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框架结构 - 个人知识管理博客

 南书风 2010-06-06

前言

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PKM)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研究成果不算丰富,理论体系也尚待完善。但个人知识管理的作用,无论对于个人(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生涯的成功)还是对于组织(组织通过收集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形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都是极为重要的。研究个人管理知识,建立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对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个人知识管理颇有助益。   

构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是研究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前提,一个指导性的框架对于检查和联系各种变量是必要的。同时,通过考察已知因素可以识别新的变量及变量间的相互联系。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在个人层面上的应用,构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时,可以参考知识管理的总体框架,而任何组织层面上知识管理的成功都有赖于三个基本因素:“个人”、“过程”和“技术”。如下图所示。笔者认为,个人层面上的知识管理体系中“个人”、“过程”和“技术”仍然是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个人”已不是组织视角下的个人,而是具有我发展意识,懂得开发自身潜质以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独立知识工作者。  

  

个人知识管理理论体系框架
 
笔者以价值链模型为基础,经由知识链模型,推导出基于价值链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型。由于知识管理中IT(技能)的重要地位,基于知识链理解个人知识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组织知识链模型中涉及的基本活动不适用于个人层次上的知识管理。如果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解停留于此,那么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仍将集中在两个领域,个人知识管理技能和个人知识管理技术。  

借鉴前人的研究,笔者将个人知识链界定为连接个人知识管理过程各个环节、个人知识管理相关因素,和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下图是 PKM 的价值链模型。其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是个人知识活动所包含的各个环节,“基本因素”是个人知识管理流程中与个人知识活动各个环节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而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则包含了个人知识活动所用到的各种技能和工具。

 



影响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因素 


1949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申农(Shannon)及其合作者韦弗(Weaver)提出了一个通信系统模型,后来被人们视作信息论的基本模式而得到广泛引用,如下图所示。 



在该模型中,信源发出消息,经过发射器,把消息转变为信号。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会受到噪声的干扰,所以接收到的信号实际上是“信号+噪声”。由于可能受到噪声的干扰,信号不是稳定不变的。  

申农和韦弗的这一通信系统模型不仅适用于通信系统,也可以推广到其他信息系统。他们在模型中提出了一个新因素“噪声”,表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干扰的情形。“噪声”的概念也提醒人们注意研究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干扰与障碍的问题。  

在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中,同样存在着影响知识活动的相关因素。理想状态下,这些因素不会对个人知识活动中知识的转化和转移产生干扰和障碍,但是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个人在知识活动中可以对其进行调控,但是永远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因此,这些因素也就构成了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噪声”。  

个人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众多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呢?笔者认为,正如组织知识管理之于组织学习,个人知识管理也与个人学习密切相关。个人知识管理既是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也是对个人知识活动,即学习的管理。因此,应当从学习理论、教育学、认知科学中寻找理论基础。 
  
首先,在知识管理领域,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知识管理归纳了其与组织学习之间明显的联系。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使得组织学习盛行,让人们看到组织中几种潜藏着的巨大力量来源,即学习型组织的五要素,这五个要素分别是:心智模式、共同愿景、自我超越、组织学习和系统思考。书中所探讨的这五个要素,并不限于企业组织,大至国家,小至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力量的源泉。

其次,在教育学领域,北亚利桑那州大学(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的教学技术工具箱(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oolbox) 中提到了影响个人学习的七个因素,他们分别是:认知能力、先验知识、环境安排、与外部资源的交互类型与程度、学习中的交流程序、学习动机的强度和个人学习习惯。 
  
此外,从认知角度出发,知识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管理中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是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从隐性知识的不同的展现层面来看,个人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个人的技能、个人的认知能力、经验、个人的偏好和价值观。隐性知识是人所拥有的最隐秘、最难以表过出来的东西,个人的隐性知识是其拥有的核心能力,这种潜能需要外部环境的诱发,这种环境就是个人知识管理活动中的知识环境。

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  

在价值链模型中,基本活动是企业中所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知识链模型中,基本活动是知识创造、知识编码、知识转移与扩散、知识共享与交流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个人知识链模型是以上两个模型的继承和拓展,但个人知识管理活动又有其自身特点,个人知识管理活动应包含哪些内容?  

美国 Illinois Millikin 大学的 Michael O'Conner 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正确使用技术、工具以增强个人学习能力的过程和策略。进而提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七个步骤(Seven Phases of PKM),即获取、评估、组织、分析、交流、表现和安全保障。  

国内学者王广宇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应用可以划分为紧密联系的9项活动(K9知识链),即知识获取、知识整理、知识保存、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测评、知识传递、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这9个部分相互承接与联系,共同构成了知识管理的应用体系。各个活动之间相互关联,并无简单的相互关系,而是在循环中不断进化和提高,形成了知识螺旋式上升的有机闭合环路。  

出于对个人知识管理内涵的不同理解,学者们对个人知识管理活动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笔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主要是面向个人实践,因此应该从更具操作性的知识过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对于个人而言,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可以划分为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存储、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利用和知识的创新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紧密相连,构成了个人知识活动的一个动态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是实现知识的采集与加工、存储和积累、传播和共享、应用和创新的工具集。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中,不能片面地强调计算机技术集合。当前环境里大量知识仍来自于非电子载体甚至是客观环境,如实际工作经验、同学老师交流等。因此凡是能够支持个人知识活动任何工具都应该取而用之。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不仅仅是数据库、信息管理工具的功能改进和简单升级,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最关键的一项功能就是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理解信息的环境,以及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仅是用于保存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使用者理解知识。  

根据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和基本活动,可以将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知识获取工具、知识存储工具、知识共享工具和知识应用工具。
 
结语
 
篇幅所限,本文仅提供了一个 PKM 的研究框架,罗列了框架要点,各要点具体内容没有加以详述。PKM 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这个研究框架不可能将 PKM 方方面面的内容全部覆盖。本文提出的这个框架只是作者本人对个人知识管理理论体系的理解,错漏与偏颇在所难免,希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予以批评指正。
 

注:本站 ()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日志由 HANS 于 2009-01-20 01:09 PM 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