阴病手足厥冷,脉促之证,灸之以通阳外达;脉微欲绝者回阳救逆.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
 
在其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之中,也阐述了大量灸疗内容,在灸法上,又增加多种隔物灸法. 他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九》出:”凡人吴蜀地游官,体少常须三两处灸之,”在同时代的王焘更是重灸轻针,提出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
                 唐代药王:孙思邈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体筋脉学和灸疗专书之一。

西汉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
 
原题《艾灸图》一说为施灸术,原画为宋代李唐绘。
                   宋代《艾灸图》
 
他非常重视灸疗的研究和实践,强调针灸病重。《针灸大成》第九卷,专题载述了灸法凡三十一节,内容涉及广泛,有灸疗,取膏盲穴法,相天时、灸疮要法与艾灸补泻等,以及灸治各种急慢疾病20余种。
      -- 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
 
      他明确指出“骨热灸百会、大椎”等并总结了引热外出,引热下行及泻督脉等诸种灸疗之法。

金元时期名医:刘完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