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樟树市大桥中心小学校志简介(1950-2009)

 叶小婷 2010-06-03

樟树市大桥中心小学(下简称大桥中心小学)座落于樟树市大桥街道南部的观里山脚下,与江西省重点保护遗址筑卫城(距今约有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江西省重点盐化基地新基山工业园区相毗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学校的东面有宽阔的盐化大道,西面有连接樟树市城区与店下镇的樟店公路,北面有连接樟树市城区与观上镇的樟观公路。

大桥中心小学的前身为栀子里私塾(解放前)。1950年,在热心人士邓鹤林的积极筹备下,以每月8元的租金租下土塘村上房小组的老祠堂做为办学的教学用房(邓鹤林为负责人)。此时,学校名为彭泽小学,学校无正规教室,办学犹如私塾,教学条件简陋,学生人数偏少,当时开设了有15年级5个教学班,主要以教学识字﹑珠算为主。

1954年,学生人数增加,上房小组的老祠堂满足不了办学的需求,上级和学校在上房小组建新校舍。当年学校借用邻村杨公田小组的祠堂,二﹑三年级二个班在杨公田小组的祠堂上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彭泽小学正式改名为大桥公社土塘小学。

1978年学校由下房小组迁入杨公田校舍,同时把下设在黄家﹑熊家等小组的教学点一同并入。其间,有张福孙﹑陈降邢﹑范凤祥﹑汤伯强﹑舒阿云﹑徐凤祥﹑叶建秋先后为学校负责人。(在1980-1981年这两年学校曾为大桥乡中心小学,校长为范凤祥。后大桥乡把中心小学设在五里亭,学校为土塘小学。)

1988年清江县撤县改为樟树市。第二年,因五里亭﹑西堡等划入城区,学校变更为大桥乡中心小学,任命张永源为校长,叶建秋为副校长。乡﹑村两级部门领导从长远考虑,1990年积极筹措资金24万元在上房小组邻樟店公路旁建新校区。第二年投入使用。

2001年,叶小婷被任命为大桥中心小学校长,黄幼萍为副校长。

大桥中心小学是大桥街道的窗口学校,现占地面积353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74平方米。2009年底,学校包括有学前教育在内的教学班六个,在校学生人数179人,教师12人。其中,教师中达本科学历的有6人,占全校教师的50%,大专学历的有6人,占全校教师的50%,有小高职称的有6人,占全校教师的50%,有小一职称的有6人,占全校教师的50%,江西省骨干教师1人,樟树市骨干教师有1人,教师中有7人获取了计算机一级证书。学校面积虽小,但环境整洁优美。自1990年以后,在各级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及学校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建起了达标的学生实验室﹑实验仪器室﹑多媒体教学教室﹑图书室(藏书4568册)﹑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学生乒乓球活动室﹑电脑室﹑远程教育卫星接收室以及达国家标准的篮球运动场和仰卧起坐器﹑组合单双杆﹑天梯等体育辅助运动设施。

建校以来,学校从无到有,从简陋到不断完善,无论从那一方面学校都是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在张永源﹑叶小婷俩校长正确领导下,学校在办学条件﹑管理方法﹑育人教学﹑文体活动﹑教师培训上有质的飞跃。

一、学校从租借村上房小组的老祠堂办学到现在拥有整洁的育人环境﹑完善的教学设备,这都是各领导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各位学校负责人及众多老师的不懈努力,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2007年,学校一次性通过了国家和江西省政府的“两基”验收。

二、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多年来,学校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将德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一是学校定期召开如何强化教师师德师风研究的讨论,鼓励教师发表有关对如何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论文,引导教师弘扬“师爱”精神,作到处事为人均作学生的楷模,要了解学生,要尊重学生,要关心学生,要正确的评价学生,工作中一切以学生为主。二是充分利用一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品德教育,使学生懂得怎样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学校主要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多方面进行教育。学校力求把德育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力求渗透﹑贯穿到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去。采取的方法有利用班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出现了许多留守学生,学校更是要求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通过这样来激发留守学生积极向上,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学校非常重视学校的管理。自建校以来学校就在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如今学校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理念。一是学校注重目标管理,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确立了管理﹑德育﹑教学﹑教研﹑后勤﹑安全六大类的管理目标。一是加强制度管理,学校特别要求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学校每年都要根据当年的目标制定相应的领导﹑教师岗位职责和《教师工作考评细则》,将各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质量标准,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权那一套。一是注重民主管理,学校非常重视发挥教师在管理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教师参与重大决策,让教师参与理财,对学校的收支情况定期进行公示。坚持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开好每周一次的教师工作例会,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四、学校非常重视育人教学和教师培训。在这一方面,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先,教书其次的原则。具体做法是抓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要求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采取多听课多说课的形式,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监测,同时进行评价提出意见,让教师进行反思,最终达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经常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请进来”就是请有名气的专家来校传授教学经验,“走出去”就是创造机会就派老师到外面去学习,教师吸取了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为我所用。这样,真正做到了有质量有实效,极大地推动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2009年底,学校统计中心小学教师﹑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宜春市市级比赛中获奖达三十七次。如:彭莉老师2009年在宜春市体育优质课农村组获一等奖,王芳同学获世界华人作文竞赛二等奖,杨丽荣老师获宜春市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称号等。学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不下5660人。我们可以说从我校走出的毕业生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中还有不少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和知名人士。例如,我校七四级毕业生杨小华,曾在东北某部队为副师长,现为新余市纪委书记。

五、学校非常重视开展文体活动。我校确立了以文体活动带动学校的素质教育,以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素质,以文体活动为切入点,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学校提出在开展活动时特别要遵循坚持五个原则:即开展活动要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开展活动要坚持全面发展和终身受益的原则;开展活动要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活动要校内外结合的原则;开展活动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我校的文体活动在实施上贵在一个“实”字,活动的进行实施都是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来进行,学校领导亲自抓,以学校骨干力量为辅导,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我校的文体活动在实施上活在一个“乐”字,学校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所需出发,让学生对活动乐于参加,在活动中享受快乐,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在活动中提高技能。2009年底,在文体方面有游小群老师的《寓教于乐,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彭莉﹑于勇老师的《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在国家级学校体育学科优秀教案论文大赛中获奖,学生的《我爱祖国》在宜春市中小学我心中最美的祖国绘画比赛获奖,朱琴老师的剪纸在樟树市剪纸比赛中获奖等。

六十年的沧桑,细数其中足迹,尽管深浅峥嵘,但每一步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学校一直以来就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大桥中心小学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的发展之路。“文明﹑勤奋”是我校的校训,“严谨治校﹑求实创新”是我校的校风,、“循循善诱﹑秩序渐进”是我校的教学精神,“勤学好问﹑奋发向上”是我校的务实学风,在这我们可以说:大桥中心小学所走的教育之路在大桥教育的发展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就是将来也能在大桥教育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