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的预断原理】(4) 近期预断与长期预断

 水木一人 2010-06-04
【周易的预断原理】(4) 近期预断与长期预断 2010年03月22日 星期一 15:38 在预断中,依据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的时间长短,我们还可以把预断分为近期预断与长期预断两种,近期预断就是对近期内将要发生的或可能遇到的事情做出的判断,长期预断就是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的事情所做的判断。 近期与长期的界线在那里呢?一般情况下,对在四个时间单位以内发生的事情所做的判断,就是近期预断,超过四个时间单位就是长期预断。比如同人三讲“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这个“三歲不興”就是个近期预断。余如坎上的“三歲不得”、明夷初的“三日不食”、困初和豐上的“三歲不覿”、漸五的“婦三歲不孕”、既濟三爻的“三年克之”、未濟四爻的“三年有賞于大國”等等,都属于近期预断,因为没有超过四个时间单位。而复卦的“七日來復”、震卦二爻和既濟二爻的“七日得”、屯二的“十年乃字”、复上的“至于十年不克征”、颐三的“十年勿用”,还有蛊卦的“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巽卦五爻的“先庚三日,後庚三日”、豐卦初爻的“雖旬無咎”等等,都属于长期判断,因为预计发生的事情都超过了四个时间单位。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是时间单位,而不是说的时间的长短,比如说“日”再长也不会超过“月”,“月”再长也不会超过“年”、“岁”,但是“日”是个时间单位,“月”与“年”也是时间单位,从“时间单位”这个角度讲,“日”、“月”、“年”又没有什么区别。“七日”对于“一年”来讲只是一小段时间,但是从单位上讲,“七日”要超过“三年”,因为“七日”是七个时间单位,“三年”是三个时间单位。预测“三年”内发生的事情就叫近期预断,预测“七日”内发生的事情就成了长期预断。 近期预断与长期预断有着明确的分界线,但如果是时间单位不同,这个分界线也就变得模糊了,比如临卦讲“至于八月有兇”,这究竟是个近期预断还是长期预断呢?这里关键看是以什么为单位,如果是以“月”为单位,那么它就是一个近期预断,甚至可以说是个“临近预断”,因为这个判断是在七月份做出的。如果是以“日”为单位,那就是一个长期预断,因为从做这个判断的日子算起再到八月,肯定是大大超过了四天的时间。 为什么要把四个时间单位作为近期与长期的分界线呢?原来事物的发展进程,并不是无限的、直线型的,而是有曲折、有反复,从大的方面讲就是有往有来,往与来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周期。时间单位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呢?就是根据周期,“年”这个单位的确定是根据地球绕日转动一个周期;“月”这个单位的确定是把月亮的朔望当作一个周期;“日”这个单位的确定是根据地球自转一个周期。广而言之,一切事物都有周期性质,时间单位就是根据不同事物的周期确定的,不同事物的运动有不同的周期,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时间单位。 作为周期,形象的说法就是“圆圈”,在这个“圆圈”上,一方面是无所谓起点,也无所谓终点,无所谓“往”,也无所谓“来”。“往”就是“来”,“来”也就是“往”。另一方面,如果是在这个“圆圈”上确定某一个点为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沿着“圆圈”前进,最后是一定会回到起点。这个起点如果用甲来表示,再把这个“圆圈”均分为十个等份,然后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这个“圆圈”上的十个刻度,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是生有死、有往有来,有兴盛与衰败等等特点,我们就可以把从甲到己的运动规定为“往”,把从己到甲的运动规定为“来”。因为在卦体上,甲和己处在对立的位置,彼此在空间上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从甲出发的运动,作为一个“往”的过程,最多只能到戊,这就是四个时间单位;如果是从乙出发,作为一个“往”的过程,最多只能到己,超过了己就变成了“来”,这也是四个时间单位。反过来说,如果是从己出发的运动,作为一个“来”的过程,最多只能到癸;如果是从庚出发,作为一个“来”的过程,最多只能到甲,超过了甲就又变成了“往”,这里还是四个时间单位。所以四是往来的极限。也是我们把预断分为近期与长期的界线。 把预断分为近期与长期的意义在哪里呢?原来无论是“往”还是“来”,只要是近期,就有主动的性质,可以选择,如果是长期,那就失去的选择的主动权,只能被动的应对。这也好比下棋,当着由己方先走的时候,你要考虑的是如何排兵布阵,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给对方制造困难,直至消灭对方。轮到对方出子的时候,你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应对困难,如何化解对方的攻势,尽量保存自己的实力,不至被对方消灭。前者可以看作是改造环境,后者是适应环境。不论是改造还是适应,都需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环境,用军事家的话说就是“知己知彼”。 把四个时间单位规定为往来的极限,只是为了区分近期与长期,并非说是事物的运动、发展不能越过这个极限。作为周期,往就是来,来也就是往,如果不计来往,这里也就没有四个时间单位为界线的问题,比如说由丙可不可以到甲?由丁可不可以到辛等等?我们说时间的运行并不受这个界线的影响,不要说是在同一个周期内,就是突破这个周期,向着另一个周期过渡,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周期与周期也有不同,比如我们把一个人的一生规定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有十个单位,这个人活了六十岁,作为时间单位,每一个单位就是六年。站在出生年的角度看,前三十年为“往”,后三十年为“来”。但是,通常人们总是把“一年”当作一个计算岁数的时间单位的,所以这个人也可以说活了六十个时间单位,经过了六个周期。所以说周期与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有大周期,也有小周期,相应的时间单位也不一样,有大单位,也有小单位。因此也就不能拘泥于“往”、“来”这个界线。有许多事物的运动与变化,不单纯是在“往”的过程,也不单纯是在“来”的过程,而是在“往来”的过程中进行的。比如说由丙到甲,就是先“往”,“往”到己以后变成“来”,最后来到甲。再比如由丁到辛,就是先“往”到己,到己以后变成“来”,最后来到辛,“往来”共计用了四个时间单位,实际上在卦体上丁与辛是同一个爻位,换一个说法就是,处在丁位上这个人根本没有离开这个地方,只不过是转了一下身子,却花费了四个时间单位。但是也不要小看这个“转身”,因为它意味着环境起了变化,自身的运动方向也起了变化。 虽然说“往就是来,来也就是往”,但在实际的预测中,对过程区分出“往”与“来”还是有重大意义的,通常的情况是,“往”为本,“来为”末,本固则末兴,末兴则伤本。“往”主要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中流击水”,“来”是看客观环境是否有利,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既濟三讲“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三为丙,四为己,这是一个单纯的“往”,这个预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看三爻的努力。未濟四讲“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未濟四的环境并不利,但这个爻为壬,初爻为癸,自壬算起,三个时间单位以后,癸就会变乙,未濟四又可以从乙那里得到接济。这是一个有“来”有“往”,是“先来后往”。“往”需要进取,“来”需要等待。未濟四讲“貞吉,悔亡”,就是因为预知三年后将有“大国”赏赐自己。 正因为卦爻的运动有着这样一个循环的性质,人们才能够预测,“一叶落而知秋”,“履霜”则知“坚冰至”。既知坚冰将至,多备些衣服被褥,免受冻厄之苦,这就是预知的好处,是老百姓也知道的道理。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天干是一个周期,但天干是牢牢“镶嵌”在卦体上的,不是游离于卦体之外的,因此所谓“圆圈”也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圆圈”,而是一个有转折、有短裂的“圆圈”。天干用于表示时间,表示方位,但不表示阴阳。正因为爻有阴阳刚柔,道有天道、地道与人道之分,因此实际的卦爻运动,并不都是按照天干顺序那样有往有来的按部就班的进行,这就需要掌握卦体的态势,掌握三道的交错情况,这样就可以理解周易的预断原理。如果是用于实践,那就是靠调查研究,科学分析,一句话就是靠辨证唯物主义,舍此别无他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